首页 > > 8

斯蒂芬·茨威格:《布达佩斯大饭店》的灵感来源

2014-04-01
来源:中国艺术报 马修·安德森(英) 王琪

  荣获第64届柏林电影节陪审团大奖的《布达佩斯大饭店》,是美国导演韦斯·安德森最新执导的作品。在影片末尾的致谢名单里,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排在首位,正是他的作品引发了影片的创作灵感。“这部电影基本上就是在剽窃原著”,在柏林电影节的首映式上,韦斯·安德森对记者如此戏称。实际上,这部影片的确是一部集成之作,它反映了茨威格的人生经历和他作品中出现的诸多主题。影片是在向这位作家致敬,同时也是在向作家对“二战”前欧洲社会所做的精致描写致敬。

  韦斯·安德森花了很长时间才发现茨威格,这并不奇怪。因为直到最近,在英语语言国家中,茨威格一直被人们所遗忘,了解他的人仅限于一小拨文学发烧友和大学里的德语系学生。在号称“藏书长达18英里”的纽约斯特兰德书店,目前上架的茨威格作品仅有8种。但是在德国柏林的杜斯曼书店,茨威格的大量作品却拥有自己的专柜。在法国,茨威格的作品也从未绝版过。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茨威格经常被冠之以“世界上作品被翻译最多的作者”,因此他的名声不再也就显得格外令人侧目。他的中篇小说节奏紧凑,传记文学里的心理描写栩栩如生,这些作品曾在全世界热卖,从伦敦到布宜诺斯艾利斯,读者们无不贪婪拜读。他的演讲拥有大批观众,连在纽约卡耐基音乐厅演讲的门票都迅速售罄。他定期在广播里演讲,20世纪30年代时还在一个早期实验性的电视节目里接受过BBC的采访。他自诩四海为家,到过很多地方,结识了那个时代里众多的文化巨擘和艺术大腕。他与爱因斯坦有过书信往来,还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葬礼上致过悼词。

  为茨威格写传记的作家奥利弗·马图赫克花了20年的时间研究其生平和著作,他说:“茨威格是第一批明星作家之一,虽然他仅有少得可怜的几张照片见过报,但即便是在没有电视的时代里,他无论走到哪里还是能够被人们认出。他的高产令人难以置信,其中用德语写的作品有36部之多,还不包括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的500篇通讯。”

《布达佩斯大饭店》电影海报

  对描写饭店情有独钟

  作为温文尔雅的一介文人,茨威格收藏过歌德的手稿,拥有贝多芬用过的书桌,从很多方面看都不失为在纳粹上台前消失的欧洲雅士之代表。茨威格1881年出生于维也纳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富贵的身世意味着他可以全身心投入写作而不必为衣食所忧。成名使他愈发富有,名气日隆的他开始广泛游历,或演讲,或推销书,并下榻于欧洲各地的豪华饭店——难怪他笔下有那么多的故事都是在大饭店里展开的。

  “对茨威格这样的作家而言,你能为他找到的最好舞台就是饭店了”,马图赫克说:“从显贵的宾客到卑微的招待员,出入那里的人三教九流都有。当然,很多读过他作品的读者也许从未住过五星级酒店。可是他们各有各的想法,可以用自己的想象来虚构这个世界。”

  在《邮局姑娘》里,主人公是“一战”后奥地利的一位地位低下的邮局工作人员。她应邀前去阿尔卑斯山的度假胜地,那里华丽的排场让她不觉飘飘然。她着装精美、举止高雅,但当她卑微的出身暴露时,却不得不在羞辱之下打包走人。而茨威格1927年写的中篇小说《一个女人生命中的24小时》,同样是围绕发生在豪华房间内的一桩丑闻展开的。就像《布达佩斯大饭店》一样,它也是以戏中戏的形式展开叙述,而这正是茨威格最喜欢的手法之一。韦斯·安德森既借用了这些作品,也从茨威格的同代人托马斯·曼那里汲取了灵感:他写的《骗子菲利克斯·克鲁尔的自白》里那位放荡的主人公,本是巴黎一家大饭店里地位普通的搬运生,之后凭借花言巧语哄骗有钱的客人而得以发迹。

《布达佩斯大饭店》剧照

  斯人已逝却未被忘怀

  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以大团圆的结局收尾,却暗藏着一丝悲伤的意味,而这也影射了茨威格突如其来、悲剧性的生命结局。尽管当时“二战”战事正酣,全世界的报纸也都为报道他的死讯留出了版面,有很多还是作为头条。1934年,茨威格从他位于萨尔斯堡的家逃离。之后不久,他所挚爱的奥地利便被德意志帝国吞并。而他写的书被禁、被焚,他的国籍也被取消。

  茨威格生命里最后的几年辗转流亡于英国、美国,最后止于巴西。1942年2月22日晚,在距里约热内卢不远的城市彼得罗波利斯,茨威格同他的第二任妻子吞下大剂量的巴比妥酸盐后,双双倒在了床上。“我的母语世界已经沉沦并抛弃了我”,他在遗书里写道,“而我的精神家园欧洲亦已自取灭亡”。

  韦斯·安德森拍摄的《布达佩斯大饭店》是对于茨威格全新的诠释,他将茨威格的人生经历与作品中的精华进行浓缩,并以他特有的电影语言进行重塑。作为艺术家,他们二人大相径庭。茨威格的作品风格一本正经,情节充满变数,长于心理描写,带有他那个时代顽固不化的严肃风格。而韦斯·安德森的电影机智风趣,炫酷而又带有讥讽,关注人物外表甚于内心世界。尽管《布达佩斯大饭店》的风格浅薄,节奏快得不着调,但它在某种程度上却是一座里程碑——毕竟,它用佯装正经的方式,以少年粉丝向伟大作家的雕像顶礼膜拜作为影片的开头。韦斯·安德森对他的“这盘菜”热情四溢,并且流露于每一帧电影镜头,这将唤起更多人关注这位几乎被我们遗忘的伟大作家。

[责任编辑:徐明軒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