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0

八成不识施一公的“正常与不正常”

2014-04-04
来源:光明网

  3月31日,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荣获2014年的爱明诺夫奖。在当天颁发的众多奖项中,只有施一公得到的这个奖,是瑞典国王亲自颁发的。从这样一个细节,可以看到这个奖项的重要性。但让人尴尬的是,央视向公众做了一个调查:“你知道施一公这个人和他的研究领域吗?”结果显示,超过了七成人表示不知道。(4月2日央视《新闻1+1》)

  一边是斩获国际科研大奖,一边却是近八成人不识,个中“尴尬”似乎显而易见,但是如果稍加细究,此事依然有着清晰的“正常与不正常”。

  之所以说是正常,是因为这与科研本身的专业性相关。科学家因为其专业领域与普通民众生活的距离感,即便与生活存在关联,但背后复杂的科学原理依然足以让不少人望而生畏,再加上其传播价值的缺失,难为人知就不奇怪了。从科学研究的特性来看,可能也恰恰是这种“不为人知”可以成就科研成果的“悄然生长”。

  当然,这其中依然存在诸多的不正常。姑且不说作为一名年轻有为的科学家,在科研领域创造重要成果的传播价值。事实上,施一公先生曾经因为关注中国学术问题而有态度鲜明的发声,特别是在2010年和北大饶毅联合发表的文章表达对院士评选的质疑,以及随后在院士评选中发生的风波,都让施一公备受舆论关注。如果稍有对科研领域新闻的关注,知晓施一公的大名并非难事。为什么会有近八成的人不知其人,撇开可能忘记的成分,至少是能够说明国人的科学敏感性无疑存在欠缺。

  最近一位全国政协委员对北京市1180名中小学生的调查表明,在长大以后最想从事的职业中,第一名是企业家,然后是歌星、影星,科学家只排到了第七。虽然孩子们的职业选择并不能进行功利性的评价,但是这样的取向或多或少还是能说明价值选择的倾向性,在某种程度上也坐实了科学“冷门”的真实。

  与明星八卦相比,科学领域的新闻确实没有明显的围观价值,但是从一个国家层面来讲,是不是应该反思我们的价值导向是否出现了问题?当我们屡屡提及“创新型国家”,表现出对“中国制造”的焦虑时,是不是也应该反思,我们的科普教育在应试教育的紧箍咒下如何真正为提高国民科学素质寻得真经呢?(高亚洲)

[责任编辑:鄭嬋娟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