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32

小摩再議刺激事

2014-04-08
来源:香港商報 靈童

  ——靈童

  最近,內地有媒體稱,摩根大通的分析師近來推出報告,預測中國將出台更多經濟刺激措施。此種手法,頗有些眼熟,讓人不禁聯想到2008年的那場危機,當年摩根大通龔方雄預測中國將出台經濟刺激方案,未過幾時便得到應驗,他由此一炮走紅,成為大江南北盡曉的人物。

  此番摩根大通是故伎重演嗎?通觀整份報告,幾乎未有具體刺激金額的預測數據,這是與龔方雄當年預測明顯不同的。還有,報告更多的是預測中國將進行結構性改革,也就是不大量投入的情况下,進行重新分配,這又是與龔方雄當年所言大不同的地方。而且,報告中所用刺激字眼也不多,內地媒體大有炒作之風,故意突出刺激二字。

  放生而非刺激

  實際上,將刺激這個字眼用在目前的中國經濟,靈童認為已顯過時。首先美國經濟已從當年的走下坡路,變為走上坡路,全球處於復蘇態勢,運用寬松幣策來刺激經濟,已一去而不復返。中國經濟所要考慮的是如何消化產能過剩,并在此基礎上實現升級,單純的刺激只會放大產能過剩,現時并不可取。

  摩通的報告中將近來中央的一系列舉措視為刺激,比如加大鐵路投資,社會福利房/棚戶區拆遷和升級,針對小微企業的優惠稅待遇。若按此標準,還應將此前的放松房地產融資以及實現優先股試點計算在內。靈童認為,這些舉措在財政和貨幣政策上都未有大的動作,稱為刺激,有誇大之嫌,靈童更願意將這些舉措視為放生。通過放生不讓產能過剩行業對國民經濟形成毀滅打擊,再通過放生,用減稅手段,鼓勵創業和民間投資,這是與上次四萬億刺激最大的不同之處。

  為何會這樣?在今年李克強總理的兩會記者會上,就能找到答案,一是李克強總理說,不能將現在的墊腳石變為未來的拌腳石,也就是說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不會出現大的轉向。二是,GDP增長目標的底限是保就業,在中國經濟中對就業貢獻最大的是中小企業,因此鼓勵民間投資和創業,將是未來的主導方向。由此擴展開的是,國企改革,為民企提供更多准入和公平競爭的機會;金融改革,使中小企業獲得更多資本、資產,也使地方債不再成為中國經濟的「定時炸彈」;財政改革,通過減稅,將資本引導到國家鼓勵發展的方向,讓中小企業釋放活力。

  因此,靈童更願看到的是為中國經濟導入活水,而非簡單的開閘放水。中國經濟「自愈」在眼下不需要太多的刺激,而需要一定的時間。

[责任编辑:鄭嬋娟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