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

高坤水:筆情墨韻寫心聲

2014-04-08
来源:香港商报

    高坤水为深圳本土画家,中国美协会员,任深圳市美协理事、罗湖区美协副主席等职务,作品多次到法国、韩国、澳门地区参展。记者观察到,无论是花鸟,还是人物,高坤水十分重视传统笔墨的表现方法,在黑白交融、虚实相间和点擦皴染中追求水墨特有的情趣与格调。他还善於把飘逸、遒劲的线与块面造型组合成有规律感的构图,生动地表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交响。他笔下春意盎然的花鸟画也透露出他积极向上的心态。他的艺术创作在学术创新与百姓审美的夹缝间游刃有余。香港商报记者 朱求真

  高坤水告诉记者,他从小爱涂涂写写,喜欢绘画,但没有受过系统训练。他主要是靠自学走上画坛的。他边画边学,有了一些基础之后於1991年拜着名画家鲁慕迅为师。深谙传统中国画原理的鲁慕迅与其说在技巧上对他有所指导,毋宁说是在体悟中国画的精神上对他有所启发。他的这位老师后来说:「坤水从我学画十有余载,我未能授其一笔一墨,仅告以『写意』二字及求新求变之道。」鲁慕迅老师的这一段话,说出了艺术教育中往往被人们忽视了的重要经验:传道比授技更为重要。传道是指明奋斗的方向和途径,在这个基础上通过个人的奋斗,掌握必要的技艺方能成功。

  以写意求新求变

  确实,这十几年来,高坤水所走的正是不断探索写意和出新的道路。他遵从「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原则,坚持从客观自然中获取素材,获得创作的灵感,他把在客观自然得到的感受,用笔墨加以抒发。

  他的花鸟画有生活气息,使我们感受到一种生机。之所以如此,一方面说明他的作品是从客观自然中加以提炼的,不是闭门造车;另一方面还因为他有强烈的表现慾望,他处於一种如饥似渴的创作状态。在艺术语言上,他很重视传统笔墨的表现方法,在黑白交融、虚实相间和点擦皴染中追求水墨画特有的情趣和格调。他重视画面的整体布局,关注作品的视觉大效果,同时注意细部描绘,使远观的「势」和近观的「质」有机地统一起来。

  高坤水在艺术上是多面手,山水、花鸟均能。他一些写意的花鸟画,常用山水作背景来衬托,树丛、山石画得相当到位,与前景的花鸟融为一体,画面层次由此更显丰富。画,要达到一定的艺术品位不太容易,花鸟画更难。因为花鸟画需要更多鲜丽的色彩,敷色稍不小心,与墨色不相交融,便显得不和谐;色彩过艳、过火,则会使人觉得俗气。高坤水在处理墨与色的关系上有一套办法,他的作品有时以墨色为主,用其他色彩来加以陪衬;有时则相反,色彩为主,墨色为辅;有时,重墨重色,墨与色相互结合,相得益彰。在笔墨上,他不拘泥於模仿一家一派,而是博取各家之长,他有相当的勾线能力,这可能得益於他的书法修养。他还善於把飘逸、遒劲的线与块面造型组合成有韵律感的构图。

  雅俗共赏绘花鸟最高境界

  着名评论家邵大箴曾高度评价高坤水的作品,高坤水的心里装着传统大师的典范作品,装着自然界的花鸟,所以他的写意花鸟画的品位既「雅」又「俗」,在雅俗之间,可以说是雅俗共赏。「雅俗共赏」,看似普通,但却是花鸟画的最高境界。太追随百姓口味,会被学术界批评「没有个人风格」,而太讲究学术创新,又会与百姓造成隔阂。

  高坤水将复杂的事情看简单:「现在画坛太强调『个人风格』,反而把艺术神秘化了,也让观众无所适从。其实只要把握住最简单的几点:线条的基本功紮实,墨色的浓淡稀释、点线面的布局得宜,作品便差不到哪里去。把理论的那一套扔掉,越简单越大器,反而能上升一个高度。」在他看来,书画艺术的创新离不开对传统的继承,艺术家首先要有深厚的基本功和紮实的传统文化修养,这样才能激发艺术作品的生命力。


[责任编辑:香港商报编辑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