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一帶一路 成亞洲經合新亮點

2014-04-09
来源:香港商报

  為期4天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昨起於海南舉行,主題確定為「亞洲的新未來:尋找和釋放新的發展動力」,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亦將於明天出席開幕式發表主旨演講。與往年注重經濟議題討論不同的是,今年論壇進一步擴大了政治安全議題。專家表示,中國應擔起大國責任,努力尋求共識,讓亞洲真正發揮世界經濟增長的新火車頭作用。

  此外,昨日論壇發布一份《小微金融發展報告》,顯示內地僅四成小微企業從企業稅收優惠政策中獲利。專家認為,目前優惠政策仍只是實驗階段,未來應拓展更多優惠空間。 香港商報記者 伍敬斌

  「一帶一路」官方談判的有益補充

  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與全球戰略研究院院長李向陽指,目前亞洲經濟總量約佔世界的30%。在過去一段時間,新興經濟體特別是亞洲地區新興經濟體增速普遍放緩,其中,中印等大國經濟增速包括潛在增長率都在下調;另一方面,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大規模政府干預所留下的資產泡沫等問題在亞洲新興經濟體普遍存在,這些國家還面臨美聯儲QE退出的潛在風險,因此「普遍需要尋找新的經濟增長動力」。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亦表示,中國在亞洲舞台上不能也不應「獨善其身」。中國已成為世界貨物貿易規模第一大國,應利用自身在經濟方面已有的成就,與其他經濟體加強合作,共同趨利避害。

  那麼,在當前諸多不確定因素背景下,中國又應如何攜手各新興經濟體國家,一道共克時艱,合作共贏?

  李向陽指,亞洲各國的突出特徵是由於不同的歷史、文化所造就的巨大多樣性,因此,為了加強經濟合作和增進一體化,首要任務是尋求共識。如何用一個能夠讓多數國家接受的理念來加速亞洲經濟一體化的進程,無疑是一大考驗,而博鰲這樣一個國際性民間經濟論壇便是有關各方很好的討論平台。

  在具體層面的經濟合作上,中國領導人倡導提出「一帶一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構想,無疑是亞洲經濟合作的最新亮點。李向陽認為,博鰲亞洲論壇是建設「一帶一路」官方談判的有益補充。他表示,「一帶一路」就其本身而言是政府來推動,但最終還是要落到以市場為基礎,「如果沒有民間參與,僅僅靠政府投資,顯然是不可持續的,兩者結合來推動整個『一帶一路』,需要博鰲論壇這樣的場合為沿線各國民間溝通、討論搭橋」。

  政治爭拗影響亞洲經濟一體化

  2014年是亞洲新興經濟體的改革關鍵期,中國、印度、印尼等均在大力推進改革議程,並在經濟一體化進程中始終保持極強勢頭。然而現時情況是,亞洲各國政治上的矛盾卻令亞洲經濟一體化遭受嚴重挫折。「亞洲經濟面臨一些公司甚至地方政府的短視和地緣政治的雙挑戰。缺少信任的情況越來越嚴重,有很多亞洲國家之間這個問題越來越突出。」耶魯大學教授陳志武在論壇上如是表示。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接受本報採訪指,亞洲國家在剛剛過去的金融危機之中的表現可圈可點,一度曾被認為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新火車頭。原因有三:第一,亞洲國家擁有比較紮實的製造業,所以亞洲在危機當中沒有多大摔倒,基本面比較穩;第二,在長期的實體經濟發展中,亞洲積累了巨大的實體消費能力。亞洲有非常好的儲蓄,這對於擺脫危機是最好的財富;第三,由於實體經濟紮實,又有良好儲蓄,金融業發展潛力十分優秀。

  他說,亞洲國家之間的區域合作擁有非常良好的潛力和前景。超過13億人口的中國,如今正在進行的內需培育與社會福利體系的改革對亞洲貢獻是巨大的。這些任務如能順利完成,將給亞洲經濟帶來巨大活力,只要中國和亞洲進入到新的一體化平台上,將給亞洲國家帶來一個多贏的結果。但是,政治的原因令亞洲區域內國家矛盾重重,中國等亞洲國家應在亞洲舞台上形成更多共識,真正讓亞洲發揮經濟「新火車頭」的作用。

  专家观点:

  小微企業減負力度待加強

  博鰲亞洲論壇首日,多位專家學者發表了自己對於中國經濟的看法。在眾多議題中,一份《小微金融發展報告》引得眾人關注。該報告顯示,僅四成小微企業可從企業稅收優惠政策中獲利,顯示政府現時對於小微企業的扶植力度依然遠遠不夠。

  也是在昨天,國家財政部和稅務總局聯合印發《關於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稱,自2014年1月1日起,將享受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的小型微利企業範圍由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6萬元(含6萬元)擴大到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10萬元(含10萬元),政策執行期限截至2016年12月31日,即自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所得額低於10萬元(含10萬元)的小型微利企業,其所得減按50%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這意味,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擴大實施範圍成了現實。

  小微企業寄託中國經濟希望

  對此,孫立堅認為,目前受惠小微企業之所以看起來比較少,是由於政府對於扶植小微企業的政策仍處於試驗階段,以避免完整的政策出現系統性風險。「對月營業額不超過2萬的小微企業免稅,應不是一拍到底的完整政策,未來或許會擴大範圍,昨天的《關於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印證了這一點。另外,對小微企業的扶植應該會有一個多元化的發展模式,不僅僅在稅收方面,在金融方面也應要有一個多元化的扶植方式。」他說。

  在他看來,小微企業在中國經濟中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企業發展得越大產業升級的動力就越低。大型企業相對擁有壟斷的優勢,不到走投無路時,他們並不會積極創新。而小微企業的創新直接關係到企業的生死存亡,故而其創新積極性則要高很多。所以,中國的產業升級、中國經濟的希望,實際上就是看小微企業的生存狀況。目前,中國年輕人創業願望十分強烈,小微企業的能量就將在不遠的將來爆發。」

  孫立堅認為,實際上,雖然減免稅負對小微企業減負效果立竿見影,但政府可在其他方面也下些功夫。比如,對於投資小微企業的風險投資商也進行減稅優惠,而不是僅僅在「營改增」方面做文章。


[责任编辑:黃錦霞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