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8

「煩惱即菩提」的正確理解

2014-04-14
来源:香港商报

  菩提是指開悟的智慧。梵語bodhi,系從有「知」或「覺」之義的動詞budh轉化而來的名詞,意譯智慧、知、覺。舊譯又翻為道。菩提為佛教的根本理念。佛教主要即在說明菩提之內容,及證取菩提的實踐修行方法。佛教的禮拜對象,即為獲得菩提的覺者,即佛陀。所謂「煩惱即是菩提」,是告訴我們,煩惱與菩提并非截然不同的兩個東西。煩惱是什麼?從本質上說,它只是一個念頭、一個妄想,其產生離不開眾多因緣的和合。當我們看不清這些因緣時,煩惱就產生了。若能在眾多因緣中保持智慧觀照,煩惱就無從生起了。

  所以,煩惱到底會不會成為菩提,關鍵在於覺或不覺。不覺,就是煩惱;覺了,當下便是菩提。煩惱沒有離開我們現前的一念,菩提同樣也是如此。只是煩惱生起時,菩提就被遮蔽了;而菩提顯現時,煩惱則烟消雲散。


[责任编辑:徐明軒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