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6

中央反腐如何打破“刑不上常委”?

2014-04-16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天涯海角客

  自古以来,在中国民间都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刑不上大夫”,这句话细细研究起来,其实也是对“民主社会”的讽刺。因为一直以来,我们都强调的民主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今却被民众看成了三六九等;这是不是有些自相矛盾呢?而如今这句话稍稍做了一些改变“刑不上常委”,为何在民间,人们会有这种看法呢?那是根据社会现实实际经验得出来的结果,这也是告诉人们,当一个人在中国做官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就算他犯了错,也不会受到惩罚!因为他们已经成了执法者,只有他们惩罚别人,没有人能惩罚他们,除非职位比他们高的人出现分岐,可能要另当别论。因为人们手中的权力只是空头支票,看起来很好看,听起来很美好,一切权利是人民赋予,但用起来,则处处不通!

  自习李上台之后,中央成立了“巡视组”特别行动队,派“钦差大臣”四处查访,严惩中国的贪腐之风,这不由的让人想起中国历史曾经有过的明王朝,由朱元璋同志领导的反腐行动,因为这位贫民出身,当过小僧的开国皇帝,深谙作为“防民之具,辅治之术”的法律的极端重要性,朱元璋同志极力主张“刑乱世用重典”,开展雷厉风行的肃贪运动,历时之久、措施之严、手段之狠、刑罚之酷、杀人之多,为几千年封建历史所罕见。如贪污60两银子的,剥皮囊草,街前示众;三是大搞株连、滥杀无辜,甚至一案株连杀人逾万。弄得朝野上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在重刑峻法之下,贪赃枉法者有所收敛,但腐败案件还是接二连三地冒出来,朱元璋感到困惑:我欲铲除贪官污吏,“奈何朝杀而暮犯”?虽说朱元璋同志在世时,反贪行动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在他老人家仙逝后,腐败之风迅速反弹,恶性膨胀,使明代中后期成为中国历史上少见的腐败王朝。

  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同志的反腐也很严格,一时压制住了贪腐之风;收到一定的效果,但在他老人家仙逝后,改革的春风吹满华夏大地之时,中国的腐败又迅速的抬头。紧接着前总理朱容基反腐,他老人家抬着一百口棺材反腐,结果面对腐败分子的猖獗还有反对声,他最后也只有悲痛的说一句:“不是老朱无能,而是敌人太厉害了。”这些反腐的例子告诉我们,中国反腐仅靠个人或人们期盼“明主”和“清官”出现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没有民主监督,一切反腐都只是表面现象而已,靠某一个人反腐,可能压住一时,但当这些个决心惩罚腐败的人失势时,官场的腐败之风便会如春笋般冒了出来,恐怕要比之前更甚,因为那帮贪腐份子已经被压制了很久,而此刻瞬间爆出来,把人性最丑陋的行为暴露在了众人的面前!到时,又有一批人们要遭受剥削了。

  自习李上台之后,中央反腐的力度在加大,从去年李春城到最近的中国科协党组书记申维辰被调查,一系列的动作,可谓深得民心,让人看到中央的反腐决心,但我们内心都知道,中央的这种反腐方式可能会收到效果,但也是暂短的,因为对多数人性来说都是自私的。因为对大多数人而已,都是奉行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思想为主题,不要以为党员干部的觉悟就一定比群众要高,要知道,在个人利益面前,他们往往都是拥有优先权的。可能有少数觉悟高的同志,奉献自己,为人民服务。但对大多数官员来说,口里喊着“为人民服务”而干着却是先满足自己的私欲,常常与人民是离心离德!

  我们常常拿圣言贤语去教导官员,但听的进去的又有几人呢?而自古以来,在浩瀚的历史当中,做到的又有几个呢?所以在我看来,中央想真正遏制官场腐败,必须要跟民众配合,否则达到的效果,只是短暂的,就算这一届政府反腐工作的很好,但谁又能保证下一届政府反腐还会不会收到效果呢?

  所以,对中央反腐来说,想真正让“刑不上常委”这句民间传言消失,便是让民众拥有监督权,拥有决策权,谁鱼肉民众,民众有权罢免他们。这样的社会才会变得文明,腐败分子无处藏身,腐败现象才会得到真正的遏制,或许对当局来说,目前还有很多的顾虑,但依据人类文明的发展,让民众拥有监督权成为反腐的利器,如果有一天,中国实现了,腐败不再是西方敌对势力离间中国官方之间的和谐,这样的中国才能在世界抬头来,到时官民同心,团结一起,必定会雄立与世界!

[责任编辑:朱劍明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