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

澳门:小城如何应对大客流

2014-04-17
来源:人民日报 苏宁

  近一段时间,香港社会就内地游客人数是否已经超负荷话题引起各方关注和争议,与之近在咫尺、一衣带水、同属特别行政区的小城澳门也不时被拿来比较。那么,澳门目前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状况?

  游客人数不少

  根据澳门旅游局今年年初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澳门入境旅客人数达2900多万人次,较上年同期上升4%。其中大中华地区旅客超过2600多万人次,增长5%。内地、香港和台湾位居前三大客源地,内地旅客达到1800多万人次,增幅达一成,而其中44%来自广东。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的排名,澳门去年国际旅客入境数目位居全球第二十位,亚太区排名第五位;旅游收益方面澳门位居全球第五位,亚太排名第二。

  澳门现有酒店102间,其中46间为经济型酒店,总共提供28800间客房。与香港一样,有49个内地城市居民被允许以个人身份访问澳门。如果横向比较,澳门以不到香港1/10的人口、不足3%的土地,接待了相当香港53%的游客。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面对大量内地旅客涌入、尤其是内地黄金周假期时,澳门所面临的压力——餐厅人满为患、公共交通挤迫、生活成本急升及日常百货难求等问题,绝对不比香港为好,甚至更加严重。

  今年春节期间,澳门创下各口岸单日出入境超过38万人次的新纪录,旅游热点新马路一带人山人海,治安警为疏导大量人潮,甚至首度实施了单向行人管制措施近4小时。

  市民反应理性

  作为国家“十二五”规划中被定位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澳门,市民和业界面对大量内地游客涌入这一现状,因各自不同地位处境而表态各异,但总体来说还算平和理性。

  梁先生是当地一家媒体的记者,他说作为市民完全能感受到周末节假日时,大量游客蜂拥而至对食住行的影响。但澳门是旅游城市,采用限制游客数量的办法并不是上策。他的一位同行张先生则说,对那些游客集中的地方能避则避,不是工作需要或万不得已,自己是不会去的。

  作为业界的代表,澳门旅游业议会理事长胡景光先生和专业导游协会会长胡惠芳女士都认为,特区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接待能力问题,澳门旅游学院早在2003年就开始进行“澳门旅游接待能力”系列研究,并定期公布相关结果。近三年赴澳旅客每年增长4%左右,这是一个合适的、可以接受的增长速度。虽然游客增长对本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但只要采取适当的管控措施,以及新的旅游路线、景点对游客产生吸引力之后,就可减轻给市民生活造成的不便。

  立法会议员何润生则认为,现时居民须避开人潮,生活空间缩窄,担忧长期下去将引发居民对旅客不满,澳门亦难保“宜居”之名。建议旅游业发展应“重质不重量”,善用地区旅游资源、区域合作等优势,加强旅客分流,为居民腾出生活空间。

  政府应对得宜

  在今年春节前夕举行的澳门中联办新春酒会上,中联办主任李刚在谈到内地个人游政策时表示,目前规模适度,不宜盲目扩大,为旅客提供优质服务更重要。李刚的表态,被认为既代表了中央的立场,也是特区政府秉持的政策。

  特区政府旅游局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访问时表示,我们不会追求旅客量的无限增长,而会着重旅游模式的改变,达到质的提升。工作重点将放在以下几个方面:旅游局将制定“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中长期旅游业发展计划,包括宣传推广、旅游产品、旅游质量等方面。

  为持续提升本地居民及旅客的舒适度,旅游部门今年将继续推动小区旅游计划,让旅客分流至不同区域。2013年9月底已推出 “论区行赏” 四条新旅游路线,并通过一系列宣传和推广,引导游客逐区观光。每月还推出一系列社区活动,鼓励旅客及市民探索并加深对新旅游线路的认识。旅游局亦将大型节庆盛事活动引入旧城区举行,导引和分流游客到澳门不同小区游览。

  近日旅游局新推出“星级旅游服务认可计划”,对澳门持牌餐厅分为四个组别进行评审,成功通过评审的商户将获发证书及星级商户服务奖。他们继续推动旅游认知计划,提升本地居民的旅游意识。透过跨部门的机制,包括旅游局、治安警察局、海关、海事及水务局、交通事务局等共同举行跨部门工作会议,商讨在旅客入境高峰期,做好口岸分流、资料通报及交通疏导的工作。参照旅游学院的旅游承载力报告,进行优化工作,以响应社会的需要。

  2013年春节期间赴澳旅客爆增,口岸人流拥塞,新马路等热门景点水泄不通,更有游客自带帐篷住在海边,造成险象环生,有关部门因此饱受社会舆论批评。2014年第一个游客高峰——春节期间,澳门各有关部门吸取教训,及早备妥预案,随时灵活应变:负责交通疏导的警察增派到了路面,负责客运码头管理的海事水务局增开了船只,负责出入境管理的部门增加了人手、增开了通道、延长了通关时间……种种努力社会各界看在眼中,获得市民和媒体评价“及格”。

[责任编辑:徐明軒 ]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