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3

意大利:热情浪漫 动静相宜

2014-04-17
来源:中国文化报 王之峻

  意大利给人的感受似乎与夜晚相合:不紧不慢,动静相宜,热情浪漫,乐观包容又不失幽默,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随时提醒着你这片土地悠久的历史。

  意大利人对音乐的爱好非常狂热,不仅举办有罗西尼音乐节、罗马国际音乐节等大型音乐节,各个城市、各个大区的各类音乐节更是琳琅满目。意大利的流行音乐起步较早也极具自身特色,较有知名度的明星包括埃罗斯、劳拉·巴乌西尼、加娜·那尼尼、比亚乔·安东纳齐等,1990年世界杯的主题曲“意大利之夏”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记忆。

  如果说“文艺复兴三杰”如夜空中的皎月,那么意大利无数优秀艺术家正如浩瀚繁星。被称为欧洲绘画之父的乔托,用艺术光芒点亮罗马的贝尼尼,描绘维纳斯诞生的波提切利,被称为“上帝的宠儿”的提香,恃才傲物一生放荡不羁的卡拉瓦乔……这个国家的每一个犄角旮旯,似乎都浸润着艺术的血液。

  意大利拥有44项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的世界文化遗产以及3项自然遗产。保存如此之多的文化遗产无疑需要付出巨大的财力、物力,意大利在文物保护方面有着悠久而优良的传统,其文物修复保护技术也位列世界前列,意大利文物保护工作修旧如旧的理念更保证了文物历史面貌的保持。

  在维持古老的同时,意大利又以时尚帝国而闻名。每年在米兰举办的米兰时装周是全球四大时装周之一,成为世界时尚的风向标。意大利还是“吃货”的天堂,也是欧洲菜系的重要发源地。说起意大利菜,人们会想起一大串大名鼎鼎的食物:意大利面、提拉米苏、意大利冰激凌、比萨、通心粉、萨拉米肠、威尼斯墨鱼面,当然还有大批在中国还不那么声名显赫,却已经驰名欧美的意大利经典食品如意大利饺子、面包、甜品、米饭……

  然而,文化的发展有其脆弱敏感的一面。二战之后,意大利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它一度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佼佼者,国家与人民群众的富裕保证了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近年来,意大利经济下滑,迅速导致了文化市场的衰退,众多剧院、博物馆面临生存问题,裁员、精简不可避免,政府甚至开始出售一些历史建筑,以平衡收支。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并非刚性需求,文化消费往往成为最先被放弃的对象。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更需要强大的经济作为后盾,意大利众多的文化遗产维护也成为政府沉重的负担。如此想来,让人不禁唏嘘。在整个世界经济形势都不明朗的今天,意大利众多艺术瑰宝的未来不能不让人担忧。

  与此同时,意大利国内一些学者则提出文化将可能成为国家经济翻身的重要动力,根据他们的推算,每一欧元的文化产值都将为其他产业带来1.7欧元的附加收入,对于政府不断削减文化预算的行为,他们表示出极端的不解。

  作为文化领域的超级大国,意大利对文化保持了不懈的热情,对另一个文化大国——中国多年来持友好的态度,中意两国的文化交流近年来愈发密切。从2006年中国意大利文化年到2010年意大利中国文化年,再到两国开展国家级博物馆互换展馆项目,将文艺复兴的佛罗伦萨带到中国,将三星堆黄金面具等中国先秦文物带到意大利,为两国人民群众相互了解、相互建立信任搭起了沟通的桥梁。两国国家级剧团、舞蹈团、交响乐团的高频互访,两国雕刻、绘画、影像艺术领域的频繁交流,使得欧亚大陆两头的文化巨人仿佛不再遥远。

  如今,意大利的高等学府渐次向中国学子敞开了大门,文物保护、奢侈品设计、音乐、美术等领域的高校也吸引了大批国内学者前来交流访学。国内艺术家在意大利举办个人展览,国内艺术爱好者来意大利接受艺术熏陶的门槛越来越低。同时,意大利许多从未出国门的艺术瑰宝,随着两国文化交流的步步深入,也踏上了前往遥远东方的旅途……可以说,意大利此时的经济境遇,为我国在诸多方面提供了机会。

[责任编辑:徐明軒]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