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

东莞会展中心地块将“变脸”

2014-05-08
来源:南方日报

  5月7日,东莞市规划委员会审议通过了会展中心及北侧空地共四个地块控制详细规划的一般调整,本次控规调整后,地块功能地位由原来单一的展览用地,调整为以商务办公、集中商业为主的城市综合体。会上透露,国内最大的零售集团拟入驻建设华南地区总部。

  东莞市规划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将进一步强化东莞市行政文化商务中心的商务核心功能,充分发挥轨道站点上盖复合功能、高效利用的作用,有利于充分发挥土地价值,吸引实力雄厚的优质社会资本前来投资,提升片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度。

  “地块功能调整后,将与周边已建成的台商大厦、振兴大厦、电信大厦、第一国际和在建的民盈大厦、国金大厦等,共同形成东莞市区商务中心建筑群,塑造标志性的城市会客厅。”该负责人说。

  地块区位:会展中心及其北侧空地

  涉及调整的东莞市行政文化商务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03-18、03-19、03-20、03-21地块一般调整项目,位于中心区东莞大道和鸿福路交叉的西北角,市域轨道一号线和二号线换乘站的上盖,现状为东莞市国际会展中心及北侧空地。地块中部是东莞国际会展中心主体建筑,南部为附属广场,地块北侧目前为闲置地。

  地块周边,是由市政府、市行政文化广场及各重要城市公共建筑构成的大型公共服务设施组团。还有由第一国际、台商大厦、民盈大厦、世贸大厦、会展酒店构成的城市商业金融综合服务组团。

  规划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该地块周边建设的逐步完成,东莞市中心高品质商务商业群正逐渐形成。规划调整后,上述地块用地性质均变为“商业+居住混合用地”,容积率小于4.5,建筑密度小于50%,绿地面积大于20%。

  调整原因:展馆竞争力弱空置率高

  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东莞会展中心已建成10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东莞会展场馆逐渐暴露出许多问题。

  该负责人介绍,广州、深圳凭借区位、产业优势、优质的会展管理水平,以及成熟的城市综合配套,已经成为珠三角会展业的龙头。相比之下,东莞市区在会展品牌策划、与相关产业的关联、会展人才及管理服务等方面存在不足,区域竞争力弱,发展空间狭窄。

  此次调整地块上的会展中心面积约10万平方米,处于国际级博览场馆的较低位置,地处市区核心位置,用地资源紧缺,毫无扩容空间,无法举办大型展会。目前,东莞某些镇街已形成了与镇街主导产业相关联的会展品牌,市区展馆则常引入规模小、档次低的杂牌展会,影响力及效益甚差,空置率较高。

  从交通方面看,该展馆深入市中心区,周边均为连接城市几大功能区的主要交通及生活干道,不利于交通疏散。每到展会期间,周边道路几陷瘫痪状态。

  规划用途:商业集团拟建设华南总部

  据了解,为提高区域竞争力以及中心城市的首位度,东莞正全面推进强心战略,以中央商务区、中央商圈和中央休闲区为抓手,建设强化城市的核心功能,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其中,会展中心地块所在区域正是东莞最顶级的商业、商务、办公集聚区,是强心的重要空间载体。

  规划部门负责人透露,地块调整后,某知名商业集团有意落户至此,建设集团华南地区总部。据了解,该集团是国内专注于百货业发展的最大零售集团,企业资产总值超65亿元。拟建项目是集购物中心、甲级写字楼、室外休闲生活街、高级住宅及高级公寓为一体的综合体,建成后将成为东莞单体投资额度最大的商业综合体项目。

  该项目负责人表示,考虑到原有的会展功能被置换,而核心区对商务商业展览功能有一定要求,研究地块应提供建筑面积不小于1000平方米的场所为中小型精品商业文化提供展览功能。

  另据记者了解,基于市区会展中心存在的各种问题,东莞市委市政府欲整合全市会展资源,把市区的展会移至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厚街)举行,重点培育厚街展览中心为代表的东莞会展业综合服务水平,提升区域竞争力。

  功能

  由原来单一的展览用地,调整为以商务办公、集中商业为主的城市综合体

  亮点

  加强与黄旗山的视觉联系,突出黄旗山的地标意义,形成精致大气的“城市客厅”形态。

  用途

  国内专注于百货业发展的最大零售集团有意落户至此,建设集团华南地区总部。拟建项目是集购物中心、甲级写字楼、室外休闲生活街、高级住宅及高级公寓为一体的综合体,建成后将成为东莞单体投资额度最大的商业综合体项目。

  亮点

  根据上位控规及相关城市设计研究,该片区作为展示东莞城市面貌的核心区域,应加强标志性城市公共空间与黄旗山的视觉联系,突出黄旗山的地标意义,形成精致大气的“城市客厅”形态。

  因此,该片区相关地块均在形态上做出调整,保护视线廊道的通畅。根据周边地块目前的实际建设情况,控制行政文化中心至黄旗山顶宽度约63米的视线保护廊道,范围内建筑限高40米,并要求充分利用该视线通廊设置对外开放的公共活动空间,增强地块内部的公共属性,为市民提供“7×24”小时的城市活力空间。

  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地块地下一层应以商业服务及公共空间为主。同时,鼓励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实现地下商业与轨道站点在步行上无障碍连接。

  交通方面,将规划东侧民盈地块具有市中心公交枢纽站,规模5000平方米,布置了公共交通停车泊位及上下客泊位共26个。同时,在公交需求较为集中的东莞大道设置一个深港湾式中途站。在鸿福路北侧地块,设置一处出租车营业站。

  商业区集中

  易造成交通拥堵

  声音

  在项目汇报完之后,一位委员表达了自己的担心。他说,“该项目落成之后,相应还有附近台商大厦、民盈大厦投入使用,估计到时候这个区域半径1公里范围交通会非常堵塞,相应也会带来严重的空气污染。”

  据记者了解,地块调整后,高峰小时出行量将由5796人增加至25521人,高峰小时出行量增加19725人,其中高峰小时发生量增加8381人,高峰小时吸引量增加11344人。

  对此,该委员建议,尽快建设立交系统,采用双层免红绿灯立交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他介绍,该系统在几年前曾获得国家发明金奖,其最大的好处就是在十字路口,不管从哪个方向来,往哪个方向走,都可以畅通无阻,不需要红绿灯,大大减轻了堵塞和空气污染问题。

  利用地下空间

  实现无缝对接

  有委员表示,该地块有两条地铁线经过,地块调整之后,要考虑利用好地下空间,发挥好地下空间的吸引力,“把地下的空间全部打开,跟物业更好地对接”。

  该委员提醒说,现在地铁建设还没有做出入口,应该尽早做打算,近期内抓紧对这部分工作的研究,“还来得及”。项目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提的意见非常好,将会充分考虑轨道交通跟物业的无缝对接,为市民的出行购物提供方便


[责任编辑:徐瑩]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