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7

香港电影:从文化乡愁到文化动力

2014-05-14
来源:中国艺术报 张成 赵卫防

  从文化乡愁到文化动力

  ——记“百年香港电影大型学术研讨会”

  1914年,电影《庄子试妻》开启了香港电影的创作,2014年是香港电影的100年历史节点。值此机会,为了进一步研究香港电影创作经验,聚焦香港电影文化情态、历史演变和创作类型,定位香港电影人所做出的历史贡献,进行不断地总结探究,日前,由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组委会、北师大艺术与传媒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办的“百年香港电影大型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两岸三地的电影人、学者出席了研讨会。本报截取了研讨会上的精彩观点以飨读者,并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观察。

  “香港电影”的内涵

  作为一个学术命题,界定“香港电影”的内涵和外延是一个难题,百年的香港电影史丰富驳杂,抗战时期,内地一些电影人来到香港,他们仍延续了在内地的创作风格;美国电影史学者大卫·波德维尔曾说过,香港电影“尽皆过火,尽是癫狂”。自香港回归祖国和CEPA签订之后,大多数港片又以合拍片的形式呈现给内地观众……可以说,香港电影一直跟随着时代快速的变化发展。那么,在今天的语境下,又该如何界定香港电影的内涵和外延呢?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王海洲说:“这几年,我一直在思考什么是香港电影的问题?从1914年《庄子试妻》开始,香港电影的制作历史已达百年。然而,文化意义上来讲,香港电影还不是随着电影历史与生俱来的概念,在20世纪20、30、40、50年代,香港出品的绝大部分电影都是作为中国主流电影的一部分。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本土的文化论述形成之后,电影作为一个媒体才能把这个论述用电影化的手段表现出来,真正反映香港本土特色和价值观的香港电影发展在上世纪60年代,成熟在70年代,昌盛于八九十年代。比较来看,《等待黎明》《香港沦陷》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但已经不同于昔日在港拍摄的抗日电影,也不同于内地的抗日电影,而是讲此地香港人的感受。枭雄电影《跛豪》等影片开始建构港人的‘光辉岁月’,讲香港人是这样走过来的。上世纪90年代风靡一时的鬼片、赌片则是香港人欣赏趣味的集中体现。这些影片咏香港人的心结、颂香港人的历史、写香港人的趣味,是正宗地道的‘香港电影’。”

  香港电影的变奏

  随着香港电影人的北上和与内地电影人的不断合作,并逐渐了解内地观众的喜好和口味,如今的香港电影呈现出与过去的香港电影大为不同的味道。王海洲说:“陈可辛把《国际歌》用进了《中国合伙人》,这是一个文化姿态,麦兆辉、庄文强拍摄了红色特工《听风者》,徐克也要拍《智取威虎山》这样的红色经典,这些题材作品从价值取向到文化品格都与惯常的‘香港电影’大相径庭。香港电影,怎么能够成为华语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动力源,是其发展的关键问题。”

  如果说百年前,内地电影人去香港种下了港片的种子,那么,百年后,香港电影人北上,无疑是具有文化寻根意义的举动。或许,我们可以从当年内地电影人南下的历史为今天香港电影人北上寻找一些可供借鉴之处。香港著名电影人吴思远说:“香港电影是中国电影的传承发展,早年的香港电影承载了很多流居世界各地的华人的乡愁。起初,香港的片场人员基本上都是内地尤其是上海过去的,上海话是片场的主流话语。香港电影的起步跟内地电影是分不开的。众所周知,香港是一个开放的城市,香港电影人的老师,就是全世界的电影。当时香港没有非常好的电影学院,但是最大的课堂就在电影院,各式各样的电影,各种潮流电影,一波又一波地冲击香港电影人。香港电影为什么以商业片为主?因为香港电影人从小就是看好莱坞电影长大的。但是,欧洲新浪潮电影和日本电影,也曾深深影响过香港电影。所以,香港电影注重娱乐性、商业方面,但也不乏一些导演注重艺术性、思想性。香港电影人就像海绵,在不断学习中发展,比如武打,香港的武术指导是全世界最好的,但早些年香港的武打都是学日本和好莱坞的。后来我们利用中国武术和戏曲舞台功夫结合提升了武打的技术水平。”

  迷影情怀和市民情结

  “迷影”本是电影史研究中的一个学术用语,指观众对电影有着共同的热爱和痴迷,这独特的热爱和痴迷就是“迷影”。在影评人赛人看来,当年香港和内地合拍的《少林寺》尽管很卖座,但没有引起文化上的反响。赛人说:“在内地录像厅比较火爆的时候,真正那些邵氏电影其实是很少出现在录像厅的,观众看的更多的是嘉禾和永盛出品的电影。而这时香港电影的观众,就是今天中国最早的一批迷影观众。众所周知,香港电影对白都是粤语,而且还有岭南文化在里面,可是那时全中国的观众都看香港电影。我想,香港电影肯定不只反映了香港人的经验,内地的观众也一定从电影中看到了自己。很多专家也指出,香港电影受上海电影的影响,我觉得核心就是上海电影中的市民文化和市民视角。新中国成立后,王为一导演拍摄了《七十二家房客》,后来,香港导演楚原也拍了一版《七十二家房客》。香港影评人列孚先生曾撰文写道,《七十二家房客》挽救了香港电影。由此可见,市民电影在香港电影中的能量。近几年,周星驰《功夫》里也沿用了《七十二家房客》的一些情节。其实,在周星驰的电影中,市民文化一直很突出,他的《大内密探零零发》里面有一个细节特别有意思,零零发在这边与刺客进行生死搏斗,她的老婆却去淘便宜东西去了。这个情节还是比较典型地反映香港电影的市民视角的。”

  变迁中的“港味”创新

  尽管当下的香港电影似乎已风光不再,但其发展形成的、具有独特文化意义的“港味”电影美学却影响深远。当下,“港味”美学又以新的形态出现在中国电影之中,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今天中国电影乃至亚洲电影在全球化电影中的文化和市场地位。

  以人本为中心的港式人文理念,是“港味”电影美学的首要方面。至上世纪60年代后期,香港本土文化逐渐成熟,香港电影随之走向了全面娱乐化的路线,其中呈现出的主流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尽管香港电影中的载道意识和寓教于乐的追求还有所保留,但其主题形态由微言大义式的重载道、重教化意识,逐渐演变成为重在对生命个体的生存和情感状态的关注,并由此体现人性的复杂。在具体表现形态上,港式人文理念的形态经历了从关注群体或符号性个体→关注真实个体→关注兄弟情义→关注卧底或夹心人等更复杂的人文关怀的流变过程。尽管有形态的流变,但其人本的精髓始终未变。港式人文理念,是“港味”特色中最为重要的一方面,是其精神内核。

  明星制下的类型化路线,是“港味”电影美学的第二个体现层面。明星制和类型电影的概念及其美学实践均来自西方,经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发展,香港电影的明星制日臻完善,类型美学亦于上世纪80年代愈加成熟。在其所有的类型中,动作、喜剧、悬疑、色情是主体类型,此外尚有少量的科幻、战争等类型。这些类型是较为纯粹的商业类型,它们各自又分为若干亚类型,共同构筑了香港商业电影大厦。如在动作类型中又有武侠、功夫、枪战等亚类型;悬疑类型中又有鬼怪灵异、僵尸、恐怖、刑侦等亚类型。

  除较为纯粹的商业类型外,香港类型电影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类型——文艺片。文艺片是香港对除上述类型以外的其他影片的统称,具体分为如言情片、伦理片、青春片、写实片、历史片、歌舞片、戏曲片等诸多亚类型。香港文艺片创作时有西方国家艺术电影的某种理念,但在香港电影特殊的市场与文化氛围中,文艺片亦不可能进行非常自我的“作者”表述;其在选材上虽然不同于上述纯粹的商业片,以情感表现为主,但在制作模式、叙事手法和美学技巧等方面和其他四大类型片一样都具有强烈的类型特征,并成为上世纪60年代之前香港电影的主要类型。

  从题材挖掘到表现形式均达到了一种极致化程度,是香港电影中“港味”所体现出的第三大美学特色。无论是李小龙的功夫片中的拳脚动作或是周星驰“无厘头”喜剧中的嬉闹搞笑等等都达到了一种极致化的程度,体现出一种局部被掏空然后再进行放大的表现。这种极致性使香港电影集夸张与浪漫、煽情与纵乐、嬉闹与愚昧、血腥与怪诞甚至粗俗与失控于一体。

  香港电影产业中优生态的创作链,以及由此形成的重细节、快节奏特色是“港味”的第四种体现形态。娱乐精神主导着香港电影创作,并在创作链条中占据龙头地位,香港电影的创作过程是由娱乐而细节,由细节而故事,由故事而意念,因此创作中强调能够带来娱乐的细节与噱头,这些因素是主要的,而所谓的意念表达则基本处于最次要的地位。故此香港电影中,细节的安排往往要比整体叙事框架的构建重要得多。

  在当下的两地合拍或香港主创摄制的内地电影中,“港味”美学变迁主要呈现在以两地影人为主合拍的动作大片以及部分中小成本的喜剧片中。这种变化的首要方面,是其港式人文理念的主流化转向。为适应内地社会意识,在合拍动作大片及部分中小成本的合拍喜剧片中,港式人文理念中的对生命个体关注的精髓没有改变,但却刻意加重了如传统道德、民族大义等主流意识的表达。以《窃听风云》《十月围城》《大兵小将》《寒战》《十二生肖》《扫毒》等影片为代表的影片的成功,表明“港味”美学之港式人文理念在当下部分影片中的转型是成功的。

  “港味”美学的第二点变化体现为类型层面的创新。动作类型为香港电影的经典类型,也是华语电影的重要品牌,但无论是香港电影或是其他华语动作片,叙事缺失越来越被诟病。作为华语类型片中坚的动作电影,一直在不断地努力探索新的表现方式。近年来,两地电影中出现诸多将悬疑类型和动作类型相结合的悬疑动作片,这种新的复合类型为动作片增强了叙事智慧,较为有效地解决了动作类型中的叙事困境问题,为华语传统类型电影注入了新的艺术生命力。近年来的香港电影特别是合拍片中,动作悬疑片成为了其主体类型片,如2012年出品的《消失的子弹》《听风者》《寒战》《四大名捕》系列,2013年的《扫毒》《控制》《风暴》《警察故事2013》等都可归入这一类型。此外,脱胎于好莱坞ChickFlick类型的“小妞电影”,也是“港味”美学进行类型创新的重要表现。

  第三点,“港味”美学于当下融入了深刻的大中华情怀,以适应三地观众。其一,有些影片加入了高圆圆、杨幂、闫妮、赵又廷等多位内地和台湾当红影星,故事空间也时而转向内地和台湾的城市。其二,有些影片还融入了更多的近期三地电影热门话题,如《2012喜上加喜》围绕着2011年台湾出品的热门华语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及世界末日预言等来营造喜剧元素,片中更有冯淬帆、邵音音扮演一对老夫妻,化名为“那些年”中的男女主角角色名称。这些都体现出了三地华语电影的新整合。再如杜琪峰执导的《单身男女》在遵循“港味爱情观”和“港味类型”同时,更多地趋同与内地元素的呈现。影片真实地表现出了内地普遍存在着的“漂流一族”的情感状态,《单身男女》拍的是“港漂”,如同“北漂”、“沪漂”、“穗漂”一般,颇能获得内地观众在情感上的认同。《桃姐》《春娇与志明》等影片亦是在合拍片的背景下努力地平衡合拍片与香港电影之间的差异。

  第四点,“港味”美学的创新表现为其在形式上也脱离了以往传统“港味”的某些特征,追求更为现代化的表现形式,以形式层面的现代性来赢得更多的华语观众及全球观众。如《太极》系列片虽然也是古装动作类型,但影片融入了较多当下娱乐手段,将动漫风格、电玩式场景和现代科技元素融入其中,使之成为一部巧妙借用游戏电玩元素的另类武侠电影,也显示出了电影在其叙事方式和镜头运用被电玩游戏疯狂借鉴下的一种“逆袭”。此外,“港味”美学在当下较传统形态的变化,还表现在其极致化程度的适当减弱。过分的血腥、恐怖、暴力、作呕、恶搞等等,这些“港味”的传统形态由于内地观众的接受程度以及内地电影的审查制度等原因,在当下内地电影中有所减弱,呈现出一种极致但不癫狂的程度,在保持了原娱乐性的同时也把握住了分寸。如《大内密探零零狗》《2012八星报喜》《西游降魔篇》等便是这样的范例。

  “港味”美学形态的变化,是其适应内地市场、内地文化的一种主动的、积极的调整,这种变化,没有失去香港电影的娱乐属性,而是将香港娱乐和内地文化进行合理的嫁接,形成了一种整合优势的新的华语电影。这类华语电影,文化依托不再只是港式文化或内地文化的单一文化,而是整合后的华语区域文化,显示出了东方武侠文化等独特的文化特征;同时,这类华语电影又更多地辅以普世性的人性主题和现代性的高科技等表现手段,不但继续在华语电影区广受欢迎,还成功地打入了欧美主流市场,实现了中国电影的突围梦想。与之相对应,也有部分具有鲜明“港味”的内地电影,保持了“港味”的传统形态,没有进行主流意识表达及减弱极致化的转型;还有一部分内地电影,在主流意识表达转型时失去了“港味”传统形态中的对生命个体的关注这一精髓,显得概念化、说教化。存在于内地的这两类“港味”电影,非但没有走向世界,就连本土的观众也不认可,这种现象应当引起高度的关注。

  “港味”只是港片的一章

  案例一:2013年年初,《西游降魔篇》上映引起了较大争议。反对者认为,影片过于血腥暴力;支持者则认为,本片的精神内核已经超越了周星驰的“招牌菜”无厘头,把内地流行的网络小说、香港无厘头和周星驰少儿时代着迷的魔幻惊悚港片置于一口大锅内,烹制出一道港式口味的大餐,其情节设置、人物造型、气氛营造都重现了旧港片的味道,不少港片迷看了“天残脚”、“如来神掌”这些元素时会会心微笑,更有资深港片观众在网上贴出了《西游降魔篇》向港片致敬的片段和元素。最终,本片的票房也顺利突破了10亿元大关。

  案例二:还是2013年初,王家卫的《一代宗师》上映,直到近日,《一代宗师》又包揽了包括最佳影片奖和最佳导演奖在内的12项香港电影金像奖。众所周知,王家卫是香港电影的代表性人物,他的《重庆森林》曾让世界观众着迷,他拍出了作为国际化大都市香港的疏离又包容,阴郁又清新,性感又甜美的多个侧面。美国导演索菲亚·科波拉凭借《迷失东京》领取美国奥斯卡奖时,向世界观众表示,她感谢王家卫,并从王家卫的电影里受益良多。可是,当《一代宗师》出现在观众面前时,王家卫影像中灵动的精气神不见了,反而有些滞重和让观众无所适从,这既不像常见的功夫片也不像王家卫过去的电影。

  上述两个典型的案例,其实反映了大多数观众潜在的心态,港片到底怎么了?过去,观众看刘德华和郑秀文在《龙凤斗》里谈恋爱那么自然有味,可是,当高圆圆出现在香港街头,和吴彦祖、古天乐在《单身男女》中谈恋爱时,还是会让人有一些违和感;《西游降魔篇》中的空虚公子和“荒野四大美女”一起出现时,内地观众除了会获得一种“达达式”的快感,可能还会多一种“广场舞大妈围剿罗志祥”的感觉。

  或许,香港电影并没有缺位,而是朝着一种积极的方向前进。正如香港著名电影人吴思远所说,“香港电影是中国电影的传承和发展。”香港电影和内地电影一开始就是同宗同源的,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周星说,“几乎可以说两地电影源流一样,相互联系,人员流动。相当长的时间里,两地电影的映照也是自然的呈现。在抗战时期,内地一些电影人流落香港,自然和香港的关系更为密切。新中国成立后,相互之间的制度差异开始显露各自的发展路径,香港电影自成一体,地域文化得到凸显,在武打功夫、警匪故事的演绎中,形成具有影响的独特类型存在。”或许,前述的违和感和不自然正是这种异质文化融合初期的正常现象。尽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影响了包括内地导演贾樟柯在内的一大批观众,这就像美国电影《两个情人》中的台词“我从未看清过你的脸”,当他们大踏步向我们走来时,我们反而感到有一些害怕和不适应。放眼百年香港电影史,“港味”的年代只是其中的一章,从早期中国电影人筚路蓝缕在香港拓荒,再到香港回归和CEPA签订,融合与携手既是溯源,也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在第21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联合新浪微博官方应用微调研发布的《香港电影对内地市场影响力研究报告》中,82.1%的受调查人群仍然喜爱香港电影,远超包括美国电影在内的他国电影,而喜剧、警匪、侦探、动作和爱情等类型依然是香港电影的拳头产品,《唐伯虎点秋香》《警察故事》的观众喜好度仍高达35%以上,演员周星驰和古天乐的忠实粉丝分别高达29.1%和17.5%,更重要的是,这些粉丝的平均年龄在24岁以下,也就是说,在年轻观众群中,香港演员仍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年轻观众对香港演员和港片的热爱并未因为所谓“港味”的淡化而消退。导演周星驰、徐克、王家卫、吴宇森、王晶无论是知名度、喜好度还是忠实粉丝量上都具有外国导演不可比拟的优势。上述这些数据,都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论是“合拍片”还是港片,都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都值得我们为之点赞。

[责任编辑:徐明軒]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