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8

渣打:中國影子銀行不足為懼

2014-06-13
来源:香港商报

   渣打銀行大中華區兩位研究主管昨日在英國媒體刊文稱,金融體系的陰影容易帶來危險,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陰影中的東西成為了燒毀美國銀行業體系的助燃劑。但是,文章認為,因此而對中國的影子銀行業感到恐懼毫無必要。中國影子銀行的增長不同於美國當時的狀况,恰恰相反,影子銀行的存在事實上可能降低了中國銀行業爆發危機的風險。

  最重要載體:理財產品

  文章稱,因為知道了美國銀行業體系曾潜伏的問題,一說到中國的影子銀行業,人們就感到恐慌。在一個已經以容易出現資產泡沫和壞帳而著稱的經濟里,影子銀行業似乎增長得過快了。但是這種擔憂很大程度上是沒有必要的。

  中國所謂的影子銀行業與美國發生的事情沒什麼關系。廣義上,影子銀行業務是由非銀行金融機構發放的信貸。在中國,影子銀行業務最重要的載體就是理財產品。理財產品由信託公司和銀行銷售。信託公司為富人和企業管理着大約10萬億元人民幣,而銀行理財產品的規模也不相上下。

  影子銀行業源於對監管的反應。隨着《巴塞爾協議III》的出台,銀行面臨着更高的資本金要求,因此尋求發展表外業務。家庭也迫切希望將傳統儲蓄帳戶上的資金轉移到理財產品帳戶上,因為收益率會高出很多。

  但普遍存在於人們想像中的風險有許多是缺乏根據的。此外,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和信託公司銷售的理財產品有一些重要區別。

  不會被分割併接再出售

  首先,查看一家典型銀行的理財產品投資組合時,我們發現,大多數資金被用來購買短期的、流動性很強的銀行間存款。結果是,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跟着銀行間拆借利率走。因此,認為這些資金全都被用於中國一個個「鬼城」的房地產開發是錯誤的。

  其次,當銀行用理財產品的資金放貸時,借款人經歷的信貸審批流程,通常與他們借入銀行表內資金時是完全一樣的。不同信託公司的信貸審批流程品質則有着很大差异。

  第三,這些貸款都不會被分割、併接、然后出售給其他投資者。在美國,一旦一小部分證券化抵押貸款違約,證券化就會導致風險蔓延至整個體系。相比之下,在中國,如果一筆貸給一家山西煤炭公司的貸款違約,風險是可控的。

  第四,這些產品幾乎沒有什麼槓桿。信託產品和銀行理財產品通常從富人那里籌得資金,并用這些資金進行投資。如果發生虧損,投資者(或資產管理公司)會承擔。即使發生虧損,應該也不會引發投資組合的去槓桿化。

  不會因不良貸款演變為危機

  出於上述原因,我們認為,最好這樣看待中國「影子銀行業」的風險:它可能會增加壞帳,但它不太可能像批評人士所稱的那樣,會導致不良貸款問題演變為全面的金融危機。

  就目前而言,理財產品將會繼續存在。尽管其中可能蘊含風險,但有一個巨大的好處。這是中國式的利率自由化。家庭的存款獲得了更高收益。與此同時,銀行正在學習應對更高的資金價格。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會一蹴而就;爆炸式演進容易導致危機,理財產品事實上可能降低了中國銀行業爆發危機的風險。

  中美關系或已達危險臨界點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近日刊文稱,中美或許已經處於一個危險的臨界點。文章稱,就在一年前,加州習奧會還宣示「新型大國關系」。但此后,令人不安的事件接二連三,危險地取代了這種刻意營造的樂觀。

  藉安防平衡經濟關系行不通

  從世貿爭端到北京在西太平洋的行為,貫穿始終的是全球規則和標準問題。隨着中國融入全球體系,迅速成為主要受益者,外界開始期待北京也投身於基於規則的現有秩序。最近幾十年,美國及其亞洲盟友,對中國采取了一種防範戰略:一方面,進行全面經濟合作,貿易和投資不斷擴大;另一方面,采取行動抗衡中國不斷增強的軍力。直到現在,這種部分合作、部分競爭的模式還行之有效。它反映和考慮到中國的复雜性及其向國際體系的融入過程。

  冲突幽靈加劇戰略不信任

  文章稱,樂觀派一直認為,幫助中國融入全球體系將影響并制約其行為。但實際上,中國就像以往的那些新興強國,隨着美中實力差距縮小,北京變得愈加咄咄逼人。特別是,認為以安全防範平衡美中經濟關系的主張如今行不通了──不論美國商界多麼希望不要如此。

  漸漸地,五角大樓與解放軍的軍事競爭已不可避免地走向最壞預計。冲突的幽靈在加劇雙方的戰略不信任。很難看到兩條互相矛盾的道路──經濟融入與安全對抗──能夠持久。必須有所取舍。

  若「新型大國關系」意味着默認中國的自負,那我們真的是到了臨界點了。與中國學者討論時總聽他們說,美國拒絕承認中國的「核心利益」。但是,美國也有自己的核心利益,特別是維持進入亞洲的海洋和商貿通道,這是自18世紀以來美國的一項長久利益,如今擴大到新的全球公域──一再受到北京挑戰的網絡和太空。

  中移動泰國收購令人困惑

  中國移動近日宣布購入泰國電信運營商True Corp的18%股權,英國《金融時報》刊文稱,此舉讓人看不懂其戰略意圖。泰國手機普及率達到140%,True Corp是排名第三的運營商,目前債務纏身。

  國內仍有增長空間

  誠然,中國移動需要找到新增長點。去年中國移動的業績不太出色,來自其他運營商與互聯網聊天服務的競爭,使得其市場份額、語音業務收入、利潤率和利潤均有下降。今年一季度的業績稍有起色,但現在判斷這種好轉勢頭能否延續還為時過早。分析師們預計,今年中國移動的每股盈利會下降14%。

  但國內市場整體仍有增長空間。中國手機普及率僅為90%,與泰國仍有相當大差距。中國市場內部也存在具有增長潜力的領域。去年,來自無線數據業務的收入增加了60%,而且中國移動在4G服務領域擁有先發優勢。

  更多反映謝國民在華人脈

  中國移動的境外布局似乎并不順利。聯合沃達豐進軍緬甸的計劃最終化為泡影。中國移動還曾經試圖收購台灣遠傳電信12%的股權,但長達3年的努力於去年無果而終。

  現在這項交易同樣不能給中國移動帶來多少增長。這次入股或許更多地體現出True Corp董事長謝國民在中國的人脈,而非反映移動業務在泰國的增長機會。

  中韓推銷軟實力引日擔憂

  日本《讀賣新聞》11日刊文稱,中國和韓國的宣傳戰一年比一年熱鬧。雙方都巧妙實施「軟實力戰略」,通過開展文化活動提高本國形象,贏得國際支持。其中,中國尤為重視的是利用漢語。

  近年來,在太平洋島國,受中國資助到北京學語言的年輕人不斷增多。通常他們在留學期間的生活費由中國政府提供,回到當地后則多在中資企業或賓館工作。

  南太平洋地區有很多小國都不富裕,中國自己提供天線設備,向當地有線電視台傳輸中央電視台的節目。通過收看節目而對中國感興趣的當地人再被孔子學院接納,這樣一來學習漢語的人不斷增加。

  日中國際影響力恐拉大

  中國在全世界120個國家和地區開設了440所孔子學院和646個孔子課堂,註冊學員達85萬,教師也超過了2萬人。韓國也同樣重視語言教育,2007年開設、得到政府認可的韓語教育機構「世宗學堂」現已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增加到了120所。

  而日本國際交流基金在海外運作的日本文化中心這類能夠提供日語教育的機構僅分布在21個國家和地區,且只有22所。慶應大學教授渡邊靖不無擔心地指出:「語言學習有助於交流,加強語言學習是決定性的環節。將來日中的國際影響力可能會拉開很大距離。」

  韓藉軟實力批日動向

  掌握電視劇和流行歌曲等有力武器的韓國,在推銷軟實力方面也得到了政府支持。政府對電視劇字幕制作、配音,在海外參加影像作品展銷會等都有補貼。通過韓國國際交流財團,有時韓劇可作為文化交流內容向發展中國家無償提供。韓流現已刮到古巴,并很受歡迎。韓國流行歌曲偶像組合最近不僅在亞洲地區演出,在南美地區開唱也不稀奇。

  韓國還出現了利用軟實力批評日本的動向。今年初在法國舉行的國際動漫節上,韓國政府和作家團體舉辦了從軍慰安婦主題展,60件展品描繪了少女被綁架、強行帶到慰安所等情景。

[责任编辑:朱劍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