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理财周报记者得到消息称,“人保寿险的银保渠道并不理想,银保业务占比已经由2007年的70%下降至60%以下。”
此前,人保寿险公布了其2013年度信息披露报告,其原保险保费收入为752.73亿元,
寿险业务继2011年实现累计盈亏平衡后利润加速释放,2013年人保净利润为8.26亿元,位列非上市险企第六位,低于生命人寿、泰康人寿、太平人寿、友邦保险、合众人寿。
一位接近人保寿险的人士告诉记者:“人保寿险此前迅速扩张规模主要依赖银保渠道,发展短期产品。”
银保规模降至60%以下
公开数据显示,人保寿险2005年成立伊始,用了一个月时间实现保费收入126万元;而2006年,其保费收入仅为4.5亿元,当时在保险市场并未引起关注。
但2007年后,人保寿险呈爆发式增长,从2007年的46亿到2013年的752.73亿。而这背后的支撑是其追求保费规模的发展模式,即突出区域发展重点和做大银保业务。
2010年,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吴焰在两会期间表示:“从2010年2月底人保寿险的保费收入来源看,银保收入虽然依然是第一大发展渠道,但占比已经下降到了70%左右,这都说明,人保寿险的多元化销售策略正在发挥出积极的指导作用。”
吴焰将银保比例的下降归因于多元化销售策略。但是,如今银保比例降至总保费的60%以下似乎也并非人保寿险的期望。
据理财周报(微信公众号:money-week)记者统计,4月单月保费同比增速降幅最大的十家保险公司中人保寿险以下降41%的结果位列“下降榜”第六位。
一位接近人保寿险的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目前人保寿险的银保渠道业务的占比的确在下降,因其在2014年以前以销售短期产品为主。
理财周报记者了解到,人保寿险在成立的第四年实现盈利,但是其银保期缴率处于行业较低水平,业务内含价值较低,退保支出近两年有所增加,不利于长期持续稳健经营。
人保寿险最新信息披露报告显示,该公司2013年度退保金支出规模高达222.76亿元,占全年总保费收入的29.59%。
其2013年度退保金支出较2012年的132.25亿元大幅增加90.51亿元,同比增长68.44%。
人保寿险2013年的赔付支出总额仅为68.65亿元,与规模庞大的退保金支出相比,占比为30.82%。
短期退保率增加,转型迫切
面对庞大的退保金支出,人保寿险开始改变银保渠道产品结构,由泵缴产品向期缴产品转型。
无论如何转型,险企都希望提升自身内涵价值,争取销售更多高价值产品。
据悉,因险企需要给银行的手续费在3%-4%上下,这表明银保渠道并不能为险企带来丰厚的利润,反而有可能使险企亏损。
除了交付给银行的高额手续费外,一年期的趸缴产品在给保险公司带来滚滚现金流的同时,也令其面临可能产生的满期给付压力。
尽管人保寿险意识到了现在“银保的危机”,但转型之路并不那么顺利。
理财周报记者得到一份同业交流数据显示,人保寿险去年1-5月份的银保渠道实现保费收入349亿元,仅次于国寿和华夏,排在第三位。
但前5个月期交保费仅实现5.99亿占银保业务总保费的1.7%,反而处于行业较低水平。
就5月单月来看,银保保费收入排名前五位的分别是安邦保险、生命人寿、华夏人寿、前海人寿和泰康人寿,人保寿险排在第六位。
据同业交流数据显示,人保寿险5月单月银保渠道共实现保费收入13.24亿元,其中当月期交金额为1.3亿,占比近10%。
寿险行业人士告诉理财周报(微信公众号:money-week)记者:“银保新规已经实施两个月,这为保险传统渠道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大公司银保规模不断下行,个险、团险、网络渠道备受推崇,健康型、养老型产品替代投资型产品,银保新规‘逼迫’保险公司业务转型的同时也推动新业务价值增长。”
其实,尽管需要经历阵痛,寿险转型势在必行,大型险企率先冒着市场份额下降的风险坚持银保转型。
面临大幅下滑的保费,真正有勇气坚决转型的险企其实并不多。
险企采用借鸡下蛋的模式,发展银保渠道销售短期产品,走条捷径来迅速扩张保费规模,进而用于投资获取较高的投资回报。
上述人保寿险业内人士告诉理财周报记者:“甚至有股东投资寿险企业只希望通过保险‘圈钱’。”
理财周报记者从公开数据中发现,像国寿、太保、新华、太平、平安等大型险企的银保业务排名均有所下降,但期交业务上升的确极为“抢眼”。
同业交流数据显示,国寿5月单月的银保渠道实现保费收入9.86亿元,其中,当月期交为8.13亿元,占比82.54%。
尽管国寿当月银保总保费排名为第7位,但期交占比却排列第一。
理财周报记者另外了解到,新华银保规模为3.07亿元,期交为2.21亿元,占比72.19%。太保5月银保渠道实现保费规模3.6亿元,期交为1.65亿元,占比45.84%。太平银保规模为2.98亿元,期交保费1.66亿元,占比55.79%,平安单月银保规模2.28亿元,期交1.21亿元,占比53.12%。
市场份额的下降的确使得部分险企一时难以适应,只要有改革,阵痛就在所难免。
但从5月份的数据来看,各大险企都在经受着这份变革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