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保监会主席项俊波在保险发展年会上给出清晰定位:保险业要成为国家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动力、改善民生保障的支撑、转变政府职能的抓手。“保险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制度和风险管理基本手段,在服务国家治理体系中大有作为。”
除了传统商业险种外,项俊波认为转型的突破口在参与民生保障和转变政府职能上。例如巨灾、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医疗责任等领域上,保险可化解一定社会矛盾,降低政府管理成本和压力。
他举了个小例子,浙江死猪被抛弃入江造成严重环境污染,要是参与了生猪保险的农户,被要求严格按卫生标准掩埋死猪后,拿着证明才能领取保险赔付金,“就不会出现环境污染的问题,也没人会往江里抛”。
上周项俊波在西藏交流,当地政府官员听完项的思路后感叹,“没想过保险还有这类效用”。卫生部核心人士近期对项表示,希望同保监会一起尽快推动县级以上医院办理医疗责任险种事宜。
但保险与各级政府推动这一思路阻力也不小。谈到巨灾保障机制推动进程,项俊波连叹了两口气。建立巨灾保障基金,财政支持非常有限。项自我调侃道:“到保险业快三年了,走一处讲解一处,我成为了保险最大的推销员。政府和市场对保险的了解还是太少。”
瑞士再保险有一份研究报告预判,受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货币通胀等影响,中国的医疗保障缺口到2014年底将达到122亿美元,而到2020年,该缺口将达到730亿美元。
项俊波非常重视这个数字。总理李克强多次问及,保险若进入养老产业,可提供更多床位,可以拉动多少就业?项给出一个测算,按中国2亿老年人口、其中8%需要进入养老院计算,这一个产业即可以带动600万人就业,加上厨师、保安等可以接近1500万就业机会。
我国保险参与政府各项职能尚在推动和探索阶段,需要时间磨合。“美国的保险资产规模在金融业中占比为33%,银行是47%;我国保险业9万亿资产,只占到银行的6%,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项俊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