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5月FDI深跌 专家:内地仍是外资重镇

2014-06-18
来源:香港商报

  中国商务部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5月吸引外资数额出现同比下滑,跌幅为16个月以来最大。有专家表示,5月FDI(外商直接投资)的下滑是内外市场与政府的多重因素导致的,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未来随着内外环境的改善,中国仍然具有吸引外资的巨大优势,此外在政策的引导下,服务业吸引外资的潜力会更大。

  多因素致数额下滑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对本报表示,FDI数额续降是多因素造成的,首先是中国经济正处于调整期,在经济情况较好时中国经济的确常常依托海外出口贸易,而如今海外市场经济低迷,中国经济下滑,导致企业盈利空间有限,影响了一部分新增外资的进场。

  其次孙立坚认为,中国企业成本再上升,包括劳动力成本、物流成本,这些成本的上升也会使得跨国企业在中国生存情况恶化,再加上政治层面上的摩擦,这些都会影响到主要跨国企业在中国增加投资的情况。「此外,随着上海自贸区的建立,中国吸引外资的政策也在改变,不再给许多特殊的优惠政策,导致对外资企业的成本补贴减少,这使得以前被中国政策红利所吸引的跨国企业进行了投资策略的调整。」孙立坚说。

  他并指出,中国对通过虚拟经济套利套汇来获利的外资公司加强了监管,调整了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外资较过去更难进行套利套汇的行为,也导致了新增外资的减少,所以,新增外资减少是因为内外市场与政府的共同影响下产生的。

  服务业引资潜力大

  值得注意的是,前5个月,服务业是拉动FDI增长的主要力量,在全国总量中的比重为56.2%,远远超过制造业。

  国家发改委外经所国际经济合作研究室主任张建平认为,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持续上升,与国家调整利用外资结构有关,因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服务业严重不良,中国引资特别重视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有较大增长潜力,包括金融、商业服务、物流、租赁、保险、专业服务业等。」他称。

  但孙立坚认为,虽然数据显示服务业占FDI的比例增加,实质上是分母总量的减少带来的效应,虽然中国目前的政策在推进服务业外方资金的进场,但是和以前传统制造业的表现情况相比,服务业的增长情况还是有限的。

  「这其中也牵涉到了中国知识保护和服务业在中国投资环境的问题,虽然这些方面我们已经正在加强,但与传统制造业清晰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聚集的局面相比起来,服务业还没形成很好的集聚效应。」孙立坚说,但服务业占比上升是不争的事实,国家也在做好相关方面的投资引导。对于制造业的FDI下降,孙立坚认为存在产能过剩的原因,制造业FDI的好转需要通过中国经济的好转与世界经济的好转来带动,也需要明晰中国经济未来的投资方向。「但国家未来为制造业制定补偿性的引资政策的可能性很小,中国经济的转型需要制造业适应调整,要增加粗放型的跨国投资企业的环境成本,这势必会对近来的外资引进有着结构调整的作用。」他说。

  外资心动巨大市场

  有观点认为,FDI的连续下降,说明中国市场已经不再具有吸引外资的优势。对此,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曹远征并不认同,他指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已经是资本出口国,中国现在正在努力减少外资进入市场,出去的越来越多进来的资本越来越少,外资FDI的减少代表了中国资本的一种转变,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孙立坚亦认为,新增外资的减少并不完全是一种坏事,首先中国已经不再适合粗放型的投资经济,其次中国经济处于调整阶段,现在的经济状态只是暂时性的,等到中国经济复苏后,外资还会再上升,有一些投资暂时不进来不等于永远不进来。

  他并指出,虽然目前中国资金出多进少,但外面的经济机会不见得比中国的多,中国还有很多能给外资带来双赢的经济机会,毕竟中西部的开发还有很大的空间,中国的人口数量也决定了中国还有巨大的市场,再加上中国上下游非常便利的集聚效应,外资轻而易举地离开中国市场也会带来自身的损失。

  「中国仍会是外资的重镇,投资成本依然占有优势,巨大的市场也能让外资心动。」孙立坚说,目前国家的招商引资政策没有大的变动,未来外资还有增加的可能,但是现在经济困难时期金融体系问题还在增加,这些问题不及时处理好解决好,资金外流的可能性就依然存在。

  严防中等收入陷阱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在中国人口结构由盛转衰之际,汇率持续高估,令代工和FDI离中国渐行渐远,技术进步速度也将由此放缓。随着人口老龄化终于到来,劳动力成本高企,代工和FDI就不会再回来。那时,就会永坠「中等收入陷阱」。

  他指出,「后发优势」取决于与技术前沿的落差和学习能力,给定落差,学习速度决定发展速度。如何才能最快地学习?不是把技术先进的人拒之门外而豪言「自主创新」,而是要与先进者亲密接触「干中学」,故代工和FDI非常重要。而人民币汇率的高估,则是主动拒先行者与门外。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亦认为,除汇率外,这些年提倡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学界主流思潮和政策导向导致内地出现过早去工业化的苗头。这偏离了中国追赶性发展的路径,这不仅不利于吸收技术前沿国家的先进技术,而且会大幅增加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

  香港商报记者张幸

  5月出口信心指数108.9 下半年外贸有望加速回升

  【香港商报讯】开年以来波动不平的外贸数据5月继续企稳向好。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昨日在北京预计,下半年出口将会继续好转,「力争实现预期目标」。他引用中国社科院、中国立信风险管理研究院的预测称,「下半年外贸增速有望有更大幅度的回升」。

  确认出口逐步好转

  中国官方年初将全年进出口总额增长目标确定在7.5%左右。最新数据显示,按美元计价,5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3550.2亿美元,同比增长3%,其中出口增长7%,增速比上月提高6.1个百分点。

  「出口增长确实已经出现了逐步好转的势头」,沈丹阳分析,5月出口增速的回升,得益于官方稳外贸政策措施提振了出口企业信心、国际市场需求的稳定回升,以及去年年初异常贸易因素的影响已减弱。从贸易方式上看,虽然中国加工贸易仍然相对疲弱,但一般贸易出口的增速已连续3个月超过8%,服装、鞋类、数字电视、智能手机、汽车等大宗商品的出口规模不断扩大。不过,5月份进口却未交出乐观「成绩单」。当月进口下降1.6%,连续3个月负增长。沈丹阳分析,原因主要包括国内需求仍然相对疲弱;铁矿石、有色金属、成品油、半成品油等能源、资源性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下降;以及汇率波动等因素。

  有利因素占据上风

  「未来几个月,有利因素比不利的因素还是要多得多,外贸有望延续趋稳回升的势头」,在沈丹阳看来,有利因素主要包括国外市场需求回升、官方支持政策和出口企业信心提振;不利因素是外需回稳基础不太牢,中国传统出口优势趋于弱化,以及内需疲弱致进口信心相对较弱。「出口企业的信心提振是非常重要的,商务部对全国1900多家重点外贸企业的调查显示,5月份出口信心指数已经达到108.9,超过100已经算是不错了,我们调查的信心指数已经到了108.9,连续3个月位于临界线以上,预示下半年出口将会继续好转。」沈丹阳说。沈丹阳指出,现在的外贸形势依旧复杂严峻,要实现预期发展目标,任务仍然比较艰巨。下半年商务部将确保中央稳外贸决策惠及企业,取得实效,「力争实现预期目标」。

  否认正失去吸引力

  针对中国市场对外资「正在失去吸引力」的言论,沈丹阳响应称,中国政治稳定、市场规模大、产业加大开放,因此该言论「是站不住脚的」。就外商在华投资遇到的一些问题,中国政府亦在致力解决。5月29日,中国欧盟商会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华投资的552家欧盟企业对中国信心不足,理由是经济放缓、竞争压力加大、劳动力成本上升。沈丹阳响应称,商务部重视并将认真研究上述报告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包括欧盟企业在华投资遇到的问题。但他同时强调,这些问题大多数不是新问题,是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

  「中国国内政治稳定、市场规模日益扩大、产业领域加大开放、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吸引外资仍具有比较突出的综合优势」,沈丹阳同时坦言,中国的营商环境确实有进一步改善空间,「中国政府从上到下都一直在不断的努力」。沈丹阳透露,除了缩短外商投资审批时限、简化申报程序和文件等,下一步商务部还将继续协调推动有关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扩大市场准入,完善投资环境,继续增强中国对外资的吸引力。

  消费将持续向好

  沈丹阳当天还表示,今年中国消费市场运行基本平稳,「并且越来越好」。他并预计,消费市场将持续向好。作为衡量内需的重要信号,中国消费市场表现一直广受关注。官方统计显示,2014年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250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名义增长12.5%,是今年以来的最高增速。

  「随着宏观经济继续企稳向好,消费市场有望进一步企稳回升,接下来消费市场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沈丹阳解释说,从趋势看,今年前5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速逐月加快;动力上,深化改革、简政放权、居民就业增长稳定将不断增强消费内生驱动力;中国政府扩大信息消费、养老消费,出台的加快棚户区改造、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加大中西部铁路建设等政策都将支撑消费增长。

  斥美光伏双反损人不利己

  针对美国官方日前再次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的贸易保护措施,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昨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响应称,中方「保留采取措施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的权利」。继2012年裁定对华光伏产品征收「双反」(反倾销、反补贴)税后,美国今年再次对中国光伏产品「动刀」,美商务部6月3日宣布光伏初裁结果,认为中国进口的晶体硅光伏产品存在补贴行为。基于补贴幅度的初裁结果,美国商务部将通知美国海关对中国出口的上述产品征收相应的保证金。「今年以来,美方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的贸易保护措施,显然是对贸易救济措施的滥用,势必使中美光伏贸易纠纷再度升级。」沈丹阳指出。沈丹阳表示,中方认为,光伏产品作为清洁能源代表产品之一,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过去10年,得益于全球分工下的高效合作,光伏产品价格明显下降,光伏发电正在走进千家万户,造福全球福祉。

  沈丹阳指出,美方所为,损害的不仅仅中国光伏企业的利益,更是全球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对此,不仅中国业界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就连美国国内光伏产业的上游与下游产业也纷纷提出质疑。「频繁采取贸易救济措施,究竟能不能解决美国光伏产业自身发展的问题呢?事实已经摆在那里,美方这么做于事无补。」沈丹阳说,「既然如此,这种损人不利己,有时甚至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美方还是不做或者少做为妙」。沈丹阳强调,希望美方审慎处理此次调查,尽快终止调查程序,中方将密切关注案件进展,并保留采取措施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的权利。

  两岸保持沟通后续协商

  针对台湾「反服贸」风波引发两岸暂停相关谈判的说法,沈丹阳昨日表示,两岸业务主管部门和产业界实际上一直保持着沟通和意见交换。「我们对推动ECFA后续协商的态度没有改变」,「希望继续加强两岸经济合作,造福两岸同胞」。例行记者会上,有媒体记者询问,两岸服务贸易协议6月21日签署将满1周年之际,目前仍待台湾的立法院通过后生效,大陆是否受此影响暂停后续的相关协商?沈丹阳回答,大陆对持续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建设及两岸经济合作协议(ECFA)后续协商的态度没变,而两岸业务主管部门和产业界事实上一直保持沟通和意见交换。他重申,大陆希望继续加强两岸经济合作,不希望这一进程受到影响。沈丹阳也强调,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是一个经两岸两会授权、已签署完成的协议,两岸两会授权协商和所达成协议的权威性,应得到维护。

  配合调查反对抹黑

  针对欧盟太阳能行业协会日前宣称的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严重违反」中欧去年达成的光伏解决方案一事,沈丹阳昨日响应称,中方愿配合调查,但反对别有用心的抹黑行为。去年7月份,中国光伏产业代表与欧盟委员会就中国输欧光伏产品贸易争端达成价格承诺协议,依据这一协议,中方相关企业将以不低于某一价格向欧洲出口光伏产品,至此,中欧光伏争端得以和平解决。但上周,欧盟太阳能行业协会之一EUProSun向欧委会提交了一份材料,指控在中欧达成价格承诺协议后,一些中国太阳能制造商存在「系统性」违约行为,仍以低于最低承诺的价格出口产品。

  「中欧光伏价格承诺是双方政府和业界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双方通过磋商成功解决贸易摩擦的典范。对此,中国政府和业界都非常的珍视。」沈丹阳说。

  未发现违规企业

  沈丹阳介绍,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定期向欧方通报有关情况,也定期向中国商务部报告价格承诺有关执行和监管情况。据商会反映,目前并未发现企业违反协议出口的证据。沈丹阳透露,欧委会下个月将会派员来中国,就中国光伏企业的价格承诺进行核查,中国机电进出口商会及相关企业都表示会积极配合。但沈丹阳同时强调,中方反对任何别有用心,藉助媒体大肆抹黑中国企业的行为。

[责任编辑:朱劍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