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7

沪港通掀港券商整合 大型中资券商优势凸显

2014-06-18
来源:腾讯财经

   海通国际执行董事许怡日前接受腾讯财经专访时表示,沪港通的落实必然将引发香港券商业的生态变化,有内地背景、且资金实力雄厚的中资券商优势明显,小型本土券商由于投资审慎,多会选择委托大型券商代理买卖A股的业务。许怡预计,沪股通开闸初期,投资将集中买卖AH股,待A股和H股的差价缩小后,再延伸至其他板块,长远看A股的交易量将占香港整个股票市场成交量的10%至20%。

  上交所和港交所4月宣布沪港通计划,有意加入该业务的香港券商已在过去的5月向港交所递交初步的申请。在6月,券商则需作出正式决定。尽管沪港通的诸多细则仍未明确,但一众中资券商已经开始“跑马圈地”,做足准备工作。

  海通国际就是最为积极拓展沪港通业务的中资券商之一。从4月开始,已举办三场大型推介会,邀请母公司海通证券的分析师来港向散户介绍内地股市投资策略和规则。10月之前,还将在香港举办4至5次推介会,也会在澳门举办类似的活动。

  “沪港通肯定会影响香港整个证券业的发展,饼会大,因为多了这个产品,但是有内地背景的券商互补优势更加明显,小券商要面对同业和银行的竞争,未来的挑战将会更大。”许怡说。

  行业整合加速 小券商外包A股业务成趋势

  正如许怡所说,对香港的本土券商来说,行业竞争正变得日益激烈。过去几年,为了吸引客人,香港的券商在交易费用和孖展利息上不断“斗便宜”,这一做法未必能吸引客人,但却不断侵蚀着券商的盈利。与此同时,内地的金融机构正在努力实现“走出去”,将业务版图拓展至香港。近期发生的西南证券斥资3.5亿港元收购香港券商敦沛金融51%的股权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有分析认为,西南证券本次收购是为接下来开展沪港通的业务铺路。西南证券动机如何无从而知,但可以确定,沪港通将给实力雄厚的中资券商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而目前处于弱势的小型券商的生存空间将进一步被挤压。

  据许怡介绍,海通国际近期已经接到多间小型券商的咨询,希望未来可以将旗下客户买卖的A股的业务转介给海通国际处理。现在很多券商如果不想有固定的支出,也会将某些业务委托大型机构处理,未来处理A股买卖也是按照同样方式操作,所以执行方面并无难度。

  “对小券商来说,将买卖A股业务委托给大型机构将是一个趋势,因为沪港通所需的投资除了十几至二十万港元用于技术外,还会牵扯整套结算流程整合、系统升级等一系列的投资,海通国际有专门的技术和运营团队来迎迎合港交所的要求,这些投入对大机构来说难度并不大,但由于未来市场有多大、预期收入多少仍是未知数,所以小券商投资审慎,开始不会先行投资。”许怡说。

  除了后台技术的准备外,销售人员在短期内熟悉A股市场也是券商的挑战之一。海通国际借母公司在内地便利,目前已与其研究部展开合作,海通证券除了会共享A股的研究报告之外,还会派分析师来港讲座。海通国际也会向母公司分享港股方面的研究资源。这些都是香港小型券商所无法做到的。

  尽管有了母公司强大的研究团队支持,但许怡仍然感慨:“未来几年,香港市场上熟悉A股的销售人员都会是券商争抢的对象,海通国际也会在香港本地增加销售方面的人手。”海通国际此前已经开始就A股的投资策略培训旗下450名持牌人士。

  沪港通获散户关注 A股有望占港股成交两成

  市场对于沪股通开启后的表现预期好坏参半,但许怡并不担心缺少客户捧场。海通国际已经举办的三场讲座,每场平均有500人参加。散户关心的问题集中在具体交易的细节包括如何交收、如何借孖展、怎样交易等,而这些目前只能被动等交易所的通知。

  许怡认为,香港一直有H股,如果散户之前投资了H股,则比较容易接受A股,由于A股和H股有差价,沪港通开通初期,很多人可能会卖出H股,转而买入有折扣的A股,但这样做会承受人民币的汇率风险,如果人民币能一直强势,则更加有助于交易。等到A股和H股的差价缩小之后,投资者的投资兴趣将转向A+H股所没有覆盖的板块。

  “长期来看,香港的A股交易量可以占到整个股市成交的10%到20%,A股的交易的增加既活跃了人民币交易,也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许怡说。他又补充指,虽然中资券商都在积极准备沪港通,但与此类似的RQFII ETF仍然是券商集中精力推广的产品,这类产品也不会因为沪港通而受到影响,因为沪港通侧重个股,适合某些对冲基金和散户的投资,而RQFII ETF由于回报基本锁定,属被动性配置,更加适合追求固定回报的养老基金。

  海通国际的前身是香港的大福证券,海通证券于2009年11月将其收购,后改名为海通国际。海通国际目前拥有约16万客户,平均每年新增1至2万名客户,是香港规模最大的券商之一。海通证券为海通国际在过去几年带来不少内地资源,现有的客户中约四成来自内地,其余为香港客户。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