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2

李克强: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

2014-06-19
来源:香港商报

   强声 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

  香港时间昨天下午5时许,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伦敦市长官邸,面对英国两大最顶级智库──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和国际战略研究所的专家们发表演讲。他呼吁东西方相互包容,和谐相处;并承诺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原因就是中国还在工业化及城镇化的进程中,只要把握方向,勤奋工作,运用东西方智慧,中国经济会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
  ●呼吁东西方相互包容
  据中国政府网报道,李克强为英国两大智库联合举办是次演讲会感到高兴,并指智库专家们对中国问题关注表明大家确有丰富的智慧。
  李克强指,包容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中国古代就有思想家明确提出「和而不同」、「和为贵」、「不谋而合」,欧洲先哲们也提出了类似思想。虽然东西方文明源头不同,但都懂得和谐相处、包容互鉴的珍贵。人类进入21世纪,更需要包容地相互发展,大家如此重视中国,就是一种包容的心态。
  他说,英国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而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当然,中国又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正在推进现代化的国家。对中国的看法有这样那样的说法,这很正常。中国古诗就说过,「横看成岭侧成峰」,从不同角度看,得出的会是不同的印象。「我今天力图给大家一个比较完整的印象来认识中国。」
  ●中国城镇化过程漫长
  李克强说,30多年来,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和艰苦卓绝的努力,解决了6亿人的贫困问题,这是世界公认的事实。让6亿人吃饱饭、穿暖衣,使他们拥有生存权,也使他们变得有尊严。与此同时,也应看到,中国有13亿人口,13亿人的目标是要实现现代化,这将是漫长的道路。中国发展还很不平衡,虽然经济总量世界第二,但人均GDP排在80多位以後,只有6800美元;中国广阔的中西部,才刚刚达到5000美元,甚至西部一些省份还不到2000美元。按国际组织标准,中国现在还有2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是中国面临的挑战,也是必须克服的困难。
  李克强提到中国的城镇化。他说,中国城镇化发展是滞後的,还有6到7亿人居住在农村。而且,由於中国的特殊情况,有2亿多中国农民主要在城里工作。但因财力和公共产品提供有限,他们还不能和生活在城市、已取得户籍的人口相比,没有同等享受到公共服务的权利。
  李克强说,可能在座不少人去过中国,但肯定很少人去过中国的棚户区。他说,「我去过那里,而且多次去过那里。我曾经在中国一个重要的工业省份工作,那里在工业化的进程当中,曾经建造了大量的棚户区,历经几十年。进去你会发现它不具备基本的生存条件,不遮雨、不挡风、不抗冻,甚至人们到了寒冬的时候要穿上棉衣、戴上棉帽,加上几层棉被才能入睡。这些人加起来就有3个亿。」
  李克强表示,解决3亿人居住问题是当务之急,应逐步解决他们的生存与发展条件。把这3亿人的问题解决了,还要面对那6亿人。让这些人有序进入城市,这是一个更漫长的过程。所以说,中国要到本世纪中叶才能达到中等国家水平,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
  ●中国工业化必须升级
  李克强说,30多年来,中国工业化快速发展,并取得世人瞩目的成就。大家都熟悉「中国制造」,有时候甚至中国人被自己迷惑了。很多人出国旅游时说要买一件国外产品回来送给朋友,精心挑选买回来後翻翻里面的标签,「Made in China」,中国货绕了一圈又回来了。
  「中国生产的还是中低端产品,中国工业化要向中高端水平迈进。」李克强清醒地表示,这是中国突破能源、资源和环境瓶颈的必然选择,要使中国生产的产品更加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向更高的质量迈进。李克强强调,在此过程当中,中国给世界提供了巨大商机。他说,今後5年,中国要累计进口10万亿美元商品,因为没有进口也就没有出口,贸易不平衡是不可取的。而且,中国还要深度地和世界紧紧融合,将对外投资5000亿美元以上。他希望这些投资优先选择英国。
  他还说,中国未来还有5亿游客要走出国门。去年,出国的中国游客已达1亿,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会有更多游客走出国门到英国来。
  ●中高速增长将长期保持
  最後,李克强将话题回到中国经济现况。他说,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在7.5%左右。於是,有议论说中国经济放缓了,会不会继续放缓?是不是要硬着陆?「这里,我诚实地、也是正式地向各位承诺:不会!」中国还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中国发展还不平衡,区域、城乡间的差距本身就是巨大的潜力;只要把握方向,继续勤奋工作,运用东方智慧,吸取西方智慧,中国经济会长期保持中高速的增长。李克强强调,中国政府将对经济运行实行区间调控、定向调控,保证下限不越过7.5%,CPI上限不越过3.5%,确保充分就业增长。
  中英深化合作利双方惠全球
  当地时间17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伦敦同英国首相卡梅伦举行会谈後共同会见记者,并回答了记者提问。李克强介绍了中英总理年度会晤成果。他指,中英同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拥有广泛共同利益。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英国是最早实现工业化的国家,中英深化合作不仅有利於双方,也具有全球意义。中方愿与英方一道,做共同增长、包容发展的夥伴,为中英关系发展规划新路线、铺设快车道。
  ●李克强此访「承上启下」
  记者会上,李克强说,60年前的6月17日,中英建立代办级外交关系,英国成为最早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中英两国破冰者的勇气和智慧值得纪念。他说,一个甲子(60年)过去了,我们今天有责任为中英关系规划好新线路,铺设新轨道。李克强此次访英恰逢中英建立全面战略夥伴关系10周年。因此,舆论普遍认为,此访具有承上启下意义。
  展望未来,李克强对实现中英关系更上一层楼作了阐述。他说,中英可以把对方发展视为机遇,英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中国广阔的市场相结合将产生巨大能量。双方共同认为要增强政治互信,平等合作,尊重相互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夯实中英关系的政治基础。「英国有句谚语:把握一个今天,胜似两个明天。」李克强借英国谚语比喻中英关系,「我希望明天的天气比今天更好!」
  ●港繁荣稳定符两国利益
  李克强与首相卡梅伦会面後,中英双方发表的联合声明中提到香港。声明指,两国同意按照基本法及「一国两制」原则,促进香港繁荣稳定,符合两国利益。记者会上,卡梅伦特别提到今年是两国就香港问题签署中英联合声明三十周年,要确保香港保持繁荣稳定,按「一国两制」保障港人生活方式不变。人权问题是一些记者关心的问题。对此,李克强指,中国宪法明确规定尊重及保护人权,特别是保障生存权及发展权。
  焦点述评
  李总访英签大单 中英合作再升级
  明年中英双边贸易额将达1000亿美元;在核电、高铁、基础设施、城镇化等领域展开合作;建立人民币清算行,在两国外汇市场开展人币对英镑直接交易……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次英国之行可谓成果满满。学者分析认为,随着中英经贸进入高端互补新阶段,李克强此访对中英关系发展起到「加速器」作用。
  ●中英经贸关系全面提升
  北京时间17日深夜,中海油与英国石油公司在中英政府首脑见证下签署了为期20年的液化天然气供应框架协议。李克强是次英伦之行将少不了类似的「大单」。据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介绍,此次中英将签署40多项商业协议,涉及能源、投资、高科技、金融等多个领域,总金额逾300亿美元,为历年之最。
  当然,中国总理3年来对英国首访之所以备受关注,绝不仅仅在於「天价合同」,数字背後是中英两国全面提升经贸关系的强烈意愿和行动。李克强同卡梅伦进行中英总理年度会晤时表示,中英要结合两国发展进程和国情特点,以增长、改革和创新为抓手,进一步提高务实合作水准。卡梅伦则表示,英方愿与中方相互尊重,坦诚对话,深化经贸、金融、教育、科学、核电、高铁等领域合作。
  ●优势互补带来无限商机
  数据表明,中英经贸关系正强劲增长——中英货物贸易额从2009年的392亿美元增至2013年的700亿美元。今年前5个月,中英进出口额达302.3亿美元,按年增22.2%。投资方面,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广阔市场为英国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投资机会,而英国也渐成中国企业的投资热土。
  对於正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最大发展中国家和正在努力重振雄风的老牌发达经济体来说,经贸合作空间绝非仅限於此。李克强在《泰晤士报》发文指,英国拥有活跃的金融系统和先进的科学技术,在能源和环境保护方面处於世界领先地位;中国有巨大的市场、庞大的外汇储备以及有竞争力的制造业。中英优势互补带来多领域的合作机会。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美欧研究中心主任何伟文分析指,目前,英国经济复苏态势相对强劲;英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市场开放程度高,与中国开展密切合作有需求、有基础;中国同样很需要英国。由此,双方在加强经贸合作方面「一拍即合」。
  ●中英中欧开启崭新十年
  如今,中英双方将继续扩大贸易规模。与卡梅伦会晤时,李克强提出争取实现2015年双边贸易额1000亿美元目标。与此同时,中方希望大力推进核电、高铁、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等领域合作,鼓励中方企业参与英有关项目建设,希望英方继续提供支持与便利。其中,核电、高铁领域的合作被外界普遍寄予厚望。金融领域无疑是中英提升经贸合作关系的另一亮点。正如李克强所说,「让金融合作走在中英合作前面」。专家认为,这将为中英和中欧经贸合作带来新的增长点。
  法国《欧洲时报》指,今天中英关系不但完全「破冰」,而且在各个领域均释放热络繁荣,进入健康发展期。李克强向英国展示的中国形象,将为中欧未来关系发展与战略互信提升,为中欧双方开启「全面战略夥伴关系」的崭新十年。
  经济圆桌会
  李克强:保增长促就业实现包容发展
  当地时间17日下午,李克强总理在伦敦唐宁街10号首相府与英国首相卡梅伦共同举行中英全球经济圆桌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世界银行行长金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秘书长古里亚和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及金融稳定基金会主席、英格兰银行行长卡尼等出席。会议就全球经济问题进行探讨交流。
  李克强表示,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後,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保增长和促就业二者不可分割,更加重视包容性发展。只有保持经济持续增长,不断提升就业水准,才能解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以及发展中国家内部的不平衡问题,才能实现社会进步。要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恢复投资者信心至关重要,为此必须进行结构性改革,更好调动市场主体特别是私营部门的投资积极性。此外,还要加强金融和税收监管,提升监管透明度。
  李克强指,中国是现有国际经济金融体系的维护者,将一如既往发挥建设性作用,与各方共同努力,为国际经济金融体系的进一步发展完善作出积极贡献。中方愿与国际经济金融组织和机构加强合作,推动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和国际储备货币的有机衔接,使新兴国家与发达国家能够共同增长,促进全球经济实现健康稳定、包容发展。
  ●国际积极评价中国
  卡梅伦表示,面对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发展不平衡等严峻挑战,国际社会应加强合作,抓紧推进全球经济治理,大力倡导自由贸易,防止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共同促进全球经济增长。
  拉加德等国际金融机构负责人积极评价中国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改进全球经济治理以及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的重要和积极作用。他们表示,国际金融机构要推动改革取得更多成果,推动建立开放的全球金融体系,提高金融、税收监管透明度和有效性。各国应积极推进结构性改革,鼓励私营部门扩大投资,帮助企业提高投资品质。国际金融机构将大力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扩大相互合作。
[责任编辑:香港商报编辑]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