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78

漢字文化圈歸去來兮

2014-06-30
来源:香港商報 杜潔菡
  百餘年前,曾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越南、朝鮮和日本諸國紛紛開始了「去漢字化」的歷程。然而,這種趨勢於近年重新出現搖擺:一方面,受美歐挑唆及民族意識形態影響,各國的政治、經濟冲突不斷;另一方面,招聘時進行漢語考試的日韓企業日漸增多,學界呼吁國民以漢字為紐帶聯結歷史、增進與鄰國溝通的聲浪也是此起彼伏。走近,還是進一步遠離?昔日的「漢字文化圈」各國正處在重新認識「漢字橋梁」的轉點時刻。
 
  香港商報記者杜潔菡

  國力強弱決定文字興衰
 
  歷史上,日本、朝鮮、越南都是以漢字為官方文字的國家。然而,1840年的鴉片戰爭后,中國在東亞地區的向心力不斷減弱,「漢字文化圈」開始走向土崩瓦解。
 
  「去漢字化」最為徹底的,當屬越南。早在18世紀,法國傳教士亞歷山德羅就設計了以羅馬字拼寫越南口語的傳教方式;至1884年越南淪為法國殖民地之后,統治當局更是大力推廣羅馬字,以此切斷越南同中國文化的聯繫。1945年,越南開始了漫長的獨立戰爭,革命青年需要一種高效率的文字武器以進行教育和宣傳,簡便易學的羅馬字於是被定名為「國語」,沿用至今。
 
  朝鮮的「去漢字化」始於甲午戰后。1895年,朝鮮君主提出改革,其官方文書從專門使用漢字過渡到漢字與民間流行的諺文結合使用。1948年,北韓全境廢止使用漢字;南韓亦在同年立法禁止在政府公文中使用漢字,上世紀70年代時任韓國總統的朴正熙,更是在其執政的18年里傾力推廣「韓文專用」,禁止在小學教導漢字,這一舉措讓南韓一代人幾成「漢字文盲」。
 
  相比之下,最早提出「脫亞入歐」的日本對漢字的「反抗」反倒沒那麼激烈。該國也是在甲午戰后開始限制官方文書中使用漢字,同時增加假名和羅馬字的使用比例。1942年,日本公布的《標準漢字表》為2669字,1946年減至1850字。此后的數據略有波動,但總體來看,力倡「去漢字化」的日本并未像越南、北韓及南韓那樣徹底地脫離過「漢字文化圈」。
 
  當歷史被強行割裂
 
  「去漢字化」的運動自百餘年前開始發酵,至今仍餘波未斷。現在,越南文字里已看不出漢字的痕跡了,北韓仍堅定地廢止使用漢字,而南韓的態度一直在搖擺最新的消息是,南韓政府將在近日修改食品衛生法規,允許零食、速食麵等食品包裝上產品名中的漢字或一些外文標記比韓文字形更大;可同時,韓國國會運營委員會通過了修改國會會徽和旗幟的相關法案,若此項提案最終在國會全體會議上獲得通過,原有的漢字「國」將被改為韓文,這是繼「漢城」更名為「首爾」后的又一次「去漢化」官方行動。
 
  對此,民間反對與支持的聲音交雜。曾赴首爾訪學及在韓國光州朝鮮大學任教的中國社科院經濟所研究員詹小洪告訴記者:「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具有百年歷史上的文物,無論是精美的書法、繪畫還是瓷器、石碑,無一不是使用漢字;就連民間流傳下來的族譜、家訓也都是以漢字書寫的。可由於漢字教育的缺失,年輕一代的韓國人看其祖先留下來的文獻資料、文化經典如同看外文書籍。不少學界人士認為,去漢字化使韓國人與自己的歷史割裂開來,導致了嚴重的文化危機。」
 
  其實,以表音字母標注詞汇的韓文使用起來諸多不便。因為,韓語中大量詞汇是以漢字所代表的意思為準,可韓文注音就像拼音一樣,一個注音同時代表著許多個詞汇,如致命與治命、防水與放水、指骨與趾骨等,如不加以注釋,常常會造成資訊失誤。原定於2010年底開通的首爾至釜山高速鐵路出現嚴重事故,就是因為工程人員將其中一個操作步驟中的「防水」誤解為「放水」,造成了大批建築材料報廢而延誤工期。
 
  類似的現象也發生在越南。如今,隨便走進任何一座寺廟,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那些書寫飄逸的漢字對聯,但是能夠認識并懂得欣賞的越南人就寥寥無幾了;大量保存在圖書館中的漢字古籍、文書也因為年輕人的閱讀障礙而成了一堆廢紙。
 
  為了百年之后的未來
 
  最近10年,商界力量成為東亞地區推廣漢字、倡導中文的主力軍。在韓國,幾乎所有大企業在錄用新員工和老員工升職時都會將其漢字水平與漢語能力作為考核標準之一;在日本,每年都有逾200萬人接受漢字考試;在越南,識漢字、會漢語的大學生月收入超過人民幣2000元,而不會漢語的大學生收入只在1200元左右。現實的經濟利益,成為年輕人最重要的學習動力。
 
  與此相比,學界對重建「漢字文化圈」的立意更為深刻。早在十年以前,日本著名的文藝評論家加籐周一和著名漢學家一海知義就有過一段發人深省的對話。加籐先生說:「歐洲文化的共同之處,一是基督教,二是古希臘、羅馬傳統,雖然歐洲經歷了長期的戰爭,但它們具有這種共通性,所以統一的歐洲可以實現。現在,東北亞還不能實現統一,但100年以后不是沒有可能的。為此,我們現在就必須行動起來……現階段,政治方面尚難取得一致,經濟方面聯繫已非常緊密。從戰略角度說,我認為應從文化上著手。」一海先生回應說:「與鄰邦中國尚不能溝通,國際化就只能是一句空話。反之,只要能與中國、韓國結成親密關系,推而廣之,最終也許能夠實現國際化……許多簡單的概念,古代漢語、漢文、漢詩中的詞汇作為共通語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我認為首先應在中國推廣這些簡單的共通語,同時韓國和日本也應采取積極措施,普及作為共通語的漢語詞汇,這樣雖然要花一段時間,但還是確實可行的,我們必須立即行動起來。」
 
  遺憾的是,兩位先生已相繼辭世,終未能看到「漢字文化圈」的復興——即便在此刻,這個命題是否成立,也難有定論。但對於肩負著「中華文化走出去」重任卻屢遭質疑的孔子學院而言,如何結合鄰國商界及學界的力量推廣漢字,卻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