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購物區雖有先發及品牌優勢,但只是相對國內城市而言,且本港購物區暢旺不代表本港品牌暢旺。
從本港上市的本土零售品牌而言,珠寶業還是相對強勢,六福珠寶營業額升四成三,周大福及周生生營業額亦分別升逾三成;化妝品牌次之:莎莎營業額升14%,卓悅(653)則升8%。但服裝品牌方面,營業額增長普遍上升不足6%,思捷(330)及堡斯龍(592)更見收入下跌。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本港貴為全球主要時裝中心之一,但服裝品牌力量顯然偏弱,情况值得深思。
香港品牌底氣未夠
事實上,國際知名品牌雲集香港,帶旺購物氣氛,同時帶來競爭。U-NIQLO、Zara、H&M等品牌來勢洶洶,部分本港時裝品牌已被擠進地鐵站內,本土時裝品牌在核心區街舖幾乎銷聲匿迹。珠寶首飾品牌方面,雖暫時抵住Cartier、Tiffany、Bvlgari、Graff等冲擊,但他日中國游客品味升級,對首飾設計要求更高,本港珠寶品牌將面臨真正考驗。
當廣州及其他華南地區民眾來港「濕平」(Shopping),發現本港盡是海外品牌,初時或許覺得新鮮,久而久之高端客轉往歐洲「濕平」,香港購物的吸引力下滑,結局可能就像今天廣州商場一樣--高端消費人氣不足。本港購物天堂地位的維繫,不但是保持購物氛圍那麼簡單,本港品牌有足夠抗衡力量,與外國名牌同樣精采,吸引各方客來港觀摩,乃更為重要。陳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