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

吴江波:推动文化产业展会的市场化

2014-07-02
来源:中国经济网

  自2003年举办首届网博会以来,文化产业展会已经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同时其自身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产业门类,发挥着巨大的关联效应。当前,随着文化产业展会的规模和数量快速扩张,也暴露出整体上存在与文化产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和不协调的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更好地把握文化产业展会的发展态势?如何推动展会向市场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做好服务和扶持工作,从而使文化产业展会在推动产业发展的同时继续成长壮大?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副司长吴江波。

  记者:在近年的发展历程中,展会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吴江波:由文化部主办的文化产业展会最早可以追溯到2003年的首届网博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文化产业展会不仅在文化产业概念的普及方面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也成为展示产品、推动交易、促进交流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总结来看,其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文化产业展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不仅能够展示产品和服务,也为政产学研各界搭建了沟通和交流的渠道,并直接促进了区域间的文化产业交流。这些交流扩大了社会各界对于文化产业概念、发展路径、产品构成等的共识,对于优秀文化产品的生产起到了引导示范作用,也为文化科技融合、文化金融合作,乃至中华文化“走出去”奠定了基础。其次,文化产业展会在对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发挥极大作用的同时,丰富了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对于提升举办城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第三,文化产业展会具有巨大的关联效应,对于当地的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最后,通过文化产业展会的举办,还培养出了一大批办展、办会人才,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记者:为什么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提出文化产业展会转型升级的问题?

  吴江波:这个问题要从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展会发展的整体态势说起,经过十年的发展,我国文化产业展会已经从星星之火发展到了燎原之势,综合性展会和专业类展会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部分展会已经初步具有品牌化的影响力。在这种繁荣发展的态势下,更应该思考文化产业展会今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在哪里的问题。因此,可以说文化产业展会已经到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间节点。

  另一方面,文化产业展会的转型升级也是“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工作的重点,文化产业展会作为推动文化产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平台,其本身也是一个重要的行业,所以更需要顺应当前文化产业发展趋势,进行转型升级。

  记者: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展会存在哪些问题?

  吴江波:虽然文化产业展会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我们也要看到,作为一项还比较新的事物,展会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说,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很多文化产业展会还存在着由政府直接操办的问题,这与当前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是不相吻合的;还有就是同质化问题,各区域间各行业间展会雷同;个别展会主办方盲目追求大而全,重形式、轻内容,不注重展会的实效;此外,很多展会还存在专业化水平不足的问题,专业团队匮乏,缺乏服务意识,展会的招商、设计、布展也不够专业。

  记者:今后文化产业展会转型升级的路径在哪里呢?

  吴江波:对于文化产业展会的转型升级,当前首先要做的是集合全行业的力量,总结已有经验,学习国内外办得较好的展会的先进经验,找出差距,找准问题。总体来看,所谓转型升级的“转”就是要转变办展的粗放式、摊位式、大集式,转向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所谓“升”,就是要使文化产业展会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适应消费者、企业等各方的需求。

  具体来说,首先,展会的主办方要有清晰的主体意识,不能把文化产业展会作为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而是要从促进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待展会的举办,要在办展、办会之初就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其次,是办展、办会的市场化问题,有关政府部门今后仍然是办好各类文化产业展会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是如果仍然由政府来操办一切,这不符合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展会的发展也难以为继。第三,展会定位一定要突出特色、整合资源,不能盲目求大求全。第四,要积极培养品牌展会,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展会的国际化水平。

  这里要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在推动文化产业展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应当明确自身定位,转变政府职能,做好服务和统筹,要注重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做到不越位的同时不缺位,只有找准这样的平衡点,才能在文化产业新的发展形势下,更好地推动文化产业展会向着市场化和专业化的方向顺利实现转型升级。

[责任编辑:徐瑩]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