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7

中德加強經貿合作意義非凡

2014-07-08
来源:宗荷

  昨日,德國總理默克爾繼續在華展開第二天的訪問,中德將簽署10項經貿協議,雙方進一步加強經貿合作。專家表示,中德雙邊貿易相對平穩發展,中德高層領導人這種頻繁往來說明兩國對互相之間的合作交流非常重視,反映出中德關系的重要性,主要是從夯實合作基礎出發,進一步深化經貿合作。香港商報記者朱輝豪張幸

  鞏固中國出口市場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管理系副教授張智新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默克爾訪華期間簽署10項經貿協議,在中德新的合作背景之下,對雙方都有著非凡的意義。目前中國經濟增速面臨著下行的局面,未來經濟增長將有更高質量要求的情况下,此時進一步深化中歐的雙邊貿易合作可以對鞏固中國的出口市場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國制造也正尋求對歐洲例如德國這樣市場大的國家進行出口,而此時簽訂的10項協議就對這些企業有著非凡的意義。

  中德雙邊貿易穩定

  中德兩國有著悠久的經貿往來的歷史,在中國和歐洲各國的貿易合作中,中德雙邊貿易相對比較穩定。「中德的雙邊貿易有著以下特點:一是開始時間早;二是雙邊貿易額的增長穩定;三是在經貿科技領域的合作一向以來較為順利,很少受到政治因素和突發問題的影響。」張智新說。

  張智新指出,中德之間的雙邊貿易能為兩國起到互補作用,所以很少發生貿易摩擦或在市場准入、技術出口方面產生不和諧因素。相對於中美、中日的雙邊貿易來看,中德之間的貿易結構會更有特色,亦少有糾紛。隨著經貿關系的深入,雙方難免會出現貿易摩擦增加的局面,但中德的雙邊貿易有著互補性強的特點,即使中德以后會有貿易摩擦,只要雙邊秉持互信、加強溝通,能構建貿易摩擦的處理機制,中德之間的雙邊貿易就不會出現問題。

  最大障礙軍備禁售

  德國有許多科學技術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在新能源技術、環保等領域,德國有很多值得中國學習和借鑒的地方。張智新認為,中德在新能源方面經貿關系要想更進一步,最大的障礙是歐洲對華的軍備解禁的問題。假如軍備解禁談判可以取得突破,那麼中德之間關於科學技術的合作會有更廣闊的前景。

[责任编辑:陳明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