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

曾俊華:港走極端難有共識 令人憂

2014-07-14
来源:香港商報

  

曾俊華在昨日發文指,很多朋友都對香港目前走向極端、難有共識的局面感到憂心,我也甚有同感。资料照 

  【編者按】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昨日發表的最新網文《漫長的一周》中表示,珍惜香港年輕人的熱誠,並呼籲他們能夠多角度看待世界。財爺希望年輕族群不時停一停,聽一聽身邊不同的聲音,想一想真正追求的是什麼。他指,很多朋友和他一樣,都對香港目前走向極端、難有共識的局面感到憂心。以下為網誌全文,文中小題為編者所加。

  我在2007年7月開始寫網誌,和大家分享我的生活點滴和所想所聞。7年以來,不知不覺已經寫了300篇,多謝大家一直的支持和善意的批評。上星期日上午,我發表第301篇網誌後,剛巧記協在下午發表「言論自由年報」。記協擔心政府官員以網誌代替記者會,令傳媒無發問機會。我請記協朋友放心,我和政府同事會繼續按信息的性質,用最合適的方式發放,不會單以網誌交代公務。

  以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的研究為例: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公共財政課題,我們用很多不同渠道,由淺入深,向公眾和傳媒講解相關的信息。我先用網誌、動畫講解一些基本概念,同事也應邀在傳媒團體主辦的工作坊上,為記者朋友介紹公共財政和政府帳目的基本概念。我在2月底發表預算案時,公布工作小組報告的主要結論,幾天後再由工作小組的專家詳細解釋報告的各種假設、結論和建議,當中包括兩次記者會、兩次編輯簡介會、多個電台電視訪問等。及後,我再在網誌回應社會上的一些質疑和誤解,整個過程非常互動,絕不單向。

  議員要有道德勇氣和政治承擔

  上星期四,有議員以「所羅門的裁決」為比喻,指政府不願調動財委會議程,不願意優先處理六項民生項目,並非真正關心民生。我沒有牧者的神學訓練,不敢輕率地用聖經對現況作出判斷。按我理解,聖經故事中孩子真正的母親,因為要保護兒子不被殺害,寧願放棄爭奪兒子。財委會議程上絕大部分項目皆涉及經濟民生,都是「母親的兒子」。議員要求調動議程,其實是要政府保護他們喜愛的「孩子」,放棄另一些被他們針對的「孩子」(如「三堆一爐」)。

  試想想,如果「三堆一爐」延誤,當現有堆填區飽和,滿街都是垃圾,有多少市民會受影響呢?希望議員拿出道德勇氣和政治承擔,不要只支持受歡迎的項目,也要作艱難的抉擇,支持必需但不受部分市民歡迎的項目。我相信市民有所羅門的智慧,看得出議員是為香港整體利益寧願承擔政治風險的「真母親」。不論如何,各黨派議員這漫長的一周實在非常辛苦,不間斷地開會,雖然我和大家在一些議題上可能有不同意見,我還是衷心感激大家的努力和辛勤。

  「減辣」很可能「好心做壞事」

  上星期四晚上,立法會大會開始恢復審議雙倍印花稅草案。有議員建議豁免於三年內自用的非住宅物業交易,方便置業自用的商戶。這是全新的豁免,適用範圍廣泛,大大削減雙倍印花稅的效果給市場非常錯誤的信息。我相信支持這些修訂的議員和政黨有良好的意願,但是單有良好的意願不一定會有良好的結果,尤其是在不恰當的時間「做好心」,很可能會變成「好心做壞事」。他們認為這項受商界歡迎的「減辣」修訂,只有方便商戶置業自用的利,不會有刺激市場的弊,只是一廂情願,希望他們仔細權衡輕重利弊。

  在目前低息環境持續的情況下,非住宅物業市場出現非理性亢奮的風險,遠高於雙倍印花稅增加營商成本的風險。如果這項「減辣」修訂令物業價格上升幾個百分點,已經足夠抵銷修訂的大部分好處。在執行方面,議員建議的豁免也困難重重。例如,業主如何證明物業在三年內完全自用,沒有全部或者部分出租呢?涉及的稅款龐大,單靠宣誓是否足夠呢?

  年輕人要停一停聽一聽想一想

  很多朋友都對香港目前走向極端、難有共識的局面感到憂心,我也甚有同感。但我有時也會想,香港目前的情況跟(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美國頗相像,新的論述出現,挑戰原有的價值觀,促使社會重新檢討status quo(現狀)。這是一個自我完善的過程,不是否定status quo,而是新舊論述經過爭論、交流和彼此吸納,建立更美好的社會價值觀。

  商台推出一個新的音樂節目,邀請我擔任第一集的主持,我在上星期五進行錄音。我挑選了幾首六七十年代、伴我成長的美國民歌。當時的美國,正值民權運動同反戰浪潮的高峰,很多作品甚至在情歌之中都有種族歧視、階級矛盾等社會題材。當時,遊行示威是生活的一部分。Buffalo Springfield樂隊的For What It's Worth在當時非常流行,內容是關於在洛衫磯發生的一次示威,歌詞比較抽象和隱晦,難以確斷填詞人Stephen Stills的真正立場,但當中一些關於示威的描寫卻非常細緻。

  在現在香港的背景下重聽這首歌,令我想起讀大學的日子。那個時候,我也曾經以為自己所相信的是最正確的真理。當我對一些事情感到不滿,頭腦會發熱,我也會義無反顧地發聲。但世事的對錯是否真的黑白分明呢?40年後的今日,我仍然認為應該珍惜年輕人的熱誠,但是我亦希望大家不時停一停,聽一聽身邊不同的聲音,想一想——我們真正追求的是什麼?了解這個世界,是否只有一個角度?從不同角度去看,會否看到一個不同的世界呢?

  請容許我賣一下廣告,大家如果有興趣,請在今天(7月13日)下午3時收聽商業一台的新節目《普選音樂》。也許我們可以從音樂世界開始,找到一些共鳴,累積一點共識。

財爺上電台憑歌寄意

  【香港商報訊】昨午,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為商業電台雷霆881全新音樂節目《普選音樂》首播擔任嘉賓,並介紹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陪伴他成長的音樂,以述其心路歷程。此外,在本港社會各走極端、普遍難達共識的情況下,「財爺」又憑歌寄意,冀望現今年輕人細想自己真正追求的東西,並認為應珍惜年輕人的熱誠,可謂寓意深長。

  目前香港很像美國40年前

  節目中,「財爺」分享了多首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美國音樂。當時,美國正值民權運動和反戰浪潮的高峰,殿堂級的創作歌手包括Bob Dylan、Stephen Stills、Joni Mitchell等,其作品內容也極具社會性,題材包括種族歧視和階級矛盾等。曾俊華坦言,Janis Ian是他最喜歡的唱作歌手之一,尤其特別喜愛《Society's Child》一曲,歌詞講述一對不同種族的年輕戀人因受社會壓力而分手,這首歌以簡單直接的文字寫出種族的隔膜和成長的孤獨,當年在美國生活的曾俊華親身經歷過這些環境,因此對這份歌詞有很深的體會。

  除種族歧視外,階級矛盾在當時美國社會也同樣存在。曾俊華介紹了另一首由Tim Hardin原唱、現版本由Johnny Cash與June Carter合唱的情歌《If I were a Carpenter》,這首歌雖然帶出非常簡單的問題,卻道出當時的階級觀念。曾俊華在大學讀建築時,曾趁暑假到地盤打工,亦當過木匠及搬運勞工,當年美國社會同香港現在情況很相似,地盤工人待遇其實不錯,雖然他沒有參加工會,但亦獲得相當於當時最低工資5倍的薪金。

  財爺當年最愛歌神許冠傑

  曾俊華在節目中表示,在大學時跟幾位合得來的朋友組織了樂隊,叫Sojourners,譯做「浪子」、「過客」,算是反映當時他們在外生活的心情。他主要是彈Rhythm結他,年輕時曾想過以音樂為生,回憶起當年賣唱的生涯,尤其是在唐人餐館,少不免要唱一些中文的「口水歌」,曾俊華特別感謝本港有「歌神」美譽的許冠傑,當年他們幾乎將許冠傑所有的作品練得滾瓜爛熟,他於節目中特意挑選了許冠傑的《夜半輕私語》,笑言這歌當年不知唱了多少遍。

  最後,曾俊華推介由Buffalo Springfield樂隊主唱有關示威的歌《For What It's Worth》。遊行示威於當時的美國是常見活動。曾俊華直言,在現時香港的背景下重聽這首歌,不禁令他想起大學時期的日子。當對一些事情感到不滿的時候,他便會義無反顧地發聲。至今,曾俊華仍認為應該珍惜年輕人的熱誠,但希望年輕人能細想自己真正追求的東西、想法是否絕對,是否真的無路可走,並以此歌送給現今的年輕人。

外交部駐港公署:堅決反對外國干涉香港事務

  據外交部駐香港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網站消息,針對英國政府7月11日發表的《香港問題半年報告》提及香港政制發展,外交部駐港公署發言人回應說,香港回歸17年來,「一國兩制」實踐在香港取得了成功,這是舉世公認的;對比17年前的香港和現在的香港,英國人對此應該有深刻的認識。

  外交部駐港公署強調,香港繼續保持繁榮穩定符合各方利益。外交部駐港公署重申,香港是中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區的事務是中國的內政。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外國以任何藉口干涉香港事務,也希望有關國家做有利於香港繁榮穩定的事情。

白皮書劍指禍港三派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鍾樹根

  「一國兩制」在港實施17年,向來行之有效,但近年香港的政治形勢出現變化,尤其是激進反對派在社會上挑釁生事無日無之。有鑑於此,國務院近日發表《「一國兩制」在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實踐》白皮書,強調并重申中央政府依據基本法所擁有的管治權力。本來白皮書的內容及所引述基本法條文早已存在,并非什麼新事物,但反對派卻驚呼中央要改變香港的「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方針,凸顯他們「作賊心虛」、「心中有鬼」。事實上,筆者認為中央發表白皮書的用意并非要改變香港回歸后的管治模式,而是要亮劍指向一眾亂港分子,警惕他們「高度自治」并不等於「無王管」,中央政府為了保持香港的繁榮穩定,對禍港分子是絕對不會袖手旁觀的。

  白皮書重申中央權力

  國務院由1991年至今共發表87部白皮書,內容多涉及一些重大議題,尤其是有可能出現領土分裂危機的問題,諸如台灣、西藏、新疆和釣魚台等。而今次是中央首次就香港事務發表白皮書,內容涉及基本法和「一國兩制」,反映出國家重視香港,亦對香港近年來的某些問題感到憂慮,故此不得不作出說明。反對派胡亂批評白皮書意在收回香港高度自治權,并改變「一國兩制」的模式。此等說法,若不是居心叵測,刻意煽動事端,就是因為廿多年來都沒有好好讀熟基本法,以致錯誤解讀。

  事實上,白皮書是「一國兩制」推出以來,首次對其作深入和系統的階段性總結的文件,當中強調中央政府對港所擁有的直接和當然權力。而白皮書中有兩點值得我們注意︰第一是中央重申「經普選產生的行政長官人選必須是愛國愛港人士」;第二是中央強調要「始終警惕外部勢力利用香港干預中國內政的圖謀,防範和遏制極少數人勾結外部勢力干擾破壞『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施」。這兩個重點反映出中央希望透過白皮書傳達一個強烈的信息,就是中央絕不允許反對派濫用「一國兩制」及高度自治,做出傷害香港繁榮穩定、損害國家安全利益的事情;當年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構思時,強調以愛國愛港者為主體去管治香港的思維,中央至今依然堅持。

  震懾三路亂港分子

  反對派近年針對中央政府、針對國家和特區政府的行為變本加厲,當中出現的「三大激進派別」,更對香港和國家安全利益構成重大威脅。第一派是所謂的「本土派」,他們肆無忌憚高舉港英殖民旗幟、宣揚排內主義、鼓吹仇視同胞、主張香港獨立、挑釁駐港解放軍,行為已到達「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

  第二派叫做「占領派」,他們隨着2017年普選議題而肆虐本港,更藉着大大小小的民生或土地發展議題,鼓吹和煽動市民及未成年學生策劃占領中環、占領立法會、占領政總,藉癱瘓香港政治及金融中心以逼政府就範;更邀請「台獨」分子和組織來港傳授心得,互為支援;又推動違法「公投」去假借民意,藉此與中央抗衡。

  最后一派叫「挾洋自重派」,代表人物有「民主阿婆、阿公」、反動傳媒老闆、天主教樞機等等,這批人經常聯袂訪問英、美等國,拜見外國領導,高調大告洋狀,乞求他們干預港務,制衡中國;此外又與外國駐港領事沆瀣一氣,甘願擔當外國政府的代言人,藉此自抬身價。

  上述三派都擁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藉勾結外部勢力以達干擾港務的目的。他們一直濫用基本法賦予香港的高度自治,刻意忽視中央政府依據基本法所擁有的權威,把「一國兩制」中的「兩制」部分無限放大,當作是神聖不容侵犯的金牌,再躲在背后大搞反中亂港活動。白皮書的誕生,正正是由於香港的高度自治已被一小撮人所歪曲和濫用,變成排斥中央、抗拒回歸的武器,中央實有必要重申權力,以求撥亂反正。

  現時中國的周邊形勢日趨緊張,以美、日為首的國家意圖圍堵中國;另一方面,香港作為中國境內最自由開放的城市,各國人士可以自由出入境,多國有領事派駐,故西方國家一直企圖利用香港作為改變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橋頭堡。從近期美英等國派駐香港的總領事外出活動頻頻,又對香港內部事務說三道四,已可猜想其目的一二。刻下我國正處於嚴峻复雜的國際大戰略棋盤中,更凸顯出香港的戰略地位和重要性,故白皮書的及時出爐,既可起到重申「一國兩制」中的「一國」為本原則,又可震懾那些意圖勾結外國勢力的亂港分子不要輕舉妄動,可謂意義重大,實在值得各界細讀和學習。 

[责任编辑:陳明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