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8

河南六成电解铝产能没“准生证”

2014-07-17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违规上马电解铝项目的情况有多严重,看看河南省发改委的一纸公示,便能一目了然。

  根据河南省发改委最新公示的钢铁、电解铝行业项目清理整顿情况,河南省电解铝企业共9家,总体产能为402万吨,涉及24个项目。其中,没有核准文件的项目数量有10个,涉及产能254.28万吨,占比超过六成。

  7月16日,河南有色协会副会长刘立斌在接受《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采访时称,不光河南省,全国都是类似情况,甚至80%的电解铝项目都算是违规项目。“这种情况不分大小企业,是在当时特定环境下形成的现象。”

  多家大型企业登黑榜

  2007年10月,河南豫联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豫联能源”)的电解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正式开工,这一项目建成投产后,产能为25万吨。这期间,豫联能源的另一年产25万吨电解铝项目于2008年1月开动,并在次年8月左右完工。

  豫联能源官网介绍,该公司是河南省“十二五”期间重点支持的五大铝加工集团之一,也是第一批入围电解铝行业规范条件“红名单”的企业之一。其控股子公司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已于2002年上市,母公司Vimetco也于2007年在伦敦上市。

  但是,这家身披“红名单”外衣的企业,因为上述两项目违规,已经登上了河南省发改委的一份整顿名单。

  河南省发改委称,按照《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其会同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环境保护厅、国土资源厅等部门对省内钢铁、电解铝行业在建和建成项目进行了清理整顿。在电解铝项目清理情况表中,列出了豫联能源、河南神火集团、河南万基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伊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伊电控股”)、焦作万方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淅川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三门峡天元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

  本报记者梳理发现,这些项目开工时间均在2008年以前,最早的在2006年5月,完工时间则集中在2009年、2010年和2011年。7家企业中,豫联能源的违规产能最多,两个项目合计50万吨,伊电控股违规产能44万吨,排在第二位。

  “表格里的这7家企业,都属于违规建成的电解铝项目。”7月16日,河南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确认,7家企业所建成的电解铝产能共计178.3万吨,按照要求,要建设这些项目都要报国家进行组织认证。

  除上述需向国家申报备案的项目外,河南省发改委还列出7项需省级处理的项目,这些项目均在2004年以前开工并建成,河南神火集团、焦作万方、万基铝业等再次上榜,产能共计125.2万吨。

  在刘立斌看来,不光河南省,全国都有类似情况,甚至80%的电解铝项目都算是违规项目。“这些项目上马的时候,国家要求是必须经过国家发改委审批,也就是说经过其他任何单位审批的都是无效的,都可以视为违规。”刘立斌说。

  中国有色金属协会一位权威人士则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电解铝、氧化铝最早是要审批,后来才改为核准,“我们没有统计过到底有多少产能属于违规,粗略估计已经核准的电解铝项目可能不到四分之一。”

  为冲动买单

  时间回到三五年前。彼时,国内电解铝还是有市场需求的,供应偏紧的时候铝价也得到了支撑,很多企业也能挣到不少钱。

  “很多项目就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资来的,当地一般不会追究。”一位行业人士说,当时,电解铝作为资金密集型的行业,拉动GDP效果明显,很多地方都喜欢。

  “这些项目,地方政府是鼓励的,市场又有需要,你说企业干不干?”刘立斌说。

  按照前述有色协会权威人士的理解,这些违规项目应该叫做地方政府违规审批的项目,“如果是审批违规的话,责任人就从项目主体变成了地方政府”。

  该人士表示,目前多数电解铝项目是经过审批的,否则所需要的土地、环评是很难办下来的,只是大多数是由地方政府审批。“如果说是企业违规,那等于是谁都没有批,但很多项目是有地方政府手续的。”

  实际正是如此。自2004年以来,国家层面基本没再审批过电解铝项目,而企业项目之所以纷纷上马,可能是拿到当地市政府乃至县一级政府等没有审批权的单位审批(有些则连地方的批文都没有)。

  除了当地政府默许,企业面临的另一问题也得到解决:因为没有国家批文,可能在银行贷款这块不顺畅,但这些企业在融资上可能有很多其他渠道,使得项目上马不再有太大障碍。

  但是,当市场的大潮退去,原本盛行的产能冲动,最终还是由企业自己埋单。

  受市场供需影响,目前铝价已经跌破多数企业成本线,导致云铝股份(000807.SZ)、中国铝业(601600.SH)等相关企业陷入经营困境。而从全国看,接近80%的电解铝产能处于亏损状态。

  刘立斌告诉本报记者,铝企业现在普遍经营困难,跟违规项目大量上马关系非常大,“最近几年电解铝产能增加了将近40%,现在形势这么不好,效益这么低,虽然国家没批,但电解铝生产能力还是增加,造成了产能过剩”。

  “只有控制住了违规建设的能力,化解产能过剩才有可能,否则弄了很多招数也不管用。”

  也有行业人士认为,违规项目大量出现,责任不全由企业和地方政府承担,“主要跟国家产业政策有关,它有审批权但又没有审批项目,如果真的不批项目或只按照发改委批的几个项目,现在实际产能缺口可能有上千万吨”。

  如今,这些未获得国家发改委审批的产能,也有了新的变通出路。按照工信部新的铝业规范门槛,从企业的环保、能耗、安全等多个方面,对现有企业和新建项目提出标准,目前第一批36家(共计40个项目)已进入符合《铝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名单。

[责任编辑:朱劍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