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深度報道 > 資訊

泉州市長鄭新聰:「海絲先行區」六大優勢

2014-07-22
來源:

   在泉州市長鄭新聰看來,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先行區,泉州在此方面主要有以下六大優勢: 

  一是貿易基礎。泉州在唐代就是中國四大貿易口岸之一,宋元時期,被稱為「東方第一大港」。歷史進程中有起有落,但泉州與沿途國家和地區雙向貿易從未斷過。去年泉州進出口總額達291億,其中與海絲沿線國家的進出口貿易額達55%。
 
  二是產業基礎。泉州制造業銷售收入去年已近1.1萬億元(人民币),其中單三大產業,紡織服裝(1700億)、鞋業(1500億)、石化(1400億)就達4600億。這三大產業都可為東盟、中東國家的經貿往來和產業轉移提供巨大的空間。
 
  三是人脈優勢。泉州在外華僑791萬人,其中90%主要僑居東南亞等海絲沿途國家。他們熱愛祖國、熱愛家鄉,具有很強的實力,可以成為推動與海絲國家經貿文化交流合作的促進派和參與者。
 
  四是文化認同。泉州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立的全球第一個「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國務院首批公布(1982年)的歷史文化名城;東亞三國首評的「東亞文化之都」。文化的認同,必然增進了解和信任,有利於推動經貿旅游等方面的合作。
 
  五是港口潛力。目前泉州區內港口已與23個國家和地區開辟了國際運輸航線(菲律賓、韓國、日本、阿拉伯),港口潛力很大。
 
  六是企業家隊伍優勢。這條絲綢之路開放格局給泉州注入源遠流長的商業活力,形成了一代又一代愛拼敢贏、海納百川的企業家群體。目前上市公司達86家,中國馳名商標就有124件。泉州在國內異地泉商還有150多萬人,商跡遍布全國各大中城市。這支隊伍能夠勝任與海絲國家和地區的雙向投資貿易往來。
[責任編輯:香港商報編輯]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