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利率市场化逐步深化,揽储竞争更加激烈,急需拓展客户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凭借发行超高收益理财产品吸引了不少眼球。
银率网提供的研究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共有9款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达到8%及以上,其中大部分由区域性的农商行和城商行所发行,最高预期收益率能达到10%。但投资者需注意的是,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需要摒弃理财产品“刚性兑付”的心态。
成都农商行10%收益率夺目
上述研究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42%,平均投资期限为120天。而有9款已发行的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达8%或以上,发行的银行包括成都农商行、锦州银行、东莞银行、北部湾银行、长沙银行等,其中以城商行和农商行等区域性银行为主。
预期收益超8%的产品当中,成都农商行发行的2款产品榜上有名,最高的一款为“天府理财‘至尊’之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达10%,投资期限为731天,投资起点为100万元。
一般高收益产品往往有长期限和高投资门槛的特点。预期收益达8%的东莞银行“玉兰理财平稳增利系列29号个人理财计划产品”投资期限为312天,投资起点为50万元。另外,长沙银行、重庆银行、桂林银行发行的高收益产品投资期限也在1年以上,投资起点为20万元。
从产品发行数量看,2014年上半年城商行发行人民币理财产品9609款,环比上升42%。城商行的发行量占所有银行比例约34%,高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
外资行结构性产品博高收益
虽然城商行和农商行在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上具有高收益的优势,但对于产品结构和挂钩标的更多元化、能博取更高收益的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类别,外资银行产品的优势比较明显。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发行的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排名前10的产品中,有6款由外资银行发行,大华银行(中国)占其中5款,花旗银行(中国)有1款。预期收益率最高的是大华银行(中国)发行的1款1.5年期人民币全部保本类结构性产品(预期收益22.67%)。另外,花旗发行的“2014年第5期人民币结构性投资账户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为20%,投资期限为365天。
有银行人士表示,俗话说,落袋为安,银行理财重在实际收益,但不少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仍会将产品介绍上的预期收益率视为重要考虑因素。追逐高收益并不为过,但需谨记的是:购买前务必看清楚产品性质(例如是否保本)、风险等级、投资标的等关乎切身利益的产品细节,而不能抱有“银行一定会兑现预期收益”的刚性兑付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