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7

白话股市:A股“独董”何时能“懂事”?

2014-07-23
来源:腾讯财经

   就在昨天晚上,A股“最贵”的独董巴曙松(微博)向民生银行递交了辞呈。当然,没人跟钱过不去,想必巴曙松先生绝对不是因为每年拿着民生100万的薪酬感到不好意思而辞职。所有的一切,源于去年10月中组部下发的“18号文”,自那之后,沪深两市共有268人主动请求辞去独立董事岗位,涉及约300家上市公司。平均每月有约33名独董递交辞呈,几乎每天至少一名独立董事去职。

  这个数据似乎表明“官董”们似乎正在纷纷远离A股,但是另外一个数据显示,在曾经从政的1101人次独董中,70%仍然在任,仅有10.4%的官员独董选择了提前离任。

  A股的上市公司为什么成了官员们的“后花园”?而上市公司为什么愿意每年花费数十万乃至百万养着一群退休干部?其中隐情不言而喻。这个本是为了保证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的独立董事制度,在A股却变得既不“独立”也不“懂事”,反倒成为官商谋取利益的名头。甚至成为进行利益输送的“灰色通道”。

  高官退休后到企业就职,或者利用其固有背景和人脉网络,为企业牟利,向相关政府机构施压,严重干扰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又或是在位期间帮助企业并未收取费用,退休后该企业为“报答”而聘任其担当独董,这更是相当于一种赤裸的“预约受贿”。

  根据2013年年报,在A股所有上市公司中担任独立董事的人数共有8155人/次,领取的薪酬共计4.23亿。而何时这些拿着高薪的独董们能想起他们的真正责任呢?(腾讯财经 许亮 发自北京)

  股市补习班:什么是独立董事?

  独立董事又叫外部董事、独立非执行董事,通俗地说,就是不在公司任职、不参与具体事务、没有公司股票,却能为公司出谋划策的人。

  独立董事制度最早起源于美国,其制度设计目的在于防止控股股东及管理层的内部控制,防止损害公司整体利益。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颁布指导意见引入这一制度,以制约大股东和经营层,达到维护公司整体利益,尤其是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目的。

  而在A股谁来当独立董事?从数据看,担任独立董事最多的是两类,一类是“花瓶董事”,即高校和研究院所的研究人员,一类是“官员董事”,即退休官员和离职官员。前者常常兼任多家企业的独董、领著不低的年薪,却一年难得到企业几次,最后成了董事会的装饰,不独立、不干事。后者则利用其人脉和资源,帮助企业打通政府关节,做的依然不是独立董事该做的事,还会影响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