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0

中央级媒体为何要在深夜集体“突袭”郭美美?

2014-08-06
来源:和讯网

   第一财经客户端发布题为《媒体灾难夜爆炒郭美美节操何在》的短评,向媒体同行发出“守住节操”的共勉。评论说,“这本应该是肃穆沉重的夜晚,为同胞祝愿,为中国祈福。中国的媒体人更应该率先垂范,用严肃、认真、及时的报道,传递灾情,送去希望。但事实却往往事与愿违。出于某种新闻刺激性的考虑,一些媒体迫不及待的在凌晨抛出郭美美的报道,数千字长文充斥着性、赌博、炫耀等字眼,颇为迎合当今中国部分网民的眼球。”这一观点值得关注。

  中国最出名的网络炫富女郭美美最近一次跳上舆论舞台始于她涉嫌赌球被抓,以及其后曝出的“干爹王军或被警方带走”的新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当时对此评价说,这“是郭美美‘传奇活剧’将要谢幕的先兆”,“或许,郭美美背后谜团最终破解将要来到。”出乎意料的是,这个预测在一个戏剧性的时机变成现实。

  2014年8月4日零点刚过,中国几大中央级媒体突然集体转向,从对云南地震新闻的悲情关注中暂时抽离,大张旗鼓的将郭美美拉上舆论的“审判席”。

  央视新闻官微在00:03分开始的30分钟内,以“郭美美大起底”为关键词连发10条微博,对新华社重磅报道《从炫富到涉赌,她为何堕入犯罪深渊?--郭美美涉嫌赌博犯罪被刑拘的背后》进行分解,拉出了这起事件中所有具备刺激性的新闻点:她涉及赌博、炫富、性交易;她与中国红十字会之间毫无关系;她的“干爹”究竟是谁?甚至她的身世、以及她家人亲属的前科。

  几乎在同一时间,人民日报官微也以《揭开郭美美的5个谜底》为题,连发十余条微博,罗列的关键词与央视大同小异。中央级媒体在深夜的集体“突袭”迅速引领了中国各级媒体的发力方向,“郭美美起底”在新浪微博热门话题一度排名第二,仅次于云南6.5级地震。

  及至今晨,郭美美的新闻与云南地震报道共同出现在新浪、腾讯、搜狐三大门户网站的首页要闻部分,郭美美性交易的价码也不约而同的出现在主流都市报的头版推荐标题上。这个年轻的女孩终于成为继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被审查后,中国媒体给予了最热情关注的新闻话题人物。

  灾难夜爆炒郭美美 节操呢?

  在各路媒体陷入起底的狂欢中无法自拔时,网络上也逐渐出现了对媒体操守的质疑之声。事实上,中国媒体因对郭美美的报道引发质疑并非首次,早在郭美美一夜成名的2011年,已经引发了以“不顾廉耻”、“助纣为虐”为关键词的新闻业务伦理争论。

  第一财经客户端发布题为《媒体灾难夜爆炒郭美美节操何在》的短评,向媒体同行发出“守住节操”的共勉。评论说,“这本应该是肃穆沉重的夜晚,为同胞祝愿,为中国祈福。中国的媒体人更应该率先垂范,用严肃、认真、及时的报道,传递灾情,送去希望。但事实却往往事与愿违。出于某种新闻刺激性的考虑,一些媒体迫不及待的在凌晨抛出郭美美的报道,数千字长文充斥着性、赌博、炫耀等字眼,颇为迎合当今中国部分网民的眼球。”

  评论同时指出,“媒体的社会责任不仅体现在揭批时弊方面,更体现在考虑民情民意、适时适度报道方面。倘若今天只是将案件调查情况客观陈述,而非描绘细节、挖人祖坟式报道,可能会更好些。”

  《中国青年报》曹林则在评论中质疑“多少人成了郭美美的炮灰”,“当人们嘲弄、谩骂、围观、诅咒被起底的郭美美时,不要假装之前的炒作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这场产生了巨大伤害力的风波,不是郭美美一个人能够炒起来,多少人成了她免费炒作的工具,成了她发贴一呼应者云集的应声虫,成了她指哪儿打哪儿的炮灰?”

  对于郭美美供称“与红十字会之间毫无关系”这个关键点,《环球时报》在今天的社评中将枪口对准了舆论推手,称“这是中国全社会都应参与的一场反思”。评论认为,“客观而言,红会的确有不少管理问题,整个社会又何尝不是这样。但郭美美事件开了全面否定公共机构的先河,这种否定是不由分说的,往死里打的,而且经常以否定社会的一切作为延伸目标。这样的所谓“舆论监督”不能说毫无推动官方机构改革的作用,但它们的负面影响太强烈,严重扭曲了中国改革开放成就与问题的比例,打击了公众的信心。”

  红会:每个社会公民都是受害者

  三年来,在处理与郭美美谜团的关系上一直“剪不断 理还乱”的中国红十字会,在此次郭美美被中央媒体围剿的行动中长舒了一口气,红会今晨针对此事发表的多条微博也颇有“一朝沉冤得雪”的意味,“在为真相到来而长出一口气之后,请忘记她,我们还要出发”,“只有不懈的行动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能涤除污水,战胜谣言,也战胜自己。”呼吁民众从这一刻起,忘记郭美美,把有限的精力和资源全部转向灾区。

  除了微博,红十字会今天也就此案发表题为《危害社会诚信误导公众认知》的正式声明,红会称,郭美美不是红会工作人员,其炫耀的财富与红会、公众捐款和项目资金没有任何关系,近年来,一些机构和个人利用郭美美炫富在网上编造、传播红会的谣言,严重损害了红会的声誉和社会公信力,“这种造谣中伤行为,影响了社会公正,危害了社会诚信,误导了公众认知,破坏了社会秩序,对中国的人道、公益、慈善事业造成严重危害”。

  中国红十字总会发言人姚立新进一步表示,“我们每个社会公民都是受害者”。希望“公安机关的侦查结果不仅还红会一个清白,同时也给全社会一个重塑诚信体系的机会。”

  民众信任滑坡 红会一朝难挽

  事件发展至此,中国红十字会“躺枪”的性质虽然基本得到媒体定论,但红会积攒下来的信任危机却很难因警方的澄清和郭美美的一句“对不起”而彻底消除,红会“三年谣诼也许并非一朝能清除”的感慨似乎一语成谶。

  微博认证为“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 党组成员 副主任”的小蔺在微博中说:“红十字会的清白不是靠嗜赌成性、卖淫成习、炫富成瘾的郭美美来证明的,靠的是他们始终坚持的人道、博爱、奉献精神,靠的是在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方面所做的不懈努力。”

  而在“央视新闻”起底郭美美的微博下,有不少网友留言表示对红会的信任难以重建。有网友说:“媒体一味把脏水往这个女人身上泼,就能撇清某机构的问题了么?”“如果红真的无辜,想要重新赢回人民的心,那就不要高高在上了。让人民彻底的了解你,中纪委进驻彻查一翻,然后彻底的重组。只有消除大家的戒备心,然后建立全透明机制,透明每一分钱的使用,欢迎全民监督。单一的辟谣,有用才怪,你当人民都是傻子啊?”

  也有网友质疑中央级媒体对郭美美的起底“无下限”,“赌博、炫富、性交易没有一样够得上犯罪,案子还在侦查阶段就先把人家里里外外扒一扒。”

  郭美美成中国社会问题代言人

  对于此案的社会意义,时评人今天将焦点集中于反思大众文化、社会价值观的扭曲方面。《新京报》在评论文章中将郭美美定义成“多种社会问题的代言人”,文章指出,“是家庭问题、社会问题等共同打造了‘郭美美’”。“郭美美终将为“恶”付出代价,但她所“代言”的那些家庭或社会问题,同样值得人们深思。那些,是整个社会需要警惕的“恶梦”。

  新华社评论则表示,“国家、社会、媒体和网民均应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不能让“丑闻成为丑闻制造者的通行证”。”

  知名时评人石述思在微博说:“放在任何一个正常社会,郭美美早身败名裂了,还红,门都木有。在中国则不同。她比郭敬明的小时代走得更远,以无比二B的姿态登场,将穿着华丽外衣的慈善,干爹,浮华功利以身体戳开一个大洞,满足了无力改变现实的公众破坏欲和发泄欲。她和李天一比,也证明女人该时代比男人厚道:她只坑别人的爹。”

  BBC中文网在报道此事时引述分析称,“郭美美一再炫富所传播的奢靡之风与当局所大力进行的反腐行动背道而驰;郭美美事件殃及一个本应从事人道救助的“清水衙门”,也令当局必须为红十字会洗清这一“污点”,巩固自身的公正与权威。”

  拥有190万追随者的郭美美微博已在7月7日停止了更新,这个像蝴蝶翅膀一样屡次在中国社会掀起风暴的90后女孩,作为网络红人的生命周期应该是到此为止了,没有人希望再看到她领衔主演充满狗血、跌宕剧情的“下一季”。  

[责任编辑:鄭嬋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