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6

34名解放軍上將50後占近8成

2014-08-13
来源:《环球人物》

 

  2014年7月11日,中央军委在北京八一大楼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晋升上将军衔的同志颁发命令状。前排为中央军委委员,后排为2014 年晋升的4 位上将。

  2014年7月11日,中央军委在北京八一大楼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随着戚建国、王教成、褚益民、魏亮四人晋升上将,以及兰州军区原政委李长才上将退出现役,我国现役上将达到34名。其中,“40后” 8人,“50后” 26人,此次晋升的均为“50后”。这意味着“50后”将成为新时期掌舵中国军队的主力军。

  问:“50后”上将为什么受关注?

  答:在政界,“50后”省部级官员已经陆续到了退休的年龄,但在军界不同,“50后”上将正值年富力强,因为上将的晋升需要较长的时间。

  一般来说,从少尉到大校共有7级(6次晋升),按照4年一次晋升就需要24年(不包括提前晋职晋衔)。从大校晋升少将则不受时间限制,根据职务设置的情况而定。从少将再到上将,晋升的时间就更不确定了,根据履行相应职务时间的长短而定,一般需要10—15年左右,当然也有更短或更长的。例如,1988年授予少将军衔的将军中,最短的6年后就晋升上将了,最长的18年后才晋升上将。

  统计表明,从大校到上将,一般得经历20年左右。由此可见,如果一名青年20岁成为少尉,在不提前晋职晋衔的情况下,需要44年才能晋升为上将,而此时他已经64岁。目前我国“50后”上将都是1950年到1954年间出生,年龄在60-64岁之间,正可谓名副其实的“年轻派”。

  问:上将是我国目前军衔金字塔的塔尖吗?

  答:对,上将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官军衔中的最高级别。

  1955年2月8日出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首次确认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将官设置为:大将、上将、中将、少将。上将为将官中的第二个级别。但1965年5月22日,又出台了《关于取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制的决定》。

  直到1988年7月1日出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恢复了军衔制度,并且把上将分为一级上将和上将两个级别,但一级上将空缺未授予。1994年5月12日公布的修改条例,不再设一级上将,军衔设3等10级,即包括上将、中将、少将的将官;包括大校、上校、中校、少校的校官;包括上尉、中尉、少尉的尉官。

  上将军衔根据不同兵种分为:陆军上将、海军上将、空军上将。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一般授予陆军上将军衔。同时,陆军上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军官——即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后勤部部长、总后勤部政委、总装备部部长、总装备部政委、大军区司令员、大军区政委等的主要军衔。我国现役陆军上将有24位。

  海军上将为海军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一般只授予海军司令员、海军政委。现役海军上将有3位。

  空军上将为空军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一般只授予空军司令员、空军政委。现役空军上将有5位。

  军事科学院和国防大学也是正大军区级单位,军事科学院院长、政委,国防大学校长、政委也可以授予上将军衔。他们的上将军衔不受军种限制,陆、海、空上将均可任职。

  1995年7月,经中央军委批准,武警部队总部升格为正大军区级。因此,武警上将成为正大军区职警官的主要警衔,一般授予武警部队司令员、武警部队政委。现役武警上将有2位。

  问:晋升上将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答:上将可以由正大军区职将领“选升”。所以,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不担任中央军委委员的总后勤部、总装备部、海军、空军、二炮、武警部队的主官,大军区的司令员、政委,军事科学院的院长、政委,国防大学的校长、政委,兼任总装备部科技委员会主任的总装备部副部长,都有机会跻身上将。当然,他们一般得满足担任正大军区职两年、晋升中将满4年的条件。

  此外,凡是担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的,都随职务升迁而晋升上将军衔。中央军委委员包括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和四总部的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总后勤部部长、总装备部部长以及各军种司令员等。如果有中将出任了中央军委委员,那就会晋升上将军衔。

  问:哪种军官最容易晋升上将?

  答:当然是具有实战经验,跨大军区、军兵种和总部机关交流的军事和政治主官。多数上将具有指挥基本战役军团的经历。所谓“战役军团”一般指集团军。集团军指挥员是关键性岗位,解放军从1988年开始晋升的152名上将,除个别非行伍出身和少数科研技术干部以外,大多数人从士兵起步,具有班、排、连、营、团、师等各级主官经历。在集团军和相当于集团军的特种部队领率机关担任过军政指挥员的有110人,占72%。其中包括集团军军长34人,集团军政委37人,海军舰队或军级基地、军区空军或军级作战部队、第二炮兵战略基地的军政一把手39人。

  问:新中国共有多少位上将?

  答:自1955年我国首次实行军衔制和1988年恢复军衔制以来,已有208位高级军官警官获上将军衔警衔。其中,1955年9月,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布命令,授予粟裕等10人大将军衔,授予55人上将军衔。之后在1956年和1958年,又分别授予王建安、李聚奎上将军衔;1988年恢复军衔制时,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授予洪学智等17人上将军衔,洪学智也是唯一一位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的高级军官;在江泽民主席任内,一共8次晋升上将,共79人;在胡锦涛主席任内,一共9次晋升上将,共45人。在习近平主席任内,已经有三次晋升上将,共11人。

  问:上将军衔是永久性、终身制的吗?上将享有哪些待遇?

  答:对军人来说,军衔的设置是一种激励。解放军的军衔制度属永久军衔性质。依据规定,军衔是军官终身的光荣称号,非因犯罪经法院判决,不得剥夺。一旦军官犯了错误,军衔降级可以作为一种惩戒。

  一般来说,解放军军官的工资分为几个部分:基础工资、兵龄津贴、军衔津贴、职务津贴、地区津贴,以及其他不同的福利津贴。所以,每位上将的实际工资都不一样。退役后,上将不再享受职务津贴和各单位发放的福利津贴,但军衔保持不变,重大军事活动和节假日依然可以身穿上将军服出席。退役上将的待遇标准会发生变化,如警卫级别降低、生活秘书保留、工作秘书取消等,但其他礼遇不变。

  许其亮,驾机从天安门上空飞过

  现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许其亮出身空军,在几十年的军旅生涯中,成名很早,成长迅速。2007年7月,许其亮晋升为空军上将军衔。

  出身农家的“最优秀飞行员”

  1950年3月,许其亮出生在山东省临朐县,16岁时在就读的临朐四中参军。入伍后,许其亮曾在空军第五航空学校学习飞行。1984年,许其亮任空军第4军的副军长,1991年6月,晋升少将军衔,1994年,任空军参谋长。1996年,许其亮晋升空军中将军衔,1999年,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兼沈阳军区空军司令。2004年,54岁的许其亮升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成为了第一位进入解放军指挥决策中心的空军将领。2007年,许其亮出任空军司令员,并在同年晋升空军上将军衔。2012年,许其亮开始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

  许其亮的连续擢升一度引起了外界对他出身的猜测,早年甚至有传言说,他是开国元勋许世友之子。但许世友是河南信阳人,这种传言很快不攻自破。后来,又有刊物称许其亮是原空军副政委许乐夫之子,称他是“空军世家皆将军”。后来这一消息也被证明是讹传,该刊物还专门登文道歉:“经证实,空军司令员许其亮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与空军原副政委许乐夫无任何亲属关系。”

  许其亮是地道的农民的儿子。临朐四中的一位校友曾说:“许家祖上世代都是农民,他高中考上飞行学校,在当时也很正常。”虽然许其亮在部队提升很快,但可谓一步一个脚印,每一步都扎扎实实。在他曾服役的空26师,一位军官说:“许其亮曾是空军最优秀的飞行员,当年邓小平阅兵时,他驾驶飞机从天安门上空飞过。”

  除了技术过硬,许其亮在军中的口碑也不错。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曾称许其亮是“军中奇才”,不仅有政治头脑,而且胸怀“宽阔如海”。

  性情温和的“狼首领”

  治军严格是许其亮的另一个特点。他经常以“即将奔赴战场”的状态要求部队。出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之后,许其亮遇到过一次重大考验——担任上海合作组织“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军演的中方总导演。这是中国空军将领第一次出国指挥部队,担任联合演习的总指挥。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非常重视这个“第一次”,亲临现场观摩。在许其亮的指挥下,中方参演部队顺利地完成了演习任务,一位俄罗斯记者感叹道:“中国军队是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铁军。”

  许其亮对军官作风的要求同样严格。一位空军军官说,许其亮经常挂在嘴边的话是:“由狼作为首领的羊群,必定胜过有由羊做首领的狼群。”2008年元旦前夕,许其亮着手主抓空军干部的作风建设,制订了一系列军官请客、会客的具体要求。随后,空军机关又颁布了10项禁酒令,严禁军官聚众酗酒。许其亮还曾说过:“大家都不想跑官买官,不排除有人是不得已而为之。但是我们要保持警惕,万一明天上了战场,不要说让这些人冲锋陷阵,只怕你要时刻提防这些人在背后打你的黑枪!”

  这位“狼首领”其实对下属也颇为关心。一位曾经在许其亮部队服役的士兵说:“我到今天都记得他当师长时,给我们开大会总要讲的第一句话:‘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但在平时,他经常和我们战士一起打篮球,部队的人都非常敬重他。”

  亲临抗震救灾一线

  空军因反应快速,在抢险救灾中是一支重要力量。许其亮有过数次在抢险救灾中挑重任的经历。

  2008年,我国南方爆发罕见雪灾,空军承担了紧急空运物资的任务。面对复杂的气象条件,时任空军司令的许其亮坐镇一线指挥,从飞机使用到机组人员选派,他都和有关部门一起研究。1月29日深夜,他还和空军政委邓昌友一道,专门前往空军航空兵某师指挥任务部署并做了战斗动员。

  几个月后,汶川又发生特大地震。在桥断路陷、河流阻塞的情况下,救援队伍无法快速进入,被困群众危在旦夕。许其亮迅速与正在外地检查工作的邓昌友通了电话,并召开了紧急会议,对空军参与抗震救灾作了详细的部署:身在灾区的成都军区空军立即派出3000名官兵赶赴都江堰、彭州方向实施救援;空降兵某部12000名官兵紧急集结登机,飞赴成都,驰援灾区;空军各直升机部队、高空侦察部队、航测部队,立刻从各自驻地紧急起飞,直奔抗震救灾第一线……

  据报道,当时,在空军指挥所的中心指挥大厅里,作战、通信、雷达、气象、后勤等各路人马各司其职,紧张地开展工作,许其亮则坐在正中的指挥员位置上紧盯大屏幕,发出一道道指令。在他组织下,空军很快制定了《抗震救灾空中管制规定》,新辟并对外开放了成都地区4条航线,开放全国所有29条临时航线,临时对外开放西安和重庆的两条国内航线;成都军区停止所有军事飞行训练,释放空域;对执行抗震救灾任务的飞行简化审批手续,加大空中飞行监控力度,确保飞行安全。

  当时有一个广为人知的细节:在汶川小木岭,战士们经过三天两夜的连续奋战,将被困的756名矿工成功救出。许其亮得知后,到达小木岭营救现场,看望执行任务的官兵,嘉许他们说:“你们冒着随时可能受伤、牺牲的危险,把生的希望留给群众,把更大的威胁留给自己,前有上甘岭战斗作风和黄继光献身精神,今有小木岭精神。你们要继续发扬、再接再厉!”

  两年后的青海玉树地震中,空军再一次启动应急机制,赢得了与时间和死神的赛跑。

  2012年,许其亮升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他的工作重心从空军建设转移到了全局性军事战略上来,并对军内反腐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今年以来,许其亮两次公开指出,

  要积极推进军队反腐败体制的改革创新,并要求军委巡视组对发现的问题尽快移交、严肃认真查处。他还要求盯紧干部选拔、工程建设、物资采购等腐败多发领域。

  除许其亮外,2007年至2008年晋升的其他3位现役上将都是“40后”,他们也都是中央军委委员。

  范长龙

  1947年5月出生,辽宁丹东人,1969年入伍。1969年至2000年,历任第16军炮兵团战士、指挥排长、政治处组织股干事、连政治指导员、团长,第16集团军参谋长、军长等职。2000年任沈阳军区参谋长,2003年任总参谋长助理,2004年任济南军区司令员。2008年晋升上将军衔。2012年起任中央军委副主席。

  吴胜利

  1945年8月出生,河北吴桥人,1964年入伍,曾任海军驱逐舰、护卫舰舰长等职。2006年出任海军司令员,2007年晋升海军上将军衔,现为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

  常万全

  1949年1月出生,河南南阳人,1968年入伍,曾任第21集团军61师师长、沈阳军区司令员等职。2007年任总装备部部长,并于当年11月晋升上将军衔。2012年起任中央军委委员,2013年兼任国防部部长。

  刘源,中南海里长大的将军

  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刘源人生经历可谓相当丰富:作为原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儿子,他年仅17岁就加入了上山下乡的队伍,37岁时,成了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副省长;此后他从政界转入军界,先后在武警部队和解放军任职。2009年7月,刘源晋升上将军衔。

  1951年,刘源出生在北京,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中南海度过的。他从小就对军营生活很向往,于是“今天一个叔叔刻把枪,明天一个叔叔做柄刀”送给他,他就整天在院子里“冲呀杀呀”。1955年解放军首次授衔后的一天,有人给4岁的刘源画了副肩章,用针别在他肩上。这正好被路过的杨尚昆看到,就拉着他的手走到了正在说话的朱德、彭德怀、陈毅三位元帅和邓小平中间。杨尚昆说:“看看咱们未来的将军。”刘源站在几位久经战火的长辈中间,得意洋洋。结果陈毅发现了肩章上的玄机:“嗯?还有字呐——‘芝麻酱’!”在场的人顿时笑成一片。

  13岁那年暑假,刘源终于如愿以偿,在中南海警卫部队当上了一名列兵。此后连续3年的暑假,刘源都是在部队度过的,并且取得了长足进步,晋升为上等兵,获得了“特等射手”“五好战士”等称号。1966年,他还被选进国旗护卫队,参加国庆阅兵仪式。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刘少奇受到了错误批判,并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迫害,家人也受到冲击。

  1968年,毛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17岁的刘源报了名:“我当时处于一种半麻痹状态,周围的一切对我都无所谓,说不定偏远的乡村倒能让我躲开喧嚣狂暴的环境与无法忍受的压力。”就这样,刘源来到了山西省山阴县的白坊村,开始了7年的农村劳作生活。

  第一次到农村的刘源并不怕苦。他白天卖力干活,晚上学习到深夜,还自学了针灸,时常给农民看病。这期间,他对父亲那句“中国人民是最可爱的人民”有了切身体会。晨光熹微,他发现单薄的被子上加了老乡的大衣;中秋月下,农民们塞给他几个月饼和鸡蛋;一位老红军拍着他的肩膀说:“要是你爸爸的好种,就要活下去,刀搁脖子上也别颤”……

  1975年,在周恩来的过问下,刘源回到北京。“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刘源收到了北京师范学院(现北京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大学毕业后,刘源选择再回农村。因为那段最艰难的时光里,是朴实善良的农民帮助了他。刘源觉得自己欠农民的,回农村是他的一个愿望。1982年,刘源到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公社报到。此后,刘源从公社的“第十七把手”做起,当过乡长、副县长、县长,1986年当选郑州市副市长。

  由于工作突出,1988年,在河南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刘源当选河南省副省长,成了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副省长。其实候选人名单中本没有刘源,但100多名人大代表联合提名增补他做候选人。代表们说:“既然尊重选举人的意志,那我们要选刘源!”刘源并不回避自己的家庭背景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代表们之所以选我,算是把对父亲的思念转移到我身上了。”在他看来,家庭给自己带来的挫折和机会,自己都无法选择,只能以平常心对待挫折,以“为公”之心使用机会。

  1991年,杨尚昆对刘源提到,邓小平几次讲过地方与军队的干部要相互交流。1992年,刘源就接到中央命令,从河南省副省长调任武警水电指挥部的政委,并被授予少将警衔。他孩提时代“当将军”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8年后,刘源晋升中将警衔。

  2005年,刘源出任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政委。2010年7月,军事科学院举行授衔仪式,政委刘源为同样任职于此的毛新宇颁发时任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发的少将军衔命令状。刘少奇的儿子为毛泽东的嫡孙主持授衔,这则新闻无疑很有“爆炸性”。刘源直言不讳地说:“毛泽东、刘少奇同为一批革命领袖、一对老战友,一生几十年,他们最辉煌的成功,共有相生;各自最痛心的悲剧,同在相离。我们评价古今,总需推己及人、设身处地,否则只能显出我辈的苛刻、偏执,甚至是浅薄、无知。”

  2011年,刘源出任解放军总后勤部政委。

  从小深受老一辈革命家影响的刘源对军队的腐败问题深恶痛绝。据报道,2012年春节前夕,刘源对600多名总后勤部高级军官发出警告,“腐败已经涉及到共产党和解放军的生死存亡,我宁死也不会放手”,“无论一个人的职位有多高,后台有多硬,我都不会善罢甘休”。在当年的全国两会上,刘源再次表示,“我即使丢官也要与腐败斗争到底”。

  2009年晋升的现役上将还有两位“40后”,一位是来自空军的马晓天,一位是后来调往二炮的张海阳。

  马晓天

  1949年8月出生,河南巩义人,1965年入伍,飞行员出身。2003年任空军副司令员,2006年任国防大学校长,2009年晋升空军上将军衔。2012年起任中央军委委员、空军司令员。

  张海阳

  1949年7月出生,湖南平江人,1969年入伍,长期从事政治工作。2005年任成都军区政委、党委书记。2009年晋升上将军衔,并于同年出任第二炮兵部队政委、党委书记。

  房峰辉、张阳曾是老搭档

  2013年3月,房峰辉上将和张阳上将在全国两会上。

  房峰辉,名副其实的“老参谋”

  总参谋长房峰辉在回顾自己的军旅往事时,曾说过一段话:“回想我当团长时,正是改革开放初期,那时我所在的部队装备类型比较少,技术含量比较低,部队还没有完全脱离骡马化;当师长时,部队装备的类型比较全了,性能有了很大的改进,指挥自动化手段也开始运用,部队基本实现了摩托化;当军长时,部队已经有了先进的自行火炮、装甲车辆,以及较为先进的指挥自动化系统,逐步向机械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他感慨自己“经历了骡马化、摩托化、半机械化到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的过程”。由此可见,他是从基层一步步升迁上来的上将。

  在房峰辉的基层经历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干参谋工作。他1951年4月出生于陕西彬县,毕业于国防大学国防研究系战略指挥专业。1968年入伍后,长期在新疆地区服役,先后当过作训参谋、团参谋长、师参谋长、新疆军区副参谋长等。

  1998年,房峰辉晋升少将军衔,1999年成为第21集团军军长。这是他军旅生涯的一个转折点,此后4年多集团军军长职务的历练,丰富了他从全局角度指挥带领部队的经验。

  2003年12月,房峰辉又迈上一个新台阶,接受跨大军区历练,担任广州军区参谋长,成为大军区的副职将领。2005年,房峰辉晋升中将军衔。两年后,年仅56岁的房峰辉升任北京军区司令员,成为当时七大军区司令员中最年轻的一位。2009年,房峰辉成为国庆60周年阅兵的总指挥。2010年7月,房峰辉晋升上将军衔,2012年出任解放军总参谋长,并成为中央军委委员。

  鲜为人知的是,房峰辉还是个多才多艺的将军,无线电和电脑软件是他的专长。早在担任第21集团军军长时,《解放军报》就报道他是个电子发烧友,订阅《无线电》杂志已有20多年,后来又订阅了《电脑世界》。据说,他最大的乐趣就是钻进电脑房,研究开发军事指挥的新软件。

  张阳,长期担任政治主官

  总政治部主任张阳和房峰辉曾是广州军区的老搭档。房峰辉2003年至2007年担任广州军区参谋长,张阳则于2004年至2007年担任广州军区政治部主任,两人在同一个班子中工作了4年。现在,他们又分别执掌总参、总政两大部门。

  张阳出生于1951年,河北武强人,1968年入伍,从此几乎都在政工系统服役,历任基层政治处主任、团政委、炮兵一师副政委、第42集团军师政委、集团军政委。担任第42集团军政委时,张阳在改制换装和人才培养方面倾注了很多心血。2003年4月,总参谋部发布命令,广州军区某摩托化步兵师改编为机械化步兵师。这意味着,营房库房设施要改建,训练场地要重新规划,还有最重要的人才培养要跟上。该师主体是传统步兵出身,多数人对机械化装备比较陌生,张阳和第42集团军军长刘粤军到该师现场办公,确定把人才培养作为改制换装的首要任务来抓,叫响了“宁可让人才等装备,也不能让装备等人才”的口号。

  2007年9月,张阳首度出任大军区正职,担任广州军区政委。2008年严重的雨雪冰冻灾害席卷南方,张阳率部队救灾。当时,粤北地区灾情格外严重,张阳和时任广州军区司令员章沁生召开会议研究支援地方抗雪救灾工作的预案和方案,随后又连续签发两份特急电报,命令沿线部队立即出动,积极配合地方抗雪救灾。随着灾情的不断扩大,张阳也亲赴第一线指挥,他与章沁生一起顶风冒雪,到韶关市乳源县境内险要地段查看灾情,现场指挥抢险。

  从2010年开始,当年的新晋上将中“50后”不再是独苗。这一年,除房峰辉和张阳外,还有一位“50后”和两位“40后”现役上将。

  李安东

  1946年7月出生,陕西西安人,1965年参军。2000年起,任总装备部副部长、党委委员,2008年起,兼任总装备部科技委员会主任。2010年7月晋升上将军衔。

  刘成军

  1950年出生,山东成武人。2003年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2004年任空军副司令员。2007年起任军事科学院院长,2010年7月晋升空军上将军衔。

  赵克石

  1947年11月出生,河北高阳人,1968年参军。2004年6月任南京军区参谋长,2007年任南京军区司令员,2010年7月晋升上将军衔。2012年任总后勤部部长,并于同年出任中央军委委员。

  张又侠,一战成名

  2012年12月,总装备部部长张又侠上将会见澳大利亚国防部长赫尔利上将。

  在现役上将中,张又侠是很显眼的一位。他出身将门,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经历了成都、北京、沈阳等多个军区的历练,参与过“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军演,是一颗历练丰富、资历完整的将星。

  张又侠的父亲张宗逊是“开国上将”之一,两代人成就了解放军“父子上将”的佳话。

  张宗逊1908年出生于陕西渭南,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秋收起义、长征、百团大战、大生产运动中都留下了张宗逊的身影。解放战争时期,张宗逊曾任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协助彭德怀指挥了扶眉、兰州等一系列重大战役,可谓战功赫赫。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过军委训练总监察部副部长、总参军校部部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值得一提的是,1973年至1978年,张宗逊曾担任总后勤部部长。当时解放军还没有总装备部的建制,军械装备工作主要由总后勤部承担。因此,当2012年张又侠出任总装备部部长后,又为解放军增加了一段“子承父业”的记录。

  张又侠生于1950年,从小就深受部队文化的熏陶。他18岁参军,大多数时间在指挥和战斗的一线度过,从战士、班长干起,当过排长、连长、团长、师长、军长,最终做到了军区司令员、总装备部部长。张又侠升迁的脚步很扎实,却又非常有个性。当年他所在军的首长就曾直言:“谁给他当政治搭档,都得变成摆设。”也正是这种极为自信的性格,使得张又侠在战场上屡建奇功。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26岁的张又侠正担任第14军40师118团的连长,随部队驻守在云南,很快就奉命开赴前线。他胆大心细,不仅作战积极主动,敢啃硬骨头,而且主意也多。

  在攻打一个敌人阵地时,上级下了死命令:限期拿下阵地,为后续部队打通道路。不过,越军的阵地在山上,而且严阵以待,解放军攻了几次都没成功,伤亡也很大。危急关头,张又侠建议团长绕到越军阵地背后,发动突袭。有人提出,从地图上看没有路能绕到阵地背后,而且都是原始森林。张又侠则辩论道,他曾听刘伯承跟父亲说过一句“有山就有梁”。所以,他要求团长给自己一个营的兵力试试。当时形势紧迫,上级答应了张又侠的请求,让他带一个营共计4个连的兵力穿越密林。最终,只有1个连成功穿越密林,在阵地背面突然发起攻击,越军做梦也没想到解放军竟然绕到了背后,一时间被打懵了。就在这时,团里其他军力从正面也发起了攻击,一举拿下了阵地。张又侠因为这次战斗被提升为团长。

  1984年,中越边境烽烟再起,张又侠以第14军40师119团团长的身份又一次开赴前线,投入老山战役,并且在攻防两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当时,他制定了“经过炮击后,步兵开始攻击,40分钟拿下主阵地”的进攻计划。这份计划是“文化大革命”后第一个完整的步炮协同计划。经过激烈战斗,张又侠率部顺利夺下阵地。越军随后展开反扑,张又侠率团坚守,成功击退了越军为期3天的反攻。越军3天阵亡3000余人。

  张又侠此后升任40师的副师长、师长。他的胆大自信依然如故,给时任海军司令员的刘华清写过一份报告,阐述了建立一支蓝色海豹突击队的想法,以便对入侵中国南海的外军大型军舰发动突袭,还自荐为这支突击队的首任军事长官。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张又侠晋升的速度加快:90年代中后期,升任成都军区第13集团军副军长,并在1997年晋升少将军衔;2000年升任第13集团军军长,2005年升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2007年7月晋升为中将军衔,两个月后升任沈阳军区司令员。在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任上历练未满两年,就被提升到大军区正职的沈阳军区司令员,这充分显示了中央军委对他的肯定。

  担任沈阳军区司令员后,张又侠在“和平使命—2007”联合反恐军演中承担了陪同指挥的任务。这种与外军联合军演中的工作历练,对高级军官是非常宝贵的经历。

  2011年7月,张又侠晋升上将军衔。2012年10月,张又侠出任总装备部部长,当年11月成为中央军委委员。

  在2011年晋升的现役上将中,有4位“50后”以及最后一位新晋的现役“40后”上将刘晓江。

  孙建国

  1952年2月出生,河北吴桥人,1968年参军。历任海军潜艇基地副司令员、海军副参谋长、参谋长、总参谋部总参谋长助理等职。从2009年起,任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2011年7月晋升海军上将军衔。

  侯树森

  1950年出生,辽宁阜蒙人,毕业于吉林大学。曾任解放军汽车第15团团长、第23集团军副军长等职。2005年出任沈阳军区参谋长,2009年起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2011年晋升上将军衔。曾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军队的作风问题。

  贾廷安

  1952年出生,河南叶县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毕业,1972年参加工作,1982年被分配至电子工业部工作,1988年任上海市委办公厅副主任。之后历任中央军委主席秘书、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等职。2005年晋升为中将军衔,2011年晋升为上将军衔。现为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

  刘晓江

  1949年出生,江西吉安人,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1968年参加工作,曾在陕西省西乡县丰宁公社插队。1970年入伍,历任铁道兵战士、排长、海军司令部办公室第一秘书处副处长、海军政治部副主任等职。1993年晋升少将军衔,2002年晋升海军中将军衔,2008年任海军政委,2011年晋升为海军上将军衔。

  刘亚洲,“小秀才”成了“死硬派”

  2014 年7 月,刘亚洲上将(左四)参加电视文献片《甲午甲午》的首映仪式。

  国防大学政委刘亚洲或许是被人们谈论最多的现役上将之一:“红色后代”的身份,热销的著作,唯美的爱情,还有数次直言引起的关注。

  刘亚洲的父亲刘建德是1939年参加革命的老八路,曾任兰州军区后勤部副政委。1952年,刘亚洲出生在浙江宁波,自小随父母辗转各地,深受父辈影响,注重节俭:“虽然一两酒喝不倒红旗,一顿饭吃不垮江山。但是浪费太严重的话,积少成多,就难说了。”1968年他被父亲送进部队,从最基层连队开始了军旅生涯。

  刘亚洲从小就爱写作,在连队经常写诗作文,被战友称为“小秀才”,还当上了团里的报道员。入伍4年后,刘亚洲到武汉大学学习。虽然专业是英语,他依然热衷于文学,创作出不少“手抄本”在同学中传阅。在武汉大学,刘亚洲还遇到了后来的妻子——李先念的女儿李小林。其实,刘亚洲和李小林早就相识,两人在大学校园里重逢,又对文学有共同的爱好,很快擦出爱情的火花。刘亚洲回忆说:“在武汉大学遇见她时,我已明白,这桩天定的婚姻是躲不掉了。”有一次深夜,刘亚洲独自一人在宿舍的平台上徘徊,突然感到李小林就在附近。他向着黑黝黝的树丛走去,里面果然有个人。他连半点犹豫都没有就把那个人拉了过来,一看果然是李小林。1979年两人结为夫妻,从此相濡以沫。

  1975年,刘亚洲从武汉大学毕业,在民航北京管理局工作一段时间后,转入空军部队,成为一位多产的部队作家,《短剑·忠魂》《秦时月》等都是其早期的作品,1984年他还当上了中国作协的理事。后来,刘亚洲先后担任过中央军委办公厅政治部干事、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空军政治部副政委等职,并且一直没有放弃写作。

  刘亚洲是作家,更是个军人。他个性鲜明、敢说真话,发表的观点经常会引起学术界和舆论界的争论。1972年在武汉大学的一次政治课上,老师讲:“美国是腐朽没落的资本主义国家代表,已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了。”刘亚洲穿着一身军装就站起来反驳:“老师,我觉得你说得不对,美国虽然不像中国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但也不是什么夕阳,而是正午的太阳。”老师被刘亚洲气白了脸,结结巴巴地说:“你这个同学,怎么敢说这话!”

  成为军队高级将领后,刘亚洲的观点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也引来了更多的非议。有好事者整理的《刘亚洲战略文集》虽在军中广为流传,但至今没有正式出版。

  自由主义学者认为他是激进的民族主义者,左派则认为“其信念原来就是民主选举,身为高级将领,不惜抛弃职责为人家当起了宣传员”。他写的《大国策》面世后,很多人批评他过度推崇美国,他被扣上“亲美派”的帽子。刘亚洲却很坦然:“我只是有点锋芒而已,很多人把锋芒藏起来,我不藏。说我亲美的人,其实没读懂我,反而是美国人真正读懂了我。美国人一直很注意我,当年对我也不错,数次邀请我赴美访问、学习,很下功夫。但最近他们读了我的著作后,知道我骨子里是个彻头彻尾的爱国者。美国中央情报局列了我国党政军干部的黑名单,名单上都是坚决反美、不可能被和平演变的‘死硬’共产党员。我的名字赫然在列。”

  2009年9月,刘亚洲出任国防大学政委;2012年7月,刘亚洲晋升空军上将军衔。

  2012年是晋升现役上将最多的一年,除刘亚洲外还有6位,他们都是“50后”。其中还有两位武警上将。

  杜金才

  杜金才1952年出生,河北景县人,入伍后曾长期在新疆军区服役。2009年任总政治部副主任,2012年7月晋升上将军衔,同年11月起,杜金才任中纪委副书记、总政治部副主任,兼中央军委纪委书记、总政治部党委副书记。

  王建平

  在现役上将中,王建平是仅有的两名武警上将之一。他1953年出生,河北赞皇人,1969年入伍,历任炮兵团长、武警西藏总队总队长。2006年任武警参谋长,2009年任武警部队副司令员,同年12月升任武警部队司令员。2012年7月晋升武警上将警衔。

  杜恒岩

  1951年7月出生,辽宁大连人,1969年入伍,在沈阳军区历练多年,曾在珍宝岛执行守备作战任务。2010年任济南军区政治委员、党委书记,2012年7月晋升上将军衔。

  田修思

  1950年2月出生,河南孟州人。入伍后历任炮兵战士、师政委、第21集团军政委等职。2009年任成都军区政委、党委书记,2012年7月晋升空军上将军衔,同年10月任空军政委。

  许耀元

  1952年12月出生,江苏吴江人,1969年入伍,曾任某师政治部主任。1997年任总政治部干部部副部长,2007年任总政治部主任助理,2010年任武警部队政委。2012年7月晋升武警上将警衔。

  魏凤和

  1954年2月出生,山东聊城人,1970年入伍,曾任第二炮兵部队第54基地参谋长、第53基地司令员。2004年任第二炮兵部队副参谋长,2006年升任参谋长。2010年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2012年任第二炮兵部队司令员,并于同年任中央军委委员,11月晋升上将军衔。

  刘福连,给“御林军”当政委

  2013 年7 月31 日,中央军委在北京八一大楼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晋升上将军衔的同志颁发命令状。前排为中央军委委员,后排为2013 年晋升的6 位上将。

  北京卫戍区被外界称为“御林军”,其军政主管,必然深得中央信任。如今担任北京军区政委的刘福连上将,曾在北京卫戍区任职多年,有丰富的政治工作经验。

  刘福连出生于1953年,安徽来安人,毕业于石家庄高级陆军学院。1970年,17岁的刘福连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最初担任连队文书。后来因为工作出色,被提拔为团政治处干事,不久就成了连队指导员。此后,刘福连历任第27集团军政治部主任、政委等职。

  早在1988年,刘福连就根据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军队政治工作要讲效益的观点。他认为,过去由于受“要算政治账,不要算经济账”“政治上的收获是最大的收获”等“左”的观念影响,政治工作不注意讲求效益,办事情不计成本大小、速度快慢。这不仅造成了浪费,而且容易造成逆反心理,影响政治工作的效果。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得确立政治工作的效益观。效益越高,就越有威信,相反,效益越低,威信也越低。

  2006年,刘福连被调往北京卫戍区,担任政委。3年间,北京卫戍区经历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党的十七大召开、北京奥运会举行、新中国成立60周年国庆阅兵……在精心部署下,卫戍部队没有辜负中央领导的期望,确保了重要警卫目标的绝对安全。2009年,刘福连升任北京军区政委、党委书记。2013年7月晋升为上将军衔。

  2013年晋升的6位上将里,出现了迄今为止现役上将中最年轻的一位——时年59岁的蔡英挺。

  吴昌德

  1952年出生,江西大余人,曾任成都军区政治部主任等职。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深入高危的唐家山堰塞湖旁的高危乡村,指挥救援。2011年起任总政治部副主任,2013年7月晋升为上将军衔。

  王洪尧

  1951年11月出生,山东济宁人,1969年入伍,从战士逐渐成长为政工干部。2003年任第54集团军政委,2007年任沈阳军区政治部主任。2010年任沈阳军区副政委,2011年起任总装备部政委。2013年7月晋升为上将军衔。

  孙思敬

  1951年出生,山东青岛人,1969年入伍,曾任总后勤部政治部办公室秘书长。200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2003年升任总后勤部政治部主任。2010年任军事科学院政委,2013年7月晋升上将军衔。

  蔡英挺

  1954年4月生于福建泉州, 1970年入伍,历任南京军区副参谋长、参谋长等职。2011年,升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成为当时军内最年轻的正大军区将领。2012年任南京军区司令员。2013年7月晋升为上将军衔。

  徐粉林

  1953年7月出生,江苏金坛人,1972年12月入伍。历任第47集团军参谋长、军长,第21集团军军长等职,2002年晋升少将军衔。2007年任广州军区参谋长、党委常委。2009年起任广州军区司令员,2013年7月晋升为上将军衔。

  4位新上将,军政主官各占一半

  2014 年7 月11 日,中央军委在北京八一大楼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晋升上将军衔的同志颁发命令状。前排为中央军委委员,后排为2014 年晋升的4 位上将。

  今年晋升的4位上将中,两位是有丰富作战指挥经验的军事主官,两位是多年从事政治工作的政治主官。从年龄上看,4人均为“50后”,并且年龄相差仅1岁,延续了近年来军队高级将领年轻化的趋势。

  戚建国,为战士的好母亲含泪

  现任总参谋部副总参谋长的戚建国出生于1952年8月,山东文登人。1970年入伍后,戚建国历任班长、排长、团作训参谋、师作训科参谋、营长,并参加过老山作战,是一位参加过实战的将军。此后,戚建国又历任团参谋长、师作训科科长、某集团军司令部作训处处长、师长、军长等职,并于2002年7月晋升少将军衔。2008年,任总参谋长助理,2010年7月晋升中将军衔,2012年起任副总参谋长。

  戚建国为人谦和,关心战士。1999年,“爱国拥军好母亲”嵇蓉珍来到儿子嵇琪所在部队,守护身患重病的儿子。时任该部队师长的戚建国到医院探望他们母子。面对守护在儿子身边300多个日日夜夜的嵇蓉珍,戚建国问她有什么困难和要求,嵇蓉珍说:“儿子的时光不多了,我什么要求也没有,只想陪伴在他身边……”戚建国听罢,含泪向嵇蓉珍行了一个军礼。

  王教成,坚持“训战一致”

  现任沈阳军区司令员王教成上将1952年生于浙江杭州。他17岁入伍,长期在南京军区服役,经历过野战部队、军区机关等多个岗位的历练。王教成曾历任团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南京军区三界训练基地司令员、南京军区军训部部长等职位,2007年12月升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2009年7月,王教成晋升中将军衔。

  2012年12月,王教成跨大军区交流来到沈阳军区并升任沈阳军区司令员。就在晋升上将军衔前夕,他接受采访时说,“武欲胜其敌,必先练其兵”,我军必须进行实战化训练,通俗地讲就是“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其核心是坚持“训战一致”,把实战要求贯穿到军事训练各领域、全过程。

  褚益民,多次为优秀战士撰文

  现任沈阳军区政委褚益民1953年出生,江苏如皋人。褚益民曾长期在兰州军区服役,历任第47集团军141师政治部主任,第47集团军政委等职。2010年起,褚益民任沈阳军区政委。

  作为政工干部,褚益民曾多次为优秀战士撰文。2009年8月,黑龙江省军区蒙古族士官邰忠利,为救落水群众牺牲。褚益民与张又侠为邰忠利在《求是》杂志上撰文,赞扬他是一名优秀的少数民族战士,表现出敢于担当、英勇献身的壮烈情怀。沈阳军区某部藏族战士降巴克珠一家三代,先后4人参军、7次荣立军功。2013年,褚益民又与王教成联合撰文,盛赞他们“精忠报国”。

  魏亮,政工经验丰富

  现任广州军区政委魏亮1953年2月出生,江苏高淳人。1996年至2009年,魏亮历任第12集团军师政治委员,第12集团军政治部主任,江西省军区政治委员等职位。2009年,魏亮调任武装警察部队政治委员,并改授少将警衔。2010年,魏亮重回解放军,任总政治部主任助理,并于同年晋升为中将军衔。2012年10月至今,担任广州军区政治委员。魏亮常年担任政工干部,并且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中均有从事政治工作的经历。

[责任编辑:黃錦霞]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