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2

中國系延續G20機制關鍵力量

2014-09-05
来源:香港商报

   【香港商報訊】記者張麗娟報道:第二屆20國智庫論壇昨日在京閉幕,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期間發布《重塑全球金融治理:G20面臨的挑戰和應對》研究報告指出,當前G20機制面臨治理體系、治理能力以及地緣政治三方面挑戰,而中國是延續G20機制有效性的關鍵力量,報告倡議中國承辦2016年G20峰會,讓全球經濟分享中國發展「高速列車」帶來的機遇。

  當前G20機制乏執行能力

  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副院長王文發布了中國首份G20智庫報告。報告指出,IMF改革擱淺使G20承諾的與國際金融改革相關的大部分后續改革無法進行,暴露了G20機制缺乏執行能力。而像美國這樣的大國拖延或拒絕執行決議,就會導致G20無法正常運作。

  夾雜地緣政治博弈變量

  此外,在缺乏國際統一的全面經濟政策協同,并且沒有一個綜合財政、貨幣與產業理論框架指導的情况下,G20提出的治理目標實現可能性越來越小。國際局勢的發展使得G20機制夾雜了地緣政治博弈的變量。目前烏克蘭形勢依然嚴峻,G7與俄羅斯之間的分歧也看不到彌合的希望。這嚴重影響着G20成員之間的關系,使G20的存在結構相當脆弱。

  報告建議,應該推動G20機制化,可考慮設立秘書處,并明確機制化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從而推動G20從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臨時性機制轉向促進國際經濟合作的主要平台,努力建成服務於全球實體經濟的金融合作平台。

  倡中國承辦后年G20峰會

  從2008年到2013年的五年間,中國一國貢獻了全球總GDP增長量的37.6%,起到了全球經濟「火車頭」的作用。報告認為建立G20機制并使中國由此參與到全球經濟治理合作當中,對全球經濟的復蘇意義重大,因此倡議中國承辦2016年G20峰會。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龐中英認為,2016年如果中國舉辦G20,是G20重新出發、塑造21世紀的世界秩序的歷史性機會。中國需要不失時機地推動G20成為21世紀的大國協調的主要安排。他強調,中國不是試圖取代美國的全球霸權地位,發動一場取代美歐主導的自由秩序的戰爭;也不是與美國主導的自由秩序分庭抗禮,聯合俄印及巴西和南非等另起爐灶。

  韓國國際交流財團副總裁車斗鉉認為,G20各成員國在尋求真正的經濟合作方式時關注於減輕戰略不信任和猜疑是非常重要的。而中國可以考慮以各種方式貢獻其一己之力。因為中國藉其獨特性可以成為連接發達國家、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起「橋梁」作用的國家。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