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

逾180展商聚香江 亚洲海鲜市场蕴巨大商机

2014-09-10
来源: 香港商报

 

  【香港商报讯】记者余江强报道:数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买家及供应商云集香港,参与第五届亚洲海鲜展,藉此拓展业务和建立联系,把握商机进军蓬勃的亚洲海鲜市场。亚洲海鲜展展会总监曾慧儿表示,海鲜业蕴含巨大商机,时至今日已成为全球发展最迅速的食品行业之一。本港及外国展商均看好内地市场,预计内地买家数目按年升两成,有外国展商更顺应环保潮流,力销可持续海鲜,希望藉香港进军内地餐饮市场。
 
  今年亚洲海鲜展占地超过2000平方米,吸引来自32个国家逾180个参展商,展示全球各地的海鲜产品、优质服务及先进的加工设备。入场人士包括来自大型超级市场、酒店、餐厅、航空公司、邮轮及特约餐饮业的买家,以及国际海鲜零售商、批发商及进出口商等。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报告指出,鱼类产品的全球出口总值在2013年达至高峰的1360亿美元,相比前一年增长超过5%。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及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共同发表的报告中,亦预测2023年全球人均鱼类消耗量,将近20.9公斤,远超2011至2013年平均的19.2公斤,增长速度可见一斑。
 
  曾慧儿:内地进口鱼产急升
 
  曾慧儿引述近期的世界银行报告,喜爱海鲜的亚洲市场将雄据2030年全球七成鱼类消耗量。「人口增长、收入增加、城市化、渔业产力扩张,以及分销渠道的改善等均为全球和地区海鲜消耗量激增的原因。」
 
  与此同时,中国对全球鱼类和海鲜行业的影响将预料增加。她续称:「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於2014年进行有关全球渔业和水产养殖业的研究,当中反映中国内地自2002年,已一跃成为鱼类产品最大的出口商,其进口量亦正迅速增长。」
 
  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报告指,中国的海鲜产品贸易於2013年创下纪录,出口及入口总值分别为196亿美元及80亿美元。自2011年起,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进口国家,仅次於美国和日本,其增长主要与国内对非原产海鲜品种的消耗量上升有关。
 
  中产对优质海鲜需求增
 
  曾慧儿指出,由於中产阶级收入增加,对优质海鲜如新鲜及烟三文鱼、龙虾、海胆、海参和鲍鱼等的需求上升,因此中国由纯出口国渐渐演变为进口国。她更指有证据显示海鲜消耗量与消费者收入优裕有直接关系。
 
  她表示,由於中国内地的需求增加,国际海鲜公司更热衷招揽该区的新顾客。她说:「我们在香港举办亚洲海鲜展,因为香港是中国内地与世界各地的重要贸易枢纽,亦是运送海鲜产品到其他亚洲主要市场的重要分销中心。」
 
  监於香港的独特有利位置、监管环境、先进的货运基建和完善法律制度,曾慧儿认为香港正扮演着国际海鲜贸易港口的独特角色。香港旅游发展局的研究更反映,30%至40%进口香港的鱼类及水产养殖产品,会即时转口到其他国家,当中包括美国、越南、台湾及中国内地等地区。台湾大鱼水产的产品过往主销日本和韩国,但近年消费放缓,故改攻内地市场,预期生意额可升5%至10%。
 
  港每年人均吃70公斤海鲜
 
  香港市民也对海鲜情有独锺。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报告显示,700万港人每年人均消耗超过70公斤的海鲜,在亚洲区内位列第二,所需求的鱼类产品五花八门,由低价有鳍鱼如黄花鱼和鲤鱼,以至贵价的鲍鱼和龙虾不等。
 
  根据全球贸易数据显示,由於香港对海鲜的消耗量大,加上本地渔业式微,近95%区内所消耗的海鲜均从日本、中国内地、澳洲和美国等地进口。有代理商认为,随着港人的收入增加,市场对高档和优质商品的需求不断扩大。港人对龙虾、三文鱼、生蚝相当喜爱,单是进口法国生蚝每周估计多达十多万只,而冰鲜三文鱼每年更以双位数字增长。
 
  可持续发展成重要议题
 
  曾慧儿表示,可持续发展海鲜会继续成为本届展会的重要议题。「为确保未来全球资源的供应保持健康稳定,制订相应的议程和策略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在亚洲海鲜展中举行可持续发展海鲜研讨会,其中一个目的就是鼓励业内人士,推行对环境和经济均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营商模式。」
 
  曾认为,在全球层面而言,各地消费者的口味和对海鲜的要求各有不同。根据联合国粮食和农业组织在2014年发表的数据,鲜虾占国际鱼类贸易总额约15%,其次为三文鱼占14%;深海鱼如鳕鱼、白鳕和阿拉斯加鳕鱼占10%;吞拿鱼占8%;软体类海鲜如鱿鱼、墨鱼和八爪鱼则占约3%。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