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GDP数字一直受到多方质疑,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朱天撰文指出,他也同意中国GDP的增长率有可能被高估。但他研究发现,无论是用独立学者和机构的数据还是他自己估算,过去30年中国的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都远远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文章指出,中国的快速增长是个经济学之谜,无法用数字造假、基数低、劳动力廉价、改革开放、出口拉动等因素来简单解释。这一观点值得关注。
中国的增长快过所有国家
中国经济从1978年至今的绝大多数年头都保持了很高的增长速度,GDP平均年增长率接近10%,人均GDP增长超过9%, 起码从官方公布的GDP数字来看是这样的。这个速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计算,在1982-2012的三十年里,发达国家(指高收入的OECD国家)的人均GDP年均增长率是1.86%,而中国的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则高达9.12%,如表1所示。(除非特别指出,本文所说的增长率都是指去除通货膨胀因素后的实际增长率。)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快过发达国家一般并不会让人觉得有什么了不起,大多数读者都会说这是因为中国经济的起点低或者说人均GDP的基数低。经济学家把这叫做赶超效应(catching-up effect)。
表一
但是,收入低的国家经济增长一定快过收入高的国家吗?事实并非如此。从表1可以看到,在1982-2012三十年间,低收入发展中国家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只有1.38%,还低于发达国家的速度;而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年均增长率也只有3.08%,远低于中国。
从图1也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在过去三十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与起初(1982年)的经济发展水平(以人均GDP来衡量)并没有明显的关系。事实上,除了非洲小国赤道几内亚由于90年代中发现了大量的石油而迅速暴富,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过去三十年里是世界上最快的,比增长速度排在第二位的不丹还要快3个百分点,比增长速度也较快的印度要高出一倍。
也就是说,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远远快过发达国家,也远远快过几乎所有其他的发展中国家,这才是令人惊奇的!
图一
中国过去三十多年的经济增长被一致认为是改革开放的结果。改革开放固然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1978年以后中国的经济增长要大大快于1978年之前的增长,但并不能够解释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增长远远快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事实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都进行了市场化的经济改革,表1也显示,发展中国家总体的增长速度在过去二十年里也确实有所加快,尤其是最近十年里,无论是低收入还是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都大大超过了发达国家;但与中国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所以,中国增长之快不是简单地用改革开放就能够解释的。
GDP总量可能被低估
中国经济增长如此之快会不会是因为增长率被官方数据大大高估了呢?中国的GDP统计数据水分很大似乎已经众人皆知,但问题还不那么简单。GDP总量有水分与GDP增长率有水分不是同一回事,而且最关键的问题还是水分究竟有多大。
十几年前,美国一位著名的中国经济专家罗斯基就撰文质疑中国1998的GDP数据,指出当年的官方经济增长速度与发电量等的变化对不上,引起很大反响。事实上,李克强总理当年在辽宁当省委书记时也并不太相信官方统计出的GDP,而更相信发电量、铁路货运量和银行贷款量等数字。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还以这三项指标创造了一个所谓的“克强指数”来反映中国宏观经济的变动情况。
大家知道,直到最近,中国的GDP数字都是考核干部的一个重要指标,地方官员虚报GDP的动力很大,各省市的地方GDP之和都要大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GDP数字。所以,中国的GDP数据几乎可以说肯定是不够准确的,起码与统计制度更完善的发达国家相比是这样的。
虽然GDP数据有人为夸大的可能,但另一方面,中国的GDP也有被官方统计方法低估的可能。例如日本一桥大学伍晓鹰教授十几年前就指出,由于中国GDP核算的覆盖程度不足,GDP可能至少被低估了10%。确实,中国服务业的增加值长期被低估,以至于在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以后国家统计局将该年的GDP调高了16.8%,多出来的部分90%以上是因为调高了第三产业的增加值。
即使如此,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中国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仍然存在低估的可能性。摩根斯坦利亚洲研究部2009年的一份报告(作者是王庆和章俊)就指出,由于官方数据低估了实际的住房消费和个人医疗支出,因此官方的服务业数据是过低的。本人和复旦大学张军教授的研究也表明居民自有住房的虚拟租金作为GDP的一部分在中国官方统计里被大大低估了,被低估的价值有可能占到官方GDP的4%-5%。
中国的GDP总量虽然可能被低估,但中国的GDP增长率却很可能被高估了。高估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通货膨胀率被低估了,因此从名义GDP增长率计算出来的实际增长率就会被高估。第二是改革开放初期的GDP可能被低估了,因为那时候中国还没有GDP的概念,现在公布的当年的GDP都是后来估算的结果;三十多年前GDP水平的低估使得三十多年来的GDP的增长率被夸大了。
独立数据显示GDP增长率可能被高估了2-3%
那么中国的GDP增长率到底被高估了多少呢?根据伍晓鹰教授和已故的麦迪逊(Angus Maddison)教授的估算,中国1978-2003年的GDP年增长率是7.85%,而不是官方的9.59%。他们的研究也影响了学术界广泛采用的宾大世界表(Penn World Table)对中国GDP数据的处理,该表调低了中国的经济增长率。
宾大世界表最初是由宾夕法尼亚大学国际价格比较项目(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Prices Program),根据各国商品价格的调查结果而编制的按购买力平价调整过的国民经济核算数据,现在则是由宾州大学、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学者共同建立,并且维护的一个用于比较国家间实际GDP的数据库,目前的最新版本的数据叫PWT 8.0。
表二
表2比较了根据麦迪逊的数据所计算出来的中国与一些国家和地区在1980-2010三十年间的经济增长率。表3给出了根据麦迪逊的数据和宾大世界表的数据分别计算出来的中国及一些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可以看出,这两组数据给出的中国人均GDP增长率较官方结果低了2-3%。如果我们相信这两组数据比官方数据更可信,那么还是可以看到: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在过去三十年里仍然名列前茅,远远快于世界平均水平。
表三
恩格尔系数推算增长率
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际上,官方GDP和物价指数的数据都有造假的可能性,但居民的消费结构数据不太可能造假。下面我就用一个新的方法、即通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来推算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
一般说来,随着一个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其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会下降,这个比例叫恩格尔系数,这个规律叫恩格尔定律,是十九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Ernst Engle, 1821-1896)发现的。恩格尔定律也适用于国家层面,即是说,一个国家居民的食品支出在总消费支出中的占比也会随着人均收入的上升而下降。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的安克尔教授(Richard Anker)在2011年发表的一个研究中搜集了世界上207个国家和地区的恩格尔系数,他将这些国家和地区按照世界银行公布的以购买力平价折算的人均GDP(2005年不变价美元)由低到高分成10个国家数相同的组别,称为十等分组,然后计算出每个等分组约20个国家(或地区)的恩格尔系数的平均数,结果见表4前两列。安克尔在论文中没有给出十等分组的人均GDP区间,我在表5第3列补上了这十组数字,用的是世界银行1998年各国人均GDP数据。选择用1998的数据是因为安克尔所用的各国恩格尔系数和GDP数据的年份是不相同的,中位数年份是1998年。因为用的是美元不变价作为收入单位,选择哪一年的数据对结果影响应该不太大。
表四
原则上,我们可以从住户调查数据计算出中国各年的恩格尔系数。为了便于跨国比较,安克尔所定义的恩格尔系数中的居民食品支出不包括烟草、酒类和在外用餐的费用;而中国统计的居民食品支出则包括了这三项。
但从官方的统计数据里,我们不知道1992年之前这三项消费支出是多少;1992年后,我们也只知道城镇居民食品支出中这三项的消费数据,但没有农村住户的数据。所以,我们只能算出1992年开始的中国各年的不包括烟酒和在外就餐支出的恩格尔系数:1992年是43%,2012年是25%。
与表4的结果相比,1992年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介于第三和第四收入等分组之间,对应的人均GDP水平大约在倒数百分之三十的国家的位置,约等于1040美元;2012年该系数介于第七和第八等分组之间,对应的人均GDP水平大约在倒数百分之七十、顺数百分之三十的国家的位置,约等于7400美元。
这样根据恩格尔系数反推出来的中国城镇人均GDP从1992到2012年大约增长了6倍,年均增长约10%,这显然是一个很快的速度。因为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较城镇居民要慢些(年均约慢1个百分点),所以全国人均GDP增长速度要略低于10%。当然,由于各国恩格尔系数与人均GDP的关系不完全是不变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用恩格尔系数的变化来倒推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得到的结果并不非常准确,只能作为对官方数字不信任时的一个参考。尽管如此,20年里,我国的恩格尔系数迅速下降,与中高收入国家的水平相当,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过去20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一定是非常快的。
居民收入被低估
至此,中国过去三十年的GDP快速增长应该是不争的事实了,但是GDP只是经济增长的一个指标,老百姓收入的增长才是更能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经济指标。下面我就用住户调查中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包括农村居民的纯收入)变化来看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因为住户调查的收入和支出不是政绩考核的一部分,所以人为夸大的可能性较小。
事实上,一些研究表明中国的居民收入可能被大大低估了,比较有影响的包括学者王小鲁的研究。虽然住户调查的收入数据在绝对值上可能被低估,但只要低估的程度各年变化不大,据此计算出来的居民收入的增长率被高估或低估的程度会比较小。其实,中国现在的收入分配不均程度很高,高收入的家庭在住户调查中的比重偏低,因此住户调查得到的家庭收入的低估程度可能比较严重;而三十多年前收入分配比较均等,几乎没有很高收入的人,所以那时的住户抽样调查应该比现在更有代表性,收入被低估的程度应该较低。所以,真实的收入增长率很可能比根据住户调查数据计算出来的增长率还要高。
表5显示,从1982年到2012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名义增长了50倍,年复合增长率是14.01%,但同期消费物价指数每年上涨5.56%,所以,去除物价上涨因素后的实际增长率是8.45%,略低于同期9.12%的人均GDP增长率。
当然,中国的通货膨胀率有可能被低估了,所以实际收入的增长可能没有8.45%这么高。为了避免使用中国官方的通货膨胀率,我先用官方的汇率将人民币收入换算成以美元计的收入,由此计算出中国2012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640.63美元,是1982年193.71美元的13.63倍,这样得到的复合年增长率是9.1%。
也就是说中国居民的收入按美元计算每年增长了9.1%。同期,美国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年复合增长率只是3.14%,比中国低了近6%。这一时期美元的通货膨胀率是2.93%,所以按美元不变价计算,中国居民人均收入的年增长率是6.17%,而美国则是0.21%。
由于中国在1982年的人民币汇率是被高估的,而2012年的人民币汇率通常被认为是低估了的,因此,用官方汇率计算出来的中国居民收入的增长率还低估了真实的增长。另外,按照世界银行使用的购买力平价调整过的人民币汇率计算,中国1982年的人均收入是200美元,2012年达到4003美元,翻了20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5%,去除美元通货膨胀因素后的增长率为7.57%。
所以,不管用什么数据来看,中国过去三十年的经济增长率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这里说的收入增长是个平均的概念。由于中国的收入分配不均程度在过去30年里上升很快,从一个收入分配最为均等的国家变成了一个收入分配很不均等的国家,因此,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速度可能远小于平均增长速度。
表五
中国的快速增长是个谜
中国经济过去三十多年的增长率很可能没有达到每年10%,任何一年的GDP数字和增长率都不一定可靠,但从长期的角度去看,中国经济的平均年增长率还是相当快的,快过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这个事实应该没有多大疑问。
中国经济增长快过发达国家并不奇怪,毕竟中国经济的基数本来很低,尽管增长了这么多年,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很落后。但是为什么中国能够做到持续多年的高速增长而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同一时期里都增长缓慢呢?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重要的经济学之谜。
关于中国的高速增长有不少肤浅的解释。例如有人说中国增长是因为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但是所有低收入国家劳动力都很廉价,但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么快增长。
再例如,媒体上常常看到中国的快速增长是靠出口拉动的说法。如果出口就能够拉动增长,那么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小国家——都可以通过出口来达到高速增长,世界上早就没有这么多落后国家了。其实,出口作为需求的一部分并不是长期经济增长的动力。
一个国家的出口在经济中的比重取决于很多因素,与经济增长率没有直接的关系。虽然中国出口的总量已经排到世界第一位,但这不能说明中国经济对出口的依赖度也是最高的。中国经济的体量本身就很大,出口的绝对量多并不奇怪。例如,中国的出口总量只是韩国的3.5倍,但中国经济的总量是韩国的7.3倍,所以,韩国经济对出口的依存度要大大高过中国。
如果用出口占GDP的比重来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对出口的依存度,中国在2012年只是27%,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出口国,并不比其他发展中大国印度、墨西哥和土耳其更依赖于出口。中国的出口占比大大高于美日,但美日作为最大的两个发达经济体,其出口占比属于全世界最低的水平。由于中国出口总额中的国内增加值远低于美日,因此如果用国内增加值来衡量,中国的出口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与美日的差别就不大了。
中国并非是历史上第一个保持了30多年快速增长(人均GDP年均增长超过6%)的经济体,日本、东亚四小龙和非洲的博茨瓦纳都曾经做到了这一点。除了博茨瓦纳以外,前五个国家和地区都先后加入了发达经济体的行列。所以,中国增长之谜也可以说是东亚增长之谜的一部分。
中国是否也会像日本和东亚四小龙一样在可预见的将来成为一个发达国家呢?这是需要另一篇文章来回答的问题。如果你对中国增长之谜的解释是中国人勤劳、中国人聪明、五千年文明、改革开放乃至政府有效和国家稳定,那你对中国的前途就应该很乐观了,因为这些因素在可预见的将来应该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不过,事实往往要远比这些复杂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