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5

眾籌咖啡 創業新貴or明日黃花?

2014-09-22
来源:香港商報

   繼P2P網貸之后,眾籌正成為互聯網金融領域迅速發展的又一創新模式。與傳統融資方式相比,眾籌具有融資成本低、資金碎片化、參與互動感強等特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目前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并創造出更多的創業就業機會。隨著這股潮流的日漸興起,越來越多具備互聯網人脈資源和投資背景的創業咖啡館模式也開始在全國遍地開花。但目前多數卻面臨著運營模式模糊、收支難以平衡的困境,倒閉者也并非個案。背后原因何在?目前眾籌咖啡館遇到的瓶頸有哪些?以眾籌咖啡為代表的互聯網眾籌模式還能走多遠?

  香港商報記者李穎 林玟珊 實習記者 牛玥潼

  互聯網眾籌 為小微企融資

  不知從何時起,「眾籌」這一互聯網創業模式早已從概念階段到實體落地生根。所謂眾籌(crowdfund-ing),就是運用「眾人拾柴火燄高」的原理,以互聯網為平台,集中大眾的資金、能力和渠道,為小微企業或個人開展某個項目或活動提供資金援助的融資行為。作為一種新型的互聯網融資模式,與傳統融資方式相比,眾籌具有融資成本低、資金碎片化、參與互動感強和參與者分散度高等特點,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目前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還可創造出更多的創業就業機會。它的應用範圍包括咖啡館、酒吧、餐廳、旅館等,目前最熱的是眾籌咖啡館。

  目前看來,眾籌咖啡館除了普通的售賣咖啡之外,其主要職能還是通過整合資源,獲取信息或者人脈,為創業者和投資人搭建信息對稱、項目對接、資本對接的創新創業孵化服務平台。近年來,不少創業咖啡館開始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開設,吸引草根創業者和天使投資資金的進場。

  目前為大眾所熟知的眾籌咖啡館有以「互聯網」為主題的3W咖啡、以「校友創業」為主題的1898咖啡,以及以「金融精英為圈子」的金融客咖啡館。3W咖啡通過微博招募原始股東,每個人10股,每股6000元,相當於一人出6萬;金融客咖啡由200人籌集資金創立,分成兩批,第一批每人出資30萬元,開業后再招100人,每人50萬。在眾籌咖啡館里,可以偶遇業界大佬、草根創業者以及各類志同道合人群,并獲取信息與人脈。

  金融客咖啡 聚人脈推金改

  在金融史上,咖啡館和金融一直有著一種說不清的淵源。全球金融業的鼻祖起源於咖啡館,美國著名的華爾街便是在一項咖啡館協議的基礎上誕生的。受到這一發展模式的啟發,最近內地以「金融精英為圈子」的金融客咖啡開始進入大眾的視野。其執委會主席楊大勇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金融客咖啡將會成為金融人士交流的平台,衍生出一系列有意思的內容,并希望借此推動中國的金融改革和變革。

  力促金融業跨界對話

  談及創立金融客咖啡館的初衷,楊大勇表示,最主要是想通過咖啡館,匯集業界大佬及各類志同道合人群,進行業界談話,獲取信息與人脈。「互聯網時代,不少傳統機構被打敗,比如諾基亞被蘋果三星打敗,金融業被餘額寶冲擊。像金融業這麼保守的行業,需要更多跨界對話:金融業和互聯網的對話,保險和信託的對話,信託跟醫療的對話。這三類需求催生了我們需要有個落地的地方,可以談事情,認識新的朋友,同時這些新的朋友身份和資歷和我們都是同等的,所以興起這種新的眾籌的模式」。

  據介紹,金融客咖啡館的股東大多為金融界的精英。從院校背景上看,代表了北京、清華、復旦、中央財經、中科大、武大、哈佛、倫敦政經、長江商學院等內地、全球知名的學府;細分行業代表了銀行、保險、信託、基金、包括互聯網金融等;區域上覆蓋了北上廣深中國的金融中心,包括紐約、矽谷、東京、倫敦和中國香港,也包括武漢、成都、杭州、青島等區域的金融中心。

  打造精英社交圈

  從稱謂來講,金融客咖啡不是一家創業咖啡館,而是一家以「金融精英為圈子」的咖啡館。它提供了一個基於圈子的價值。換言之,金融客咖啡為眾籌的對象提供金錢不能夠提供的人脈價值、投資機會、交流價值、社交價值、聚會場所等。楊大勇指出,一個私人銀行獲得200個核心用戶需要至少兩年的時間,要組織高層次高品質的活動要三年以上。金融客咖啡館一下就具備了一家私人銀行的用戶量,而且是金融行業的資本流動,這200人,如果每個人身后有一個億,就是200個億,掌控的資本可能更多。

  或催生「勞合社」

  這就意味著這個咖啡館所引領的趨勢和交流的層次是相對比較高的。因此,對股東的要求也是比較高的,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為金融客咖啡的股東。換言之,不是有30萬就可以參與投資的,股東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股東通常是業界精英并且願意遵照游戲規則的人。「咖啡更多的是個平台,我們希望和倫敦勞埃德咖啡館一樣,(在勞埃德咖啡館里面,勞合社誕生了,成了保險業的鼻祖),推動中國的金融改革和變革,見證中國金融影響世界的時刻。」楊大勇說道。

  同時,他表示,以后金融客咖啡會運用主題活動、音樂會、論壇等將股東和其他客人聚集起來,亦會連線華爾街和倫敦金融城等精英。目前金融客咖啡即將推出全國金融青年人才成長計劃,年輕人可以獲得非常好的職業培訓。

  解決平權與執行矛盾 集籌智破決策亂局

  隨著眾籌和創投潮流的日漸興起,越來越多具備互聯網人脈資源和投資背景的創業咖啡館模式開始在全國遍地開花。但面臨倒閉的案例也不在少數,比如東莞「很多人咖啡館」、上海「玫瑰與獨角獸咖啡館」,個中原因何在?目前眾籌咖啡館遇到的瓶頸有哪些?出路又在哪里?

  目前大部分眾籌咖啡入會門檻低,通常幾千塊就可以入股,因為小額股東的占比較大,導致權力分散、運營與管理混亂。國內許多眾籌咖啡館,經營陷入困境的最大原因,就在於它們開店的主題松散,而造成主題松散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沒有處理好決策權的問題。

  觀察諸多眾籌咖啡館,大多標榜并堅持平權管理結構,首要宗旨是公平而非效率。然而,從籌辦階段到正式運營,這種平權結構的弊端漸露端倪。平權結構下,需要頻繁地徵求所有合夥人的意見,這帶來了高昂的溝通成本。

  一個項目能否取得成功,關鍵在於靈魂人物。眾籌模式的難點在於,在為數眾多的陌生人當中,很難出現一個能夠得到大多數人信任的靈魂人物。

  在不少眾籌咖啡面臨折戟之時,金融客咖啡卻逆勢擴張,其背后的底氣來自於哪里?如何避免上述困境?面對記者的疑問,楊大勇表示,金融客咖啡主要以選舉執委會主席的方式解決問題,執委會主席由眾籌成員輪值擔任。

  這麼多眾籌成員,用一年一換的方式選舉出執委會主席,會不會造成思路的不統一?對此楊大勇表示亦有應對:「為了不因換屆導致政策斷層,金融客咖啡準備按照美國參眾兩院的推舉方式,只留一半舊發行人的職位,另一半由新的發行人取代。這樣既有新的力量,同時又保持了它的延續性,眾籌不光是投資,其實是籌智的過程。我們不想『楊氏』『李式』這樣更換。」

  強鏈接熟人圈 彌補信任欠缺

  很多眾籌都是基於互聯網進行開展的,而互聯網目前欠缺信任基礎,這亦導致會員間的信任基礎薄弱。滬上「玫瑰與獨角獸咖啡館」一夜易主正可以說明這個問題,而類似它的眾籌咖啡店也不少。

  在解決信任難題上,3W做出了有益的嘗試并取得了良好效果。3W的眾籌參與者基本上是圍繞著強鏈接、熟人或名人交際圈進行擴散的,無形中建立起一種信任場。這恰恰是其他普通的眾籌模式最為缺乏的。3W的成功道出了中國特色眾籌模式的關鍵。即在目前在信任度不成熟的條件中,基於人脈圈和人際圈進行擴散是比較可靠的。這一做法受到了后來者的熱捧,如金融客咖啡,目前它不是對標準商人的眾籌,而是對熟人的眾籌。「我們覺得,熟人間的眾籌,基於項目的眾籌,是比較可靠的,其他的現在還不怎麼成熟。」楊大勇說道。

  宏源證券研究所副所長、互聯網金融千人會秘書長易歡歡亦是金融客咖啡的首批眾籌者。他向記者表示,他出資的30萬元同時也是一張消費卡,可在金融客咖啡館里消費,也可享受提供優質會客場所的服務。更為重要的是,在這里隨時可以遇到平時難得一見的業界大佬,其間所蘊含的豐厚資源,令他覺得物超所值。

  據了解,金融客咖啡選址於北京金融精英集聚的金融街,目前該區內適合金融中高層人士聚會的場所除了一些星級酒店,僅有一兩家屈指可數的咖啡館。金融客咖啡可以說在極大程度上填補了這一市場空白。

  妙思還需本業撐 做好咖啡是基礎

  多數眾籌咖啡面臨著運營模式模糊、收支難以平衡的困境,目前運營狀况良好的3W咖啡館也曾遭遇過這樣的成長煩惱。有創業人士坦言,初設的咖啡館由於大多以吸引知名股東為目的,所以較少關注咖啡館本身的盈利模式,每月虧損1萬元至5萬元非常普遍。加上組織創投活動等成本,咖啡館經營本身實際上并不賺錢。由於創業咖啡館是基於咖啡館而建立民間孵化器平台,有半公益性質,需要政府資金的支持和鼓勵。同時平台盈利目標是通過投資創業項目獲得部分回報,但這是一個長期過程,扛不住的只能倒下犧牲。

  3W的CEO周願表示,3W是從眾籌咖啡變為跨界O2O企業的轉型后方得以繼續發展下去。為了改變收支難以平衡的困鏡,3W首先通過微信外賣來擴大自己的經營圈:比如圍繞附近IT公司及白領的早餐和午茶需求,或者產品會議等會務需求,根據微信訂單提供咖啡和甜點。另外,3W品牌旗下的咖啡館、孵化器、創投活動、公關公司、招聘網等相關業務也正在快速發展和擴張,形成一個具備互聯網基因的生態體系。

  「再懸的東西要落地到一個咖啡館,因為我們不是一個線上組織,是落地的,你咖啡不好喝,沒有這種氣氛,其他的都是空中樓閣。」楊大勇說道。為了保證盈利,金融客咖啡也做好了充足準備工作。它設定了兩個公司,一個是文化公司,持有知識產權,包括金融客咖啡的LOGO和品牌,將來會在香港、紐約和矽谷開;二是資產管理公司,就是物業管理公司,管理餐飲和物業、咖啡,以此保證咖啡館的運營不虧損。

  千億美元誘人蛋糕 發展前景廣亦需防風險

  據世界銀行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眾籌模式目前已在全球45個國家得到發展,成為數十億美元的產業。預計到2025年,中國眾籌規模將達到460億至500億美元,全球規模將達到960億美元。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國家外管局原局長吳曉靈此前表示,目前中國互聯網最看好兩個行業,一個是P2P,一個是眾籌。易寶支付副總裁戴凱也曾表示,「眾籌籌的不僅是錢,籌的是資源,所以說我認為有可能在2015年我們往回看2014年的時候,眾籌會成為2014年互聯網競爭標誌」。

  尽管眾籌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風險。

  首先是眾籌的安全邊界缺乏管理。楊大勇表示,企業融資存在一定的項目風險,國際上為了解決中央企業融資難和風險,通常是由有投資能力的人屏蔽風險后,才讓投資進來。但中國不是這樣,中國發布一個項目很多人立刻投資,這個情况下存在三個風險:第一,發布的信息是否真實的風險;第二,它的風險是否真實提示了的風險;第三,投資人是否能承受投資的風險。其次是法律風險,股權式眾籌,最容易觸碰「擅自發行股票」的刑法「紅線」。如今,在眾籌發展活躍的美國已出台JOBS法案,但也只是搭起初始監管框架,尚無具體實施細則,而國內尚缺乏專門的法律法規對眾籌進行明確規範。此外,當下多數出資參與者對眾籌項目的收益形式和風險點還缺乏必要的了解。五花八門的眾籌項目非常吸引眾人目光,一些可能的欺詐行為也會打出高收益的「噱頭」。而由於眾籌參與的門檻相對較低,出資金額小,其中的風險更容易被忽略,造成損失后也更難追討。

[责任编辑:郑婵娟]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