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54

海归陈乃克:我用“中国智造”报效祖国

2014-09-26
来源:城市快报

   天津北方网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84年由国务院批复建立的全国首批国家级开发区之一,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1986年8月视察天津开发区时,亲笔题词“开发区大有希望”,激励了一代代人在开发区奋勇拼搏、接续发展、勇攀高峰。作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首批海归创业者,天津博益气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乃克靠自主研发,把中国的气密检测技术带到世界领先水平。从几个人的小团队发展到拥有160多名员工的公司,从10万美元起家到每年近1500万美元的销售收入,这是陈乃克这个普通的留学归国创业者,在开发区创业发展的缩影。

  放弃在日职位毅然回国创业

  据了解,陈乃克生于1955年,1982年从东北大学毕业后去日本琦玉大学读工学博士,博士毕业后在国际知名的专门研究气密检测技术的福田公司供职。

  “我在福田公司干了三年就升到开发部部长,福田先生很器重我,多次劝我加入日本国籍。”陈乃克告诉记者,在日本的他总有一种漂泊感,祖国在经济上日新月异的发展令他非常兴奋。他觉得,作为一名留学生,学成之后报效祖国才是自己的抱负。

  1996年和1997年,陈乃克两度回国进行考察。他跑遍了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沈阳、南京、合肥、广州、深圳等十几个经济发达城市。经过认真筛选,最后他,把落脚点选在了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谈到自己回国办公司的经历,陈乃克感慨万千。他说,公司能发展到今天,与开发区管委会方方面面的帮助分不开。“东南亚危机记忆犹新,当时给我们企业带来的影响非常大,因为回来创业仅有的10万美元,没干几天就差不多没了。”陈乃克表示,租房、租车、员工的工资,还有其他一些费用,天天开门就是钱。“管委会当时特批了一个文件,就说海外留学回来的创业者,进驻开发区,特别是进驻创业中心,给予免租房费的政策。我是头一个享受这个政策的创业者。”

  公司壮大填补国内行业空白

  “气密检测技术简单来说,就是测试器件是否漏气,像煤气罐、手机电池都要通过气密检测才能出厂。一辆汽车上往往有上千个部件需要进行气密检测,一个零件漏气,这辆车就不安全了。”陈乃克告诉记者,“当时国内这方面比较薄弱,用的都是外国产品,我回国的首要目标就是填补行业空白。”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陈乃克创办的天津博益气动股份有限公司由几个人的小团队发展成拥有员工160多人、年产值破亿的国内行业标准制定者,拥有相当数量的国际标准专利,产品出口亚洲、欧洲多国,丰田、大众、福特等多个汽车品牌的全球生产线都在使用博益的产品。博益还与日本GAS协会等多家国外科研机构密切合作,开发多项国外课题。

  献辞

  “爱国不是喊口号,而是要实实在在做事情。技术报国是我的毕生梦想,我希望用‘中国智造’报效祖国。”

  ——陈乃克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