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40

纵横捭阖 开大国外交新局

2014-10-09
来源:香港商报

   从今天开始,李克强总理将访问德国、俄罗斯、意大利、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并出席第十届亚欧首脑会议。这是继习近平主席不久前周边国家之行後,今年中国外交又一重大举措,充分展示了中国开创以和平、合作、发展为主线的全方位外交新局面。此次欧亚大陆之行将再次表明,中国作为全球性大国,希望与世界各国发展互利共赢的友好合作关系,全方位外交如火如荼,势头良好,无论是双边还是多边,中国愿与各方共享发展成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实现中国梦与世界各国梦的对接和融合。国务院侨办副主任 何亚非

 
  中欧全面合作 面临重要战略机遇
 
  欧洲是全球最大经济体、中国最大贸易夥伴,虽然近年遭受金融危机打击,债务危机缠身,经济复苏缓慢,但无论从全球经济还是地缘政治角度看,欧盟都是世界主要一极和全球化主要推动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正从地区大国向全球大国迈进。在此征程中,与德、意等主要欧洲国家展开全面深入合作十分关键。中欧合作要经济金融合作和政治人文交流「两个轮子」一起转,探讨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利益融合;支持欧洲国家联合自强,鼓励欧元区加强协调,巩固欧元的主要储备货币地位;同时逐步解决欧盟对中国武器禁运等「冷战」遗留问题,为中欧全面合作创造更好条件;与欧洲建立全方位战略合作夥伴关系,将欧洲塑造成中国建设新型大国关系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合作夥伴。
 
  中欧三大战略合作机遇
 
  中欧战略合作机遇主要体现在:
 
  ——文明转型机遇。欧洲是工业革命发源地和海洋文明开拓者,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中国来说,有许多宝贵经验、先进理念和技术值得学习、借鉴。值得一提的是,欧洲在全球治理方面的理论和实践,对已经具备「全球身份」的中国有着重要参考意义。新形势下,「西学东渐」将给中欧全方位合作提供很大空间和潜力。
 
  ——发展经验的互鉴共享。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和条件下,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与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新一轮发展和改革大潮将再次席卷中华大地。中欧都有历史悠久的文明,文化接近,经济互补性强,中国的发展模式与欧洲模式也有许多相通之处,相互借鉴可以造福双方,还可以丰富世界发展模式。
 
  ——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机遇。美国力推跨太平洋和大西洋经济战略夥伴关系(TPP、TTIP)两大自贸区谈判,排挤中国,这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趋势背道而驰。
 
  欧洲国家对此并非完全赞同,欧洲特别是欧元区同样面临美国压力,也需「两面下注」对冲美元霸权风险。欧洲与中方在《服务贸易协定》上加强合作,积极配合人民币国际化,在法兰克福、伦敦等地设立清算银行,人民币与欧元、英镑等实现直接兑换。
 
  欧洲搭乘中国发展快车,为欧洲经济多元化发展开辟广阔前景。中国「平衡」美国的亚太「经济再平衡」也需要与欧洲扩大合作。双方全面落实《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的地缘政治经济含义也在於此。
 
  欧洲乃中国外交布局重中之重
 
  欧洲是典型的「中等强国」集合体,注重发掘中等强国的作用对推动世界多极化、改革全球治理机制和体系具有独特的意义。欧洲应在中国新的外交布局中占据重要位置。
 
  德意与中国合作前景宽广
 
  新世纪以来,中等强国日益成为影响国际格局和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力量,规模不断扩张,实力持续增强。欧洲主要国家与印尼、土耳其、南非等新兴中等强国共同构成当今国际社会的「中产」阶层,成为推动国际权力结构向扁平化发展的主力军之一,也是中国积极倡导的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重要合作夥伴。
 
  特别是2009年二十国集团成为全球治理主要平台後,欧洲和新兴中等强国得以直接参与世界金融经济问题的解决和全球治理机制、体系的改革,改变了以往全球治理体系完全由个别大国垄断、把持的陈旧格局。在这点上,许多欧洲国家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有共同的语言、相似的诉求。欧洲国家也需要通过与新兴中等强国的合作来充实、保持自己日渐衰退的影响力。
 
  德国是欧洲联合自强包括巩固和做大欧元的「领头羊」,而且在经济结构上与中国有相似之处,都是制造业和贸易大国。德国在欧元区面临的「北强南弱」困境,要得到根本缓解,不仅需要欧元区各国统筹协调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也需要以中国为「领头雁」的新兴国家的支持。在中国与欧洲国家的关系中,德国发展对华关系积极性最高、脚步迈得最大。
 
  意大利也是欧洲大国,与中国的联系千丝万缕,十分密切,合作前景宽广,也是中欧关系的积极推动者。
 
  欧亚一体化发展面临重大机遇
 
  亚欧首脑会议已走过10个年头,开创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合作交流的新模式。「温故而知新」,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迅猛发展的新时期,欧亚大陆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重大机遇,亚欧首脑会议机制应该乘势而上,做实做强,从解决热点问题到改善全球治理,从扩大经贸合作到加强文明融合,真正成为「南北合作」的典范和有效平台。
 
  同时,欧洲国家还具有较强的文明代表性和政治号召力,其文明多样性和文化多元性为中国与欧洲之间文化交流、民间往来、相互借鉴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和丰富的对话内容,充实了中国人文公共外交的导向维度。
 
  将欧洲国家摆在中国外交总体布局的重要位置,使中国外交的大国关系成为撬动世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杠杆原点,不仅能够冲淡新型大国关系的权力政治味道、超越西方逻辑「唯大国决定论」的惯性思维,还可有力回击部分国际舆论将新型大国关系等同於「两国论」(G2)的刻意曲解,增强中国全方位外交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