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58

學者:全面降息不如減稅實際

2014-10-14
来源:香港商報

  今年以來,中國央行通過再貸款、定向降準、PSL、SLF等定向寬松手段實施宏觀調控,但經濟下滑和利率處於高位這一相悖現象并未根本改觀,從定向走向全面調控的必要性似乎正在顯現。尽管中央一再強調,7.5%增速的數字并不重要,但經濟不景氣加上年底將至,市場有關全面降息的呼聲越來越高。日前有學者指出在滿足樓價、CPI與PPI都下降的三個條件下,就可以實行全面降息。對此也有專家指出,全面降息降準對經濟是強心劑,雖能起到一時作用,但從長遠來看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與為中小企業實行全面減稅更為重要。

  全面降息三大條件

  目前,中國經濟又到了一個關鍵點。在二季度經濟增速略有回升后,三季度各項先行指標已經顯露出增速可能再度出現走低狀况。同時,研究機構預測,四季度經濟增長壓力仍然較大,這意味著完成全年7.5%的增速目標艱巨。尽管中央一再強調7.5%的數字并不重要,但有分析人士指出,從經濟增速明顯放緩,物價持續回落,PPI連續30個月負增長,制造業領域面臨通縮壓力加大等經濟現象看,似乎需要貨幣政策有更大作為,甚至改變目前「穩健貨幣政策」為積極貨幣政策,市場呼聲最大的一個焦點是全面降息降準。有學者指出,當中國經濟還處於合理增長區間時,則不需要全面放松,但這不意味著將來沒有全面降準、全面降息的可能。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范劍平就表示,全面降息需要滿足三大條件。以降息為例,世界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都主要盯住CPI,同時還參考PPI和資產價格,資產價格主要是樓價。「今年PPI下降的幅度加大,CPI漲幅比去年縮小,樓價也開始掉頭向下了,降息的條件在逐步成熟,或可選擇定向降息,將來如果樓價、CPI、PPI都下降就存在全面降息的條件。」范劍平說。

  降息恐難解決產能過剩

  對此觀點,復旦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孫立堅向本報表示,按正常的貨幣政策理論來講,如果這三者出現通縮的現象,利率下調的空間確實釋放了,但要同時滿足三個條件存在困難。他指出,比這樣的理論更值得討論的是全面降息能否改變中國經濟低迷現狀。孫立堅說,「通過全面降息的方式能否解決中國產能過剩才是目前比較關鍵的問題。」孫立堅指出,現在不是中國實行降息的好時機。隨著美國開始退出量化寬松政策,中國若全面降息會帶來內外利率的差價,這樣會導致資本外逃。因此他認為目前中國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很有必要,貨幣政策不宜頻繁變動。「比全面降息更為重要的是國家需加大對民營小微企業成長的扶持力度、小微企業能夠帶動市場新的需求,另外要解決城鎮化所帶來的民生工程問題,讓老百姓財富收入增長,這些才是真正的關鍵。」

  全面減稅更利實體經濟

  市場對全面降息的呼聲很高,特別到了年底,很多處於困境行業迫切希望央行能對其伸出援助之手。主張全面降息者認為,一方面,目前CPI同比漲幅不高,9月更可能出現較大回落,這為全面降息拓展了空間;另一方面,無論是貨幣當局以500億元支小再貸款向地方中小銀行釋放低息流動性,還是國開行獲得的一萬億元三年期PSL低息貸款,抑或新近出台的可以在房地產領域產生定向降息效果的房貸新政,所有這些定向降息舉措,雖能使特定行業或特定領域的對象受益,對穩增長發揮短期支撐作用,但終非治本之策。特別是,9月匯豐中國服務業PMI為53.5%,較8月有所回落。若三季度經濟數據繼續疲弱,則應啟動全面降息。然而知名財經評論員余豐慧卻認為,全面降息降準對經濟是強心劑,一時肯定能夠起到作用,促使經濟增速加快。但從中國目前特殊情况看,作用和效果都很值得懷疑。他提出全面降息降準不如全面降低稅率。減稅分兩種情况:一種情况是經濟衰退時針對中低收入家庭實行臨時減稅。另一種情况是經濟處於流動性陷阱、中央銀行沒有降低短期利率空間的時候。在中國目前情况下,應該尽快從營改增的結構性減稅,轉變到面對中產階層以下以及實體企業的全面性降稅,重點是降低間接稅。

  香港商報記者 蔡易成 林玟珊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