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首次举办大型展览会引人关注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为期3天的2014年中国国际汽车商品交易会昨落幕 国家会展中心首秀“可打80分”
昨天,2014年中国国际汽车商品交易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落下帷幕。历时3天的展会被认为是对“四叶草”的一场“测验”。成语“一叶知秋”,说的是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那么,这场使用了两片“叶子”的展会,能否如“一叶知秋”般通过个别细微迹象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食、住、行未来都有安排
关于“测验”的情况,虹桥商务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主要是围绕食、住、行展开的。“我们听到一些反映,说大众化临时餐饮是有的,但许多展会涉及专业观众和商务洽谈,各层次的个性化餐饮需求解决方案早已在考虑中。”这位负责人表示,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本来就规划有15万平方米左右的商业配套,其中必然会有一些餐饮的引进。虹桥商务区核心区内也有餐饮配套,当然从面积、装潢档次等方面需要加以细化。
住也是挺要紧的。记者在采访中碰到过有参展商住在离国家会展中心(上海)10公里外的七宝老街,每次打的来回要70元-80元,费时费钱。以这次举行的2014年中国国际汽车商品交易会为例,1500家左右的企业参展,如果每家企业派3个人,就有4000多人的住宿需求。加上专业观众中相当比例也是商务人士。展馆附近的酒店、酒店式公寓的配套显得格外重要。“就是考虑到这一点,原来整个区域内规划了2家五星级酒店,目前已增加到6家,还不包括区域附近的。酒店式公寓的建造也在议事日程中。”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将会展核心、商务核心、交通核心高度融合是“行”的要诀。除了区域内交通组织更合理、标识更清楚外,虹桥商务区还想到与有关导航软件公司合作,及时更新位置信息,定位更精确和准确。
依托枢纽辐射全国、全球
陈望平是2014年中国国际汽车商品交易会的组委会副主任和策划部总监。他对国家会展中心的评价,赞许中也带着建议。“上海这个国家会展中心首先是大,满足了各种不同大展的需求,一个单体展厅面积超过2.8万平方米,可容纳3架波音737飞机;第二是方便,这么大的国家会展中心走累了怎么办?代步车随处可见。实际上,代步车在国外的展会上是非常多见的。当然,我发现国家会展中心楼上楼下的连接好像依靠的是斜坡道,如果能有垂直式的连接可能更加便利。”
设施良好给陈望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他也谈到了休息区的小问题:“场馆这么大,参观者走累了怎么办?展厅也有休息区,不过都是在场馆里开个很小的门。那么大的人流,这一点略显不够。”
陈望平认为,相关职能部门非常具有服务意识。展会开幕前,无论是高速公路还是地铁站出口都已配了指示牌,当然,这些指示牌可再大、再醒目一些。此外,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的停车场出入口,出租车进出道路和人的步行线路完全重合,存在安全隐患。
“这是个国家级会展中心,依托交通枢纽和商圈,我看好它的未来。”陈望平说,国家会展中心紧邻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可以借助航空、高铁、城铁、地铁、公路等多种交通手段,未来还有配套的商圈。从这里能够连通到北至哈尔滨、南到广州的广大区域。将来,大虹桥效应不仅会辐射到整个长三角地区,完全可以辐射到全国,甚至是全球。
初展3天整体运转还不错
昨晚,上海博览会有限责任公司常务副总裁文仲亮这样评价三天的“测验”:“整体上感觉平稳,从安全、便利、有序、高效等各方面来看,可打近80分。虽然也有意见和建议,业内朋友还是认为,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这次整体的运转,还不错,比想象好,不容易。”
据统计,2014年中国国际汽车商品交易会举行的3天期间,没有发生重大事故。开展首日,因为是周日,客流突破7.3万人次。前昨两天,参观展览的客流分别为3万多人次和2万多人次。
便利方面,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随机应变地作了许多调整,比如增加指示前往餐饮点的标识等。
下月12日至16日,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将迎来上海时尚生活消费展览会,时尚生活消费与百姓的距离更近,更容易吸引滚滚的人流,对展馆来说又将是一场“考试”。
本报记者 陈杰 实习生 吴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