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

港市民请求在珠海助港建垃圾島

2014-10-27
来源:觀察者網

   香港市民到中聯辦請愿 要求中央在珠海助港建垃圾島 

  香港地少人多,垃圾處理是一大問題,而特區政府力推的“三堆一爐”方案(即擴建三個堆填區及興建一個現代焚化設施)頻頻受阻,除了被市民反對,在立法會至今也只闖過第一關。日前,新一年度的香港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審議“三堆一爐”議案,而約10名將軍澳居民24日上午帶同計劃書及大型模型到中聯辦外請愿,要求中央及珠海政府協調,撥出香港水域以外低生態價值的孤島,供香港興建“垃圾島”及“環保教育科研中心”,他們認為此舉既能處理廢物,也能讓堆填區遠離居民,并推動香港及珠三角的環保產業。
 
  協助居民的西貢區議員方國珊指,中央早前撥出橫琴島予澳門大學及經濟發展,認為港府可參考該模式,冀中央撥地予香港處理廢物,“珠海一帶有好多島嶼可作用垃圾島,我哋去新加坡實地考察過,垃圾島只需五年時間就可興建好。”
 
  她聲稱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亦認為難以在香港覓地興建如焚化爐等設施,可建在遍遠孤島,減少社會爭拗。
 
  方國珊又批評,港府經常以“假數據”欺騙市民,令市民以為堆填區將于明年爆滿,但實際上堆填區仍有五年壽命,促請港府盡快展開興建垃圾島的研究,并永久關閉將軍澳堆區。
 
  據觀察者網查詢,香港現有的3個策略性堆填區包括新界西(屯門)堆填區、新界東北(打鼓嶺)堆填區和新界東南(將軍澳)堆填區,預計會在6年內陸續飽和。。去年7月,香港特區政府的撥款申請在立法會被擱置。
 
  香港特區政府環境局資料顯示,目前香港的垃圾處理基礎設施尚未完善,香港都市固體廢物52%為堆填處理,香港的每日人均家居廢物產生量為1.36公斤,顯著高于亞洲城市東京的0.77公斤,漢城的0.95公斤及臺北的1公斤。
 
  今年3月28日,香港擬擴建三個垃圾堆填區和興建石鼓洲焚化爐,在立法會成功闖過第一關,4月提交立法會工務小組委員會再作討論,但無果而終。7月,立法會議財務委員會本個會期的會議結束,“三堆一爐”垃圾處理方案等撥款申請被要留待10月復會后、即下一個立法年度再處理。
 
  香港環境局局長黃錦星曾表示,盡管香港早于2000年已籌備興建現代焚化設施以處理生活垃圾,經歷十多年的選址、城規、環評、咨詢程序,加上司法覆核及向立法會申請撥款等過程,即使今年獲得撥款,最快也只可于2022年落成,換言之,整個項目耗時二十多載。其容量每天3000噸,相等于回收后本港總體末端生活垃圾量約三分一。
 
  香港環境局估計,至2017年,每日仍有約7000至8000噸生活垃圾需堆填,另外建筑廢材等亦需處理,近年建筑廢料回收率逾9成,但余下每天約3000多噸建筑廢料仍占用部分堆填空間,補充堆填容量委實刻不容緩。
 
  他又表示,不少人士包括立法會議員均支持“三堆一爐”方案,認為將四個設施,放在香港的東、南、西、北四方,體現社會的共同承擔。港府會繼續加強與議員溝通,尋求他們的支持。
 
  黃錦星強調,港府有完整的廢物管理藍圖,從源頭減廢、減少廚余、支持回收和發展基建等多管齊下,期望市民理解和支持。
 
  其實,除了香港將軍澳當地居民,深受垃圾山臭味之苦的深圳居民同樣對這個項目表示強烈不滿。今年1月,深圳市人大代表楊勤稱,由他組織發起的“呼吁抵制香港垃圾山簽名活動”得到了市民的積極回應,初步統計的人數已超過百萬人。
 
  廚余回收撥款獲通過
 
  香港立法會財務委員會24日召開兩節會議,以37票贊成、 1票反對,通過撥款近16億元興建小蠔灣有機廚余回收中心。
 
  本次議程于上周五已開始審議,但在泛民議員發起不合作運動下,昨日多名泛民議員接連提問,部份議員累積提問超過10次。
 
  人民力量陳偉業、社民連梁國雄和新民主同盟范國威,合共提出40項臨時動議,期間陳偉業更提出休會動議,但全部被被否決,撥款最終仍獲得通過。
 
  財委會隨后開始討論“三堆一爐”撥款申請,主席張宇人建議合并討論“三堆一爐”,但分開表決。多名泛民議員反對,指項目具爭議性,涉及的地區性問題未必相同,擔心發問時間不足,要求分開討論。
 
  建制派議員則指,有關項目在事務委員會和工務小組已有充份討論,贊成合并討論。張宇人在結束會議前表示,維持合并討論建議,下星期會交代提問時間的安排。
[责任编辑:郭美红]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