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3

這場“絲綢之路展”無法復制

2014-11-07
来源:東方早報

  國家博物館的“絲綢之路”展是迄今最大規模的絲路展,圖為展出的敦煌莫高窟壁畫(臨摹品)。早報記者 權義 圖

  元 青花纏枝牡丹鳳穿花卉紋獸耳罐上海博物館

  唐 鑲金獸首瑪瑙杯陜西歷史博物館

  早報記者 許荻曄 發自北京

  最大規模的絲綢之路展覽昨日在國家博物館開幕。該展首次將草原絲綢之路、沙漠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統一在一個展覽中,對絲路的歷史和成就進行了全方位展示。400多件展品中,60%以上都是一級文物,不乏各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如首批禁止出國(境)名單中的獸首瑪瑙杯、“五星出東方利中國”護膊等,不僅有法門寺地宮出土的鎏金銀捧真身菩薩第一次離寺展出,更有1938年在張騫墓出土的“博望造銘”封泥的首度公開亮相。

  以點帶面展現絲綢之路

  大型文物展覽“絲綢之路”從2014年11月6日到2015年1月5日在國家博物館展出。主辦方為文化部、國家文物局以及陜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河南6個省(自治區)政府,將以兩個展廳的規模展出絲路沿線的全國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44家文博單位的490余件文物。

  今年6月23日,中哈吉聯合申報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路網”申遺成功,而早在2013年,國家主席習近平就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命題,在APEC會議召開之際,國家文物局特別籌劃“絲綢之路”展,展示絲綢之路兩千余年的歷史過往和燦爛成就。

  狹義的絲綢之路,往往指公元前2世紀張騫出使西域后打開的歐亞交通要道,亦稱綠洲絲綢之路。在本次展覽中,此固然為重點展覽,以4個主題,分別介紹了絲路的產生背景、胡人胡風與漢文化的交融、由此形成的宗教多元化,以及在文化交流達到鼎盛而產生的大唐文明。

  但廣義的絲綢之路還包括草原絲綢之路及海上絲綢之路,在本次展覽中,也用了一首一尾兩個主題進行展現,前者展現了在綠洲絲路之前,公元前5世紀就已形成的歐亞草原與中國北方草原的早期文化交流史;而后者則重點以瓷器貿易展現唐代至明清時期東南沿海的海上絲綢之路的盛況。

  此前西北五省(區)共同主辦的《絲綢之路—大西北遺珍》展,曾在多地巡展,是為國博“絲綢之路”展的前身。國家博物館在今年5月接到展覽任務后,重新起草了展覽大綱。為了符合展覽主題,確保展覽的規模和水平,從北京、新疆、青海、甘肅、寧夏、陜西、山西、河南、廣東、福建、湖南、上海、江蘇、山東、安徽、四川等16省(自治區、直轄市)的44家文物機構精選400余件文物,年代跨度從戰國至明清,質地包括金、銀、銅、石、玻璃、織物、紙、陶、瓷等,類別涉及青銅器、金銀器、玻璃器、陶瓷器、絲綢、文書、壁畫、石雕等。原《大西北遺珍》中展出的文物,使用不到1/3。

  策展人單月英介紹,絲綢之路的內涵之豐富,遠非一個展覽所能介紹完全的;而如果單純按照時間線索展現歷史,不僅容易枯燥,內容上也會有重復之處。因此在策展中,國家博物館注重以點帶面,通過六個主題區塊的設置,結合每個主題在不同年代的發展變化,并依托國內外相關學術研究的最新成果,在每件文物各自的故事以及彼此組成的序列中,呈現絲綢之路上的人情風物、商貿往來、文化交流等。

  但文物也有力所不逮之處,比如如何展現絲綢之路上的追夢人,張騫尚有封泥、壁畫等文物可尋,但班超、玄奘乃至鳩摩羅什等,并沒有合適的文物可以介紹。為此,展覽以多媒體方式來展現兩千多年來絲綢之路上的十多名重要人物。“比如我們做了玄奘西行的路線圖,點一下地圖上的小人,就會從長安出發,按照路線走一圈。希望用這種方式,將文物不能、不夠體現的地方補足。” 單月英說。此外,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文物古跡、經由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的動植物、樂器等知識點也將以多媒體方式展示。

  國家博物館副館長宋新潮介紹,為了確保本次展覽的學術性,特請榮新江等學者專文論述。而為了能讓公眾更好地理解展覽內涵,國博為此配寫了7萬字的講解詞,并配備20名專職講解員和30名志愿者提供講解服務。

  舉全國博物館之力

  “絲綢之路”展是否有各地巡展計劃?“這個展覽無法復制。”宋新潮說,“我們要對兄弟館負責。40多個館的鎮館之寶,協調了那么長時間,能在國博展出2個月已經是最大的可能了。”

  400多件文物中,即便有部分新出土文物未來得及定級,但國家一級文物的比重,也超過了60%。早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為了促成這次展覽,國博領導親自出差前往陜西、甘肅等重點參展博物館,國家文物局還曾兩次下文要求各相關博物館配合展品出借。因此,國博的唐三彩釉陶駱駝載樂俑、上博的元青花、新疆博物館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護膊等鎮館之寶云集。很多珍貴文物原本輕易不出省界,此次也首度“出差”。

  以文物大省陜西為例,法門寺所藏鎏金銀捧真身菩薩在1987年出土后首次離開了法門寺;西安博物院則借出了鎮館三寶之一董欽鎏金佛造像;1938年西北聯大初步發掘張騫墓墓道所出土的“博望造銘”封泥第一次向公眾展覽;而陜西歷史博物館更是一次借出了兩件鎮館之寶:獸首瑪瑙杯與舞馬銜杯紋銀壺。獸首瑪瑙杯屬于國寶級文物,不僅屬于第一批禁止出國文物,且從未出省,此次得以出現在國博,知情人士透露,主要是依靠陜西省政府大力支持,“因為出借文物,陜歷博還關閉了一個展廳。”

  除了陣容強大,此次展覽的珍貴之處,還因為有一些文物,因保存狀況不容樂觀,此次展出后也可能將不再出現于公眾視野。如在吐魯番出土的《弈棋仕女圖》絹畫與木質圍棋盤,足以證明圍棋在唐代已傳到西域,此二者均藏于新疆博物館,此次雙雙來京。但絹畫因出土時即破損嚴重,可能今后將不再公開展出。

  展覽同時為來自不同地區的展品,構建了一個保持差異卻遙相呼應的空間。新疆的漢晉營盤墓、寧夏的北周李賢夫婦墓、陜西的隋代虞弘墓及唐代金鄉縣主墓,相距幾百年,相去幾千里,但各自的重要出土文物卻呈現于一個展覽之中,呈現不同地域、民族、文化之間相互影響、交融的關系。

  不過展覽之中,也有兩件(套)文物并非真品參展。出土于章懷太子墓的《客使圖》因考慮到保存、運輸狀況,最后以復制品呈現。而敦煌壁畫,也因為無法揭下的緣故,以臨摹品參展。但單月英介紹,畫作臨摹于1950年代,到現在也堪稱文物了,且臨摹水平相當高,壁畫內容纖毫畢現,“看得仔細的觀眾,可以發現在其中有一幅《降魔變》,畫上好像被扎了一個洞,但那是因為洞窟中此處有洞的緣故,畫師完全忠于原樣地體現出來了。”

[责任编辑:蒋璐]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