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2

一帶一路的國際態度:十分誘人

2014-11-10
来源:瞭望東方周刊

  更好的溝通,已經成為“一帶一路”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姚瑋潔/北京報道

  自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建設“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起,了解這一構想并提出參與方案,已成為在華外交官的首要任務。

  如阿拉伯埃及共和國駐華大使館文化處文化教育科技參贊侯賽因-伊卜拉欣,剛到中國三個月,參加的大部分活動都與“新絲綢之路經濟帶”有關。

  “除了對外交官、企業家舉辦類似活動,也希望能夠為普通老百姓舉辦類似的文化交流活動。”盡管主要負責文化事務,但他仍對《瞭望東方周刊》強調,“一帶一路”的內容應該更加豐富全面。

  “一帶一路”沿線大多為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約占全球的63%和29%。它們也普遍處于經濟發展上升期,具有廣闊的互利合作空間。

  作為發起國,2014年起的五年內,中國將進口超過10萬億美元商品,對外直接投資將超過5000億美元,出境游客將超過五億人次。

  對于世界最大經濟走廊計劃,以及來自中國的利好,沿途國家普遍持歡迎態度。外交官們還希望,利用更好的溝通和了解,消弭客觀存在的擔心和利益沖突。

  “絲綢之路投資帶”

  意大利駐華大使館商務參贊裴禮康-朱佩塞在“首屆絲綢之路國際合作論壇”現場告訴《瞭望東方周刊》,在他的國家,絲綢之路耳熟能詳,而“新絲綢之路”已成為一個國際通用學術名詞,遠遠超越了“路”的地理學范疇。它在同緯度上擴展,“在古代絲綢之路的基礎上煥發出生機”。

  據歐盟統計局統計,2013年,中意貿易額已達437億美元,較2012年增長3%,中國也是意大利第八大出口市場和第三大進口來源地。

  在歐洲久久籠罩于經濟衰退陰影之下時,中國外管局已斥資逾25億歐元,分別購入意大利五家最大企業約2%股權,包括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意大利電信以及國家控股的能源集團埃尼等。

  2013年至今,中國在意大利的投資已經接近60億歐元,意大利已成為中國在法英之后的第三大歐洲投資目的國。截至2009年,這個數字還不到五億美元。

  上述情況出現的背景是,意大利總理馬泰奧-倫齊2014年6月訪華時,曾向中國領導人提出加大對意大利投資。

  裴禮康-朱佩塞正希望將更多的投資者帶到意大利,“2015年米蘭世博會上,中國將會有三個展館——中國國家館、中國企業聯合館、萬科館。中國國家館將會是第二大場館。我非常希望中國人能夠來參加這場盛宴。”

  意大利只是“一帶一路”沿途國家的代表。

  中國商務部部長高虎日前在《人民日報》撰文說,中國是不少沿線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場和主要投資來源地。過去10年,中國與沿線國家貿易額年均增長19%,直接投資年均增長46%,均明顯高于同期中國對外貿易、對外直接投資總體年均增速。

  2013年,中國與沿線國家貿易占對外貿易總額的四分之一,直接投資占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總額的16%,承包工程營業額占對外承包工程總額的一半。如果不考慮中國企業在非洲的項目,“一帶一路”也是中國對外承包工程最集中的區域。

  與過去單純承包工程不同,目前中國的直接投資正與工程建設結合,中國的發展經驗也正在為沿途國家復制——比如開發區。

  侯賽因-伊卜拉欣提到:“我們正在推進蘇伊士運河走廊開發大項目,將為來往船只提供服務。在蘇伊士運河西北部由天津泰達公司投資了新的開發區,那里已經有200個中國工廠,希望有朝一日能達到500個。此外,埃及也在規劃核電建設。”

  但在埃及方面看來,如果對相關提議深入探討,仍然需要解決許多細節問題。

  比如,如果中國建成了通往沿線國家的鐵路、打通了海上絲綢之路,那么沿途國家如何“掌控”這些線路?

  “需要從細節層面展開協作。雖然‘一帶一路’十分誘人,我們仍然需要深入研究此項倡議。”一位外交官說。

  在2014年6月舉行的中阿合作論壇第六次部長級會議上,包括埃及在內的22個阿拉伯國家表示非常支持“一帶一路”。不過,許多阿拉伯國家也提出,中方需要更為詳盡地闡述此項倡議。

  需要更好的溝通

  多位外交官提到,作為世界最大經濟走廊,“一帶一路”需要注意與沿途現有合作機制的關系,特別是地區大國和外部大國主導的區域合作機制。

  “比如在中亞,除了俄羅斯的傳統角色,美國也在依托阿富汗建立貿易和能源走廊。包括在歐洲,西歐、中歐、東歐都有自己的考慮。”一位外交官說,中國需要為“一帶一路”建立更為便捷和通暢的溝通渠道。

  應該說,與迫切需要中國發展經驗的第三世界國家不同,位于“一帶一路”另一端的歐洲以積極而審慎的眼光看待來自中國的投資和貿易。

  西班牙投資局局長何塞-卡洛斯-加西亞-德-格維多-路易斯對《瞭望東方周刊》表示,中國對西班牙近期有很重要的投資。在過去18個月,來自中國的投資總額已超過一億美元。

  “我們也跟歐盟商量過,在西班牙的中國投資者可以長期居住在西班牙,而且有更加寬松的移民政策。”他說。

  希臘駐華經濟商務公使善德思-恩馬努爾對《瞭望東方周刊》表示,雖然華為和中興已在比雷埃夫斯港建立物流中心,并計劃進一步擴大業務,但來自中國的投資中最有益的是中遠集團,他們的業務涵蓋了很多港口。

  “一年前,當我們處在衰退期時,中遠項目一直有盈利。中希兩國之間基礎設施相互關聯,中國對希臘運輸、鐵路、機場方面也都非常感興趣,相信會有更多成果。”他說。

  希臘駐華大使瓦西里奧斯-科斯蒂斯則對本刊記者表示,比雷埃夫斯港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而在希臘,類似這樣的港口還有許多。

  然而,歐盟畢竟有著幾乎全球最高的投資門檻。早在2011年,隨著新興國家投資不斷涌入,歐盟委員會就準備建立投資統一監管體系。

  當時有歐盟委員給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寫信認為,一些外國投資者來到歐洲,是為了帶走歐洲的知識產權并將其轉移到國外。

  “我們仍然需要足夠的溝通。”一位歐盟外交官表示,他們一直努力使歐盟國家了解中國的差異性和特殊性,但也希望中國特別是媒體理解歐盟的考慮。

  比如,國有企業目前是中國對歐盟的主要投資者,無論在投資金額和交易數量上都占絕對優勢。但是按照歐盟的企業并購監管體系,如果一些企業具有同一股東,就要防止它們串謀或以其他手段破壞市場競爭。“中國國有企業在歐洲市場的行為,比如同一行業的企業之間、上下游企業之間,是否會形成某種壟斷或同盟,一直是歐盟對中國投資的關注重點。”

  長久以來,歐盟委員會都在考慮將中國國資委[微博]監管的所有企業單獨列為一個公司實體。

  在他們看來,雖然中國存在特殊性,但如何因此改變歐洲大陸的慣例,是個大難題。

  “我們不是單獨針對中國,也需要考慮美國在歐洲經濟安全的影響,過去也這樣考慮過和日本的關系。但幾十年里,歐洲、美國、日本都是在這樣的摩擦和交流中一同發展。”一位駐華商務參贊說,“很多人寄希望于目前正在進行的中歐投資協定談判,但讓我們彼此更加了解,才是根本性的解決之道。”

[责任编辑:李曉尚]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