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島平潭
時代週報首席記者 劉科 發自福建平潭
汽車在空曠寂靜的平潭海峽大橋上疾馳,風從耳畔呼嘯而過,帶著海的腥味與濡濕。一掠而過,數個商住辦大盤正在路兩旁拔地而起,大坑、腳手架、轟鳴的打樁機、空空的廠房和滿載著淤泥的運土卡車穿行其間。
這是自福建福清市進入平潭島的金井灣地區。11月立冬已過,寒風料峭,但平潭島難掩熱氣騰騰。
過了金井灣地區,進入平潭縣城深處腹地,摩托車穿行而過,內部隱藏著一條條九曲回腸的古老的商業街,紅白喜事功能一應俱全。
與中國許多個驟然因政策聚焦而改變原有運行軌道的城市一樣,平潭至今仍保留著傳統海島和現代城市的雙重面孔。
自2011年平潭綜合實驗區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後,這個貧瘠的島嶼城開始重新進行自我評估。熱火朝天大幹快上的工程,正是最集中的政策體現。
11月1日,國家主席習近平特別來到平潭調研—此前,習近平曾在福建工作17年半,其間20次到平潭調研,有很深的“平潭情結”。
如今的平潭被定位為對台特區。習近平在平潭調研期間,親自為其定位:平潭綜合實驗區是閩台合作的視窗,也是國家對外開放的視窗。他臨別叮囑:實驗區是全國獨創,要繼續探索。
在習近平到訪平潭後,包括國台辦副主任、國家標準委主任在內的多位高級官員陸續到訪,中央和省市已經給平潭贈送了禮包,11月4日,福州海關宣佈,將在平潭綜合實驗區全面複製推廣上海自貿區的創新機制,實施單一視窗、跨境電子商務等改革措施,最大限度釋放政策紅利。
平潭的未來,是成為新時代的另一個墾荒點。
政策掉下來
擁有40萬人口的平潭是座貧瘠的島嶼,常年以來土地難以耕種。在過去,平潭人只能外出謀生,一是海運業,二是隧道業—由於在過去經常挖防空洞,平潭人由此掌握隧道施工技術。
平潭雖然缺乏良好的生態資源,卻握有一張任何城市都不具備的王牌—與臺灣新竹縣僅相距68海裡,相當於2小時的船程,去臺北也只需3小時。獨一無二的地緣優勢註定其成為探索兩岸區域合作的實驗區。
在過去的很多年中,福建一直希望平潭成為中國東南沿海高度開放的標誌性區域,等待著中央政府為平潭“正名”,使其成為一個國家級戰略,並納入國家區域總體發展規劃。
直到2011年12月,國家發改委正式發佈由國務院批復的 《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同意平潭實施全島放開,在通關模式、財稅支援、投資准入、金融保險、對台合作、土地配套等方面賦予平潭綜合實驗區更加優惠的政策。
平潭實驗區沿用了中國開發區在借鑒蛇口模式後走的另一條道路—以上級政府的特別授權,組成工委與管委會,代表地市級別的政府行使權力。
福建東南競爭力研究院院長王開明關注平潭發展已多年,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王開明認為,平潭最吸引商業資本之處,在於其政策優勢。
在稅收政策方面,平潭目前實行特殊的15%企業所得稅政策—2014年3月25日,平潭綜合實驗區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及優惠目錄發佈,符合高新技術產業、服務類、農業及海洋產業、生態環保業、公共設施管理業等五大類127條優惠目錄的企業所得稅減按15%徵稅。該項政策起止時限為2014年1月1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
這意味著當特區已取消這項優惠政策的時候,中央賦予平潭的這項政策,讓平潭能在引進外資上可以大顯身手。
除此之外,中央賦予平潭的免稅、保稅、退稅和選擇性徵稅等一系列特殊政策開始漸次落地。今年7月,平潭綜合實驗區正式封關,在這個海關的特殊監管區域,企業的進出口貨物一進入,就視同已經進口或者出口。由此,324多平方公里的平潭島,成為全國面積最大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也是惟一擁有區內居住功能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
另外一些與地市級政府配套的紅利也開始下放,一個最好的佐證是,2014年年初,公安部交管局同意授予平潭設市級車輛管理所許可權,福建省由是決定將“閩K”號段部分下放給平潭管委會。
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公佈的資料顯示,在平潭實驗區成立之後,僅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1500億元,而未來的五年,則計畫投資3000億元—這顯然是一個宏大的計畫。
台商真來了
臺灣金門人薛德清到平潭已經13年,算是第一批到平潭投資的台商。現年50歲的薛,擔任著平潭台商協會副會長的職務。
“我算是最早來平潭吃螃蟹的臺灣商人,2001年到平潭時,整個平潭就幾個臺灣人,現在平潭的台商有200多個,以後肯定會更多。”薛德清這樣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如今與台商們一同到來的,還包括夜市在內的臺灣生活方式的進入。今年7月,臺灣夜市來到平潭。8月,一些公車上開始用臺灣話播報站名,甚至全程播放閩南歌。
對平潭這幾年的變化,薛德清最深的體會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城市建設上的變化,這是用眼睛能看到的。另一個變化是政府職能的轉變,這需要用心去感受。過去平潭是離島,進出要坐船,有點‘天高皇帝遠’的感覺,現在政府是服務型的,整體投資環境比原來加分了。”
“栽得梧桐樹,引得鳳凰來”—這是習近平在離別平潭時,向平潭實驗區負責人的囑咐之語。現年55歲的潘蓮琴不願意誇自己為鳳凰,笑稱自己“最多只是一隻小鳥”。
潘來平潭已經半年—這位臺灣宜蘭縣人和她的兩個兒子目前在平潭對台小額商品交易市場(以下簡稱“臺灣免稅市場”)經營著一家名為三優商行的免稅店。
臺灣商品免稅市場在今年6月開業,這個由38座閩南古厝風格建築組成的市場,坐落在平潭島東南側距臺灣最近的澳前鎮,離兩岸直航的澳前海峽客滾碼頭大約1公里。
此前的2013年3月,平潭成為繼廈門大嶝島後批准建設的大陸第二個對台小商品免稅市場。該政策免稅範圍包括糧油食品、土產畜產、紡織服裝、工藝品、輕工業品、醫藥品等六大類。
潘蓮琴是免稅市場裡少有的臺灣土著,她的店位於市場二樓電梯口處,今年7月和8月,福建省委書記尤權和福建省省長蘇樹林到平潭視察期間,與潘均有過交流。“蘇省長來視察的時候,我跟他有個約定,在平潭至少待滿五年。”潘蓮琴這樣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她略覺遺憾的是,這一次習近平來平潭沒有到訪臺灣免稅市場,“不然可以與習主席有溝通”。
潘蓮琴經營的臺灣貨物,從台中港到江陰,走的是貨物航線。如今,包括像她這樣的中小商家在內的台籍經商者,在平潭有1000多名,落地的台商企業則近260家。
跟潘蓮琴一樣,元裾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政言也是新入場的弄潮兒,這位臺灣高雄人來平潭已經一年,目前主要負責商業綜合體的,此外還在著手運作一個新的電商專案。
“很多臺灣朋友這幾天都給我電話瞭解平潭的情況,過去覺得可能只是‘喊喊口號’,現在看來平潭發展會很快。”吳政言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在他看來,受限於平潭目前的城市規模,一些細分行業要擴大市場規模仍有待培養。
更大規模的企業也已經抵達平潭。2013年,全球最大的觸控式螢幕製造商臺灣宸鴻集團入駐平潭,總投資約30億元。今年7月1日,臺灣IT產業巨頭台達集團決定正式入駐平潭,成立台達集團平潭子公司,負責台達集團在整個華南地區的運營。
各地資本暗潮湧動
馬冬根很忙,自11月以來,這位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招商局局長,每天都要接待大批來自各地的客人,因公務過分繁忙,時代週報記者與其聯繫的11月9日(周日)下午,他正在補覺。
招商局是平潭實驗區管委會今年最新成立的一個部門,旨在借鑒香港招商局的經驗,面向內資、台資和其他外資全方位招商。
在馬冬根的理解中,平潭招商工作的一個時間節點是今年7月平潭海關封關:“之前以基礎設置建設為主,之後轉到建設、招商、產業發展並重。”
在習近平離開的11月2日下午,平潭已召開黨工委擴大會議,提出要按照總書記提出的“選資、選商、選專案”的要求,“全面梳理各類招商專案,選出一批符合平潭定位的項目,加大對接力度,力爭招商取得新突破”。
效果已經逐步顯現。馬冬根稱,今年以來,平潭已在臺灣、深圳、昆山等地舉辦招商推介會,目前正在洽談的42個項目投資超千億元,其中吳鋼集團、利嘉物流園、嘉園農副倉儲等12個項目有希望近期落地。
除了政府主管部門大力組織招商外,嗅覺靈敏的各地商業資本也是暗潮湧動。這幾天,陸續有一些臺灣朋友給薛德清打電話,向他諮詢來平潭投資的想法,“很多臺灣商人想來平潭,我當他們的顧問,幫忙做市場摸底調查。”
11月4日這天,一個由深圳市台協常務副會長葉宋芳帶隊的25人次的企業家考察團,專門到平潭考察了三天。
“平潭的潛力很大。”葉宋芳告訴時代週報記者,“老實講,我對平潭的印象,跟20多年前剛到深圳的感覺差不多,還是一塊沒有完全開墾的處女地。深圳的發展得利於鄧小平先生在這裡劃了一個圈。現在習主席到了平潭,未來30年這裡會有大發展。”
“但平潭目前只是初步具備了投資的硬環境,等基礎建設完全完工後,才會吸引更多的投資。”葉宋芳判斷,平潭更大的投資機會將是在2018年前後。
之所以作出上述預判,葉的解釋是,平潭的北通道,往福州、長樂方向的公路和鐵路的兩用跨海大橋,要在2018年才能落成。屆時,從福州到平潭的高鐵僅需半小時。
即便如此,在葉宋芳的視角裡,一些傳統行業,仍存在繼續投資的空間,“比如像來自臺灣的水果,平潭現在還沒有大型的冷凍庫,所以不能把來自臺灣的水果批發做到很大規模。如果解決了冷凍問題,平潭的水果批發市場完全可以做得更大。”
來自深圳的台商的投資判斷仍在總結中,“對平潭的投資應該提前佈局”,葉宋芳稱,“我們過來考察的企業家看法不一致,像一些零售百貨型企業到平潭投資的時間點會更近。”
除了像葉宋芳這樣來自廣東的台商之外,據時代週報記者瞭解,在習近平視察平潭的前兩天,來自江蘇淮安的一個企業家考察團也專門來到平潭,意圖尋找投資機會。
不只是在粵和在蘇的商人,在全國都活躍的浙江民間資本也注意到了平潭可能出現的商機。浙江省民營投資企業聯合會會長周德文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透露,這幾天陸續有企業家朋友跟他聯繫,表達想去平潭考察的願望。
“浙江與福建山水相依,尤其是溫州市,更是與福建省接壤,現在國家已經在平潭釋放出了政策優勢,浙江民營資本對前往平潭尋求投資機會的興趣很大。”周德文說。
天畢弗中國CEO馮潔靖正是其中一位,這位浙籍企業家過去幾年一直在蒙古國從事煤炭投資生意。她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從平潭的定位來看,未來會優先發展清潔能源產業,而限制高耗能高污染產業,如果能找到一些不錯的新能源專案,我們非常樂意過去投資。”
與時間賽跑
如果說招商工作是平潭發展的“矛”的話,那麼目前制約平潭發展的“盾”是生態環境建設。
在王開明看來,平潭生態環境建設的困難,主要集中體現在水資源嚴重不足、易受大風災害影響和局部防護林體系退化這幾個方面。
淡水資源匱乏是平潭發展長期以來的瓶頸,在升格為實驗區之前,平潭的水能力遠不能滿足需求,其人均水資源、年人均綜合用水量、地下水資源和供水量,均為福州各縣(市區)最少。除了三十六腳湖外,幾乎無淡水水源可用。
為解決飲用水問題,平潭近年來實施了從福清市閩江下游的調水工程,由於該取水水源受河口河道下切、海水鹹潮上溯、污水回蕩等因素影響,仍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飲水安全問題。
除了受制于淡水資源外,平潭的風害也是突出。由於平潭島臨海岩岸山地長期受風雨沖刷和人為干擾,水土流失嚴重,導致基岩大面積裸露或石礫堆積。
儘管在過去的五年裡,平潭已經投入6億元植樹造林5000萬株,森林覆蓋率從29%提高到39%,但面積達七八千畝的石漠化山地,仍是平潭生態建設的薄弱點。
為改變這一狀況,今年5月,平潭已啟動為期3年的“岩質海岸石漠化山體植被恢復”試驗。“生態環境建設解決了,平潭發展會提高一個臺階。”王開明說。
在努力改造生態環境的同時,平潭正在建立有臺灣民眾參與居住的兩岸共同生活家園,意圖創造適宜臺灣人生存生活的環境,以吸引更多台商投資平潭。
高度發展的平潭,與福建省其他區域也有了隱性的競爭。“廈門有泉州、漳州及龍岩等地支撐,特別是泉州的民營企業。與廈門對比,平潭腹地只有福州地區的經濟支撐,輻射力還不夠。”王開明認為,平潭的下一步發展,關鍵還是將對台優勢用好。
位於金井灣片區的臺灣創業園,目前正在加緊裝修,創業園由2-10層不等的18棟建築組成。今年6月,臺灣創業園已全面封頂,按照計畫,部分樓層將於近期投入使用。
“既然中央允許平潭先行先試,那麼步子可以邁得再大一點。”王開明說,“思想要放開,不要有太多束縛,比如可以允許在平潭島內兌換台幣,允許臺灣金融機構在實驗區設立經營機構,這些政策可以推進平潭與臺灣實現經濟全面對接。”
在中國,中央和地方的互動關係一直是中國區域經濟發展的驅動力,中央政府的優惠政策為地方政府提供機會,而地方政府的回應能力決定著區域發展的水準。
如今,在平潭縣政府大院的宣傳欄裡、商場大樓的外立面乃至街道巷子的牆壁上,都懸掛著諸如“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來嵐重要講話精神”“全面推進平潭開放開發”之類的標語。
平潭人正在趕進度,在和時間賽跑,和國家政策賽跑,希望儘快將政策紅利變成開放紅利,也許所有的特區都是這樣,要與時間賽跑,這正是區域競爭繼續存在的機制。
入夜後的平潭略顯荒涼,但財神爺正在向這裡的人們招手,在萬寶中路路口,當地一位元摩托車司機告訴記者,他打算告別摩的工作,在平潭臺灣創業園區附近開家小商店,按照可預期的規劃,那兒將有一個生活區,言下之意,他打算“做臺灣人的生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