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4

中俄敲定東西兩線天然氣方案

2014-11-13
来源:华夏时报
  中俄雙方就天然氣進出口問題的談判曾經曠日持久,但今年一年間,中俄兩國就連續敲定東西兩線天然氣管道,解決了此前洽談近二十年未能解決的問題。
 
  11月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京時,共同簽署了一系列雙邊合作協議,中俄兩國再度簽訂能源大單,西線天然氣管道落地,而未來東西兩線天然氣協議均開始運作后,中國將成為俄羅斯天然氣最大買家。
 
  西線合同敲定
 
  此前曾被預測將于今年11月份正式簽署的中俄天然氣西線供氣協議如期被敲定。
 
  根據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中石油)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以下簡稱俄氣)達成的協議中,俄方將從西伯利亞西部通過阿爾泰管道向中國每年供應額外300億立方米天然氣,為期30年。
 
  俄氣首席執行官米勒表示,根據與中石油集團協議中的部分內容,俄羅斯可能在4-6年內,開始向中國供應天然氣。
 
  據俄氣發布的消息,該公司與中石油簽署的關于西線對華供氣框架協議的內容,包含了供氣量和供應期限以及“照付不議”的條款,且交貨地點是兩國邊境。框架協議還注明了起草關于西線購氣協議、技術協議和跨政府協議的時間表。
 
  中石油網站發布的消息稱,當本次新簽署天然氣協議開始運作,中國將超過德國成為俄羅斯最大的天然氣客戶。
 
  米勒則對媒體表示,中期遠景,還有一條新的路線,目前在與中國進行談判,是從遠東地區管道運輸天然氣。他還說,在“西線”運輸管道正式開始供應后,向中國運送的天然氣將超過如今向歐洲運送的天然氣總量。
 
  此前,在今年5月21日,俄氣與中石油簽署了俄羅斯經東線管道每年對華供應380億立方米天然氣的合同,合同期限30年。
 
  業內分析師認為,今年兩國天然氣協議的接連簽署,為亞歐兩大經濟體之間開啟新的天然氣供應渠道并降低亞洲地區天然氣價格奠定了基礎。預計,此次最新協議的簽署將加劇多個投資額數十億美元、針對亞洲市場的天然氣項目之間的競爭。
 
  當日,俄氣還與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簽署了一份關于石油天然氣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但這份諒解備忘錄的內容目前屬于商業機密。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微博)教授表示,首輪協議將使俄羅斯從經濟和政治上更加依賴中國。中國可能是全世界唯一一個有財力和市場的國家能夠長期穩定地消費俄羅斯巨大的能源出口。普京也將有機會向歐洲和美國證明俄羅斯不會因為烏克蘭事件而被孤立。
 
  價格問題令西線協議晚簽
 
  價格問題一直是這場談判曠日持久的主要障礙,而今這個秘密仍未被揭開。
 
  值得注意的是,記者同時從消息人士處獲悉,價格問題也是本次西線協議較晚簽署的主要原因,而中國自9月1日起上調了對國內天然氣批發商和非居民用天然氣價格,此舉對于西線協議的順利達成起到了推動作用。
 
  俄羅斯方面的消息也佐證了這一事實。俄科學院油氣問題研究所副所長阿列克謝·馬斯捷潘諾夫認為,“西線”一直是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優先項目,而俄中關于經西線供氣協議晚簽的原因在于中國國內市場上的價格制定條件。
 
  馬斯捷潘諾夫表示,有關通過西線管道向中國供氣的談判被拖延,不是因為中石油不愿購買高價天然氣,而是因為中國國內市場的定價是可調性的。中國國內氣價的限制導致進口天然氣的價格高于出售價格,且進口天然氣需要國家的大量補貼。
 
  截至目前,中俄雙方已經敲定了從俄羅斯輸氣包括西線與東線兩種方案,西線管道主要利用西西伯利亞的資源基礎,而東線則涉及東西伯利亞、遠東與薩哈林大陸架的天然氣田。西線方向年供氣量約為300億立方米、東線方向約為380億立方米,俄羅斯今后每年向中國輸送680億立方天然氣。東線運輸管道在今年5月中俄簽署價值4000億美元的協議后開始修建。
 
  中石油方面并未透露過已經簽署的天然氣購銷協議的價格,俄氣方面也拒絕透露對華天然氣價格。不過此前的東線協議簽署時,俄方曾透露合同總金額為4000億美元,天然氣價格可能超過每千立方米350美元。
 
  11月10日,米勒曾對媒體稱,“西線”是俄中天然氣合作的優先方向。俄羅斯國家能源安全基金會主席康斯坦丁·西蒙諾夫強調,“我們在西部占有優勢。這里已經有中國以高價購買的中亞天然氣。這一價格相當于歐洲的天然氣價格。況且,這里的運輸線路要短得多。烏連戈伊距離俄中邊境約2000公里遠。這相比東部的距離少一半”。
 
  另外據記者了解,本次西線協議中,中俄雙方已經約定了照付不議的條款。
 
  所謂“照付不議”,是天然氣供應的國際慣例和規則,就是指在市場變化情況下,付費不得變更,用戶用氣未達到此量,仍須按此量付款;供氣方供氣未達到此量時,要對用戶作相應補償。如果用戶在年度內提取的天然氣量小于當年合同量,可以三年內進行補提。
 

  俄氣公司通常在供氣合同中采用照付不議規則,因此也常常被指靈活性不足。最近一些年來,經過與很多歐洲消費者談判后,下調了照付不議氣量。不過以中國未來的天然氣需求量來看,照付不議應該不會成為問題所在。 

[责任编辑:邓煜闽]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