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訊】記者葉佩瑜報道:青年問題近年成為社會熱話之一。青協昨日於研討會公布一項研究,發現逾七成受訪青年覺得難找尋具發展前景的工作,認為在職貧窮的主因依次是住屋開支太大、個人學歷低及工種選擇少或個別行業不景,建議特區政府為低收入在職青年提供兼讀課程學費資助。出席研討會的扶貧委員會成員羅致光表示,扶委會改組后將會有一小組主力研究青年上游,希望盡力做。
青協副總干事馮丹媚昨日在一個研討會上表示,青協以政府「鼓勵就業交通津貼計劃」為基礎計算方法,即個人每月收入不超過8315元,個人資產限額不超過7.9萬元,界定為「在職貧窮」即「窮忙族」為是次研究對象,并於今年9月至10月期間,透過全港性隨機抽樣,以電話成功訪問了522名年齡介乎15至34歲的香港青年。
窮根因住屋開支學歷低等
結果發現,受訪青年認為在職貧窮的主要原因是住屋開支太大占29.8%、個人學歷低有25.4%、工種選擇少或個別行業不景占24.9%、住屋以外的日常開支太大有21.1%;不少受訪者認為找到長期穩定工作、找到有發展前景工作、提升社會階層及負擔住屋開支是困難,分別占52.2%、70.5%、72.1%及77%。
穩定工作職訓進修助改善
近四成受訪者認為自己是在職貧窮,大多集中在服務、銷售及輔助專業等職位,并以低學歷者居多,當中逾三成人更評估需時5年至15年以上才可脫離貧窮,近有近一成人估計永遠無法脫貧。被問到要如何才可改善狀態,受訪者認為是長期穩定的工作(33.5%)、持續進修(32.4%)、職業培訓(26.8%)及升職機會(25.9%);逾四成人認為改善在職青年貧窮狀況的最大責任是在於個人,占41.9%,其次是政府及戶主,分別占37%及9.5%。
倡關愛基金資助貧青學費
馮丹媚表示,工作對青年并不單單是短期賺錢謀生工具,更是建立基礎、未來計劃及發揮自身才能的機會,她認為社會應向有志於改善受戶能力的青年提供更多機會,并建議關愛基金應考慮為低收入的在職青年提供學費資助,以及與商界合作,推行大型青年就業實習計劃等。
嘉賓之一的教育學院亞洲及政策研究系講座教授呂大樂指出,「窮忙族」可細分幾類,包括:低學歷,早入職場,收入低但工作困身,難改善生活這類,以及有中學學歷但不希望屈就低學歷工作那類。他分析,有部分青年沒有找工作的概念,只會以奇怪的方式獲得工作,社會應考慮針對性幫助這類人。
想向上爬積極工作或讀書
另一嘉賓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認為,工作的工資是因應生產力及供求決定,即使是微薄的工作亦有個人自尊,但大部分青年不願意擔任低學歷的工作。社會是三個角,低層的人永遠較多,想改變不是不可以,但是要跟世界其他國家比賽,才可發展成高知識產業,提醒青年如想向上爬,則要積極工作或讀書,才有機會。扶委會設小組研青年問題
羅致光強調,扶委會一直關注青年問題,相信問題會持續未來10年至20年,扶委會改組會有一小組主力研究青年問題,但現時政府十分難做,又有立法會「拉布」,難改變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