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4

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展

2014-11-25
来源: 雅昌艺术网

 

第二届中国国际装置艺术论坛部分嘉宾合影

  11月23日下午,第二届中国国际装置艺术论坛暨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展在龙美术馆(浦东馆)开幕。本次展览由马得先生策展,展出国内外艺术家的装置作品二十余件,这些作品选自一百多位各国艺术家。据马得介绍,本次展览并不是一个“主题展”,入选参展的作品是为同名装置论坛提供学术研究的案例。上述论坛于去年首度在京举办,旨在梳理中国装置艺术的特性、其面临的历史机遇与发展趋势。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的论坛话题深入到装置艺术的属性以及其语法关系。

  当日,本次论坛主持王端廷说:“和中国早期的装置艺术以副产品和低成本的现成品为材料的情况相比,如今装置艺术更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一部分源于材料的转换:由价格低廉的材料转向金属、玻璃、声光的电子设备——尽管中国艺术家并不常用。另一部分来自数字技术的革新:装置艺术已超越了视觉感知,它延伸至‘多觉’艺术,能够充分地调动观众的互动性。”

展览现场的地板上铺设了一道环形的黄色迷宫

大型黑色塑料袋装置堵住了某个展厅的通道入口

马晗大型装置《黑物质》被悬挂至高空中

  本次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展,对现行的装置艺术提出了许多可能性:以往少见的金属材料、数码科技的技术革新、平面装置的成立性、装置与展厅的布局关联、艺术家个体情感的转移等。

  二十余件作品分布在龙美术馆一楼的几个展厅内。步入展厅可发现,马晗大型装置《黑物质》被悬挂至高空中。龙美术馆一楼大厅的层高很高,使这件作品能够与其他作品保持着可观的距离,非常显眼。与此相反,地面上的一件黄色环形装置《迷宫》则容易被观众忽略。艺术家看似平面化的处理方式,让人一时摸不着边。这是否是装置?观者可能会忍不住自问。对此,策展人马得解释:“作为传统的对装置的认识,它可能需要一个立体空间的实现:它可以是一张纸、一句话、一个行为。而这件作品则营造了一个平面式的迷宫,这种呈现方式,打破了原先迷宫的常用方式。”

两面红蓝方格的编织袋围在角落形成镜面作品

作品《晰迷》是一件只有一个出口的镜屋作品

  另一方面,“迷宫”作为展览线索,串联起一楼大厅几件作品的关系。作品《晰迷》是一间只有一个进、出口的镜屋。观众进入空间后,几面镜子将会无限延伸自己的镜像,造成一种神秘的干扰,它让人兴奋,让人困惑,也让人迷失。而展厅的角落处,两面红蓝方格的编织袋圈出一个独立的空间,它好似尚未完成的施工现场,观众一不小心可能就与之擦肩而过。而细心之人则会发现它的别有洞天:空间的地面上是一面镜子。而观众低头探望时,能看到自己的脸,和白色的天花板。“艺术家所能用到的材料非常有限,先围成一个空间,再选择展厅的角落,这成了一种特别的技术手段。这两件镜面作品和一件平面作品,分别在纵向和横向上得益呈现空间的延伸,是一次丰富的对话,也是非常完整而干净的艺术。”马得告诉雅昌艺术网。

  进入另一展厅,作品之间的关联似乎被弱化,但艺术家的个性化情感却越发显著。其中,一件作品以数十个黑色塑料袋为材料,隐匿在作品中的方形电扇,使其有序地释放充气规律,塑料袋的饱满与干瘪,有张有弛,仿佛是一曲生命颂歌。“这是一种对于生命的关注与体验。”马得点评道,“这种体验又很可观地传达给观众,他们会反射出新的感受,这可能是我们客观对待一件装置作品的方式。”

作品《忧伤的角落》 照片显示艺术家的工作室

作品《忧伤的角落》 一根实心的蓝色棍子似乎完成了艺术家的情感转移

  一张相片和一根铸钢的蓝色棍子构成了作品《忧伤的角度》。左边的照片是艺术家的工作室,其中有一根棍子。有别于展出的实心长棍,照片中的棍子非常轻薄。伴随着物理空间和平面与立体之间的变化,艺术家非常简洁地表达出其个人化的情绪转移。“面对装置艺术,我们很少会问艺术家用了多少材料,成本多少钱,而是研究它的艺术性和精神性,这件作品体现着作品的某种哲思,它超越了本身的社会价值。”马得点评道。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还有一件难得的借展文献作品,它为装置艺术的收藏价值提供了非常鲜明的个例。“我们通常认为,体量大的装置艺术作品不是个人收藏的首选,事实并非如此。这件Christopher的手稿,作为一个创作现场的图片记录,既有学术的参考价值,又具备收藏价值。”马得说。

  中国装置艺术在“八五新潮”后开始涌动,并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逐步成熟,发展至今,已在各大综合艺术展上占重要一席。可以说,本次展览是一次装置艺术新一轮的集体叙述。或许正如王端廷所言:“艺术永远在打破原状的循环中发展着、变化着”,装置艺术作为艺术领域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也不可避免地遵循艺术的整体发展规律。

 

[责任编辑:宋斯琪]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