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

港「智經」倡升識八法 助青年上流

2014-11-26
来源:香港商報記者王珈莉

  【香港商報訊】記者王珈莉報道:青年是社會未來的希望,他們向上流的情況,近年備受各界關注。智經研究中心昨日發表「激發原動力 開拓新思維 助青年 闖出一片天」研究報告,探討過去20年本港經濟及社會民生、教育、就業、創業和營商環境等方面的變化,為青年(15至24歲)向上流帶來的挑戰,並借鑑本港和外國的經驗,提出系列建議,冀達致「升呢冇難度 踏上青雲路」的目標。

  ●忽略職業教育重要及支援

  「智經」的研究指出,近10年青年向上流動空間狹窄。現時青年要在社會向上流動,仍需依靠學歷,然而本港社會風氣著重學歷,忽略了職業教育的重要性,令社會欠缺技術人才,收窄了不同志向的青年向上流動的機會。另外,職業教育推行未盡完善,其中《學徒制度條例》所涵蓋的年齡範圍及行業不夠廣泛,對青年和僱主的支援不足。缺乏針對職業教育的規管框架及全面支援,令學歷不高的青年失去一道重要的上游階梯。

  報告又指,專上畢業生畢業後,要面對償還學生貸款的壓力。不少副學位畢業生就職初期,每月薪金約1萬元,學生貸款還款額約佔月薪一成,對他們的經濟造成壓力;同時需面對就業問題,過去20年間,金融、保險及地產等高薪行業職位減少,反之批發、零售、飲食及酒店業等行業開設相對多職位,但此等行業未能為青年帶來高收入。

  ●買樓儲蓄首期長達14年

  數據顯示,現今年輕夫婦若要購買一個40平方米以下單位,需花14.4年儲蓄置業首期,較1991年的8.8年長,而且每月供款額佔家庭收入四成,反映樓價脫離市民負擔能力。

  「智經」基於研究所得的資料和結果,在「累積資本」和「踢走障礙」兩個範疇下提出「升」「識」8項方法,倡導政府和業界關注青年向上流動空間狹窄的問題。

  ●倡推動學徒「產、學」合作

  「智經」同時建議「升級」學徒制度,推動「產、學」合作,以增強有志獲取知識技能的青年參與學徒訓練計劃的信心。他們建議優化學徒計劃的名稱,以反映計劃的職業前景;取消學徒年齡上限,以免窒礙技術人才培訓的空間;涵蓋更多行業,特別是適合青年的行業,如郵輪及海上文娛康樂活動服務、調酒、資訊及通訊等;政府亦可參考大學學位頒授規定,於頒發畢業證書時實施分級制,以準確反映學徒的成就;及為參與計劃的僱主,按學徒數目每月提供培訓津貼,相信有關措施有利於缺乏新人入行的職業。

  ●建議「持續進修基金」加碼

  「智經」又建議為「持續進修基金」加碼,以增強青年持續進修誘因;政府亦應強化資歷架構成效,加快推動更多行業落實「過往資歷認可」及學分互認機制。另外,建議政府提高審批「小型創業貸款」的透明度,方便有志創業的青年及早計劃;同時檢討大學畢業生應否獲豁免接受培訓,以增加創業及業務持續發展的機會。

  ●償還學貸考慮與收入掛鈎

  為紓緩畢業生償還貸款壓力,「智經」則建議政府將畢業生開始償還貸款的時間與其收入掛鈎,容許貸款人選擇延遲最多5年,直至收入達至某一水平才開始還款。若畢業5年後,即使收入仍未達水平,亦需開始承擔還款責任。此舉可減輕青年即時還款壓力,免墮入在職貧窮的困境,及加快他們向上游的步伐。

  「智經」副主席劉鳴煒表示,若青年缺乏向上流動的信心,會令社會發展放緩,有損社會穩定。他強調,智經很早已發現青年問題需要正視,而不是忽然關心,並指提出政策建議後,「社會向上流同『升呢』,青年其實始終都係要靠自己」。 

[责任编辑:陈明汉]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