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10

美國對華新簽證急壞西方搶中國遊客

2014-11-28
来源:環球時報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APEC會議期間宣布對華新簽證措施,讓其他國家感受到了危機。近年來,中國出境旅遊市場火熱,為爭取中國客源,過去一年,西方不少國家紛紛放松對華簽證。“隨著歐洲國家接連放松對華簽證,來歐洲旅遊的中國人大幅增加”,比利時知名旅行社“帝亞商旅”總經理邸長林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柏林移民專家哈特梅爾則預測,首個對華免簽发達國家可能誕生在歐洲。

示范效應

對於簽證新舉措的好處,美國官方毫不諱言。據美國福布斯網站報道,美商務部長佩尼·普里茲克表示,到2021年時,中國赴美遊客將有望達到730萬人次,每年為美國經濟貢獻約850億美元,並支撐44萬個就業崗位。《財富》雜志稱,中美相互放寬簽證管理將使美國商家受益更多,美國將成為更吸引中國私人投資的目的地。

實際上,另一個北美國家已捷足先登。今年2月,加拿大聯邦移民部放寬中國遊客入境簽證政策,申請普通因私個人簽證將獲批最長期限為10年的多次往返簽證,該簽證獲批者在簽證有效期內入境加拿大,每次可最長停留6個月。加拿大中文媒體及商界、旅遊業者認為,此次是“真正的放寬”,可促使大量中國人選擇加拿大旅遊、消費。

不過,美國仍起到示范效應。有澳大利亞媒體稱,澳在爭取中國遊客方面已經落後,赴澳旅遊的更短簽證有效期正導致澳將部分市場份額拱手讓給美國等競爭對手。據報道,隨著中國領導人日前對大洋洲展開訪問,澳方表示將采取措施簡化中國公民簽證手續。據悉,新西蘭也將簡化簽證手續,歡迎更多中國公民前來旅遊、留學。中國還同斐濟政府簽署互免簽證等合作文件。

美國《華爾街日報》提到,一直因未能使中國遊客輕松入境而遭受批評的英國,可能會緊隨美國。

“旋風出簽”

英國不是申根成員國,中國人到英國去需要單獨申請英國簽證。英國《金融時報》稱,作為申根國家的法國吸引的中國遊客數量幾乎是英國8倍。“每年到訪歐洲的近160萬中國遊客中,只有15%持有英國簽證,這非常令人沮喪”,英國某著名零售商零售總監墨菲說,“這意味著每年10多億英鎊從我們手邊白白溜走,轉而流入法國和德國人的口袋。”

在國內一片批評聲中,英國政府對華簽證終於松動。8月11日起,英國向中國申請者提供24小時超級優先簽證服務,適用於所有商務訪問簽證申請者,擁有最近5年到訪過英國、美國等指定國家的探親訪問和普通訪問簽證申請者以及工作簽證等。另外,持有愛爾蘭簽證的中國遊客進入英國,可以免簽。

但不是所有人都對這一進展感到滿意。英國《泰晤士報》在這一政策被宣布後報道說,內政部的新措施不過是讓兩張申請表格縮減至一張而已,對於中國申請者來說,他們仍然需要單獨向英國簽證申請中心遞交申請。

今年以來,歐洲國家競相放松對華簽證。今年3月,法國駐華大使館領事部簡化對華短期簽證申請程序。根據新的簽證措施,中國公民赴法短期簽證申請自遞交材料之日起在48小時之內受理完畢;申請人可以在中國境內的任意法國總領事館遞交簽證申請材料;對於經常赴法的遊客,領事部擴大了一年至五年有效期的短期簽證发放范圍。“48小時”使法國成為當時歐盟國家中向中國遊客发放簽證最快的國家,有媒體稱之為“旋風出簽”。

法國的紀錄很快被意大利打破。6月,意大利總理倫齊訪華,他剛到北京就宣布:中國遊客赴意大利簽證處理時間將縮減至36小時。而在此之前,赴意簽證一般需要5天。德國坐不住了,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對媒體表示,德國正醞釀給中國申請者发放更多3至5年的長期簽證,此外簽證處理時間也從一周縮短至3天。

大門仍未大開

“歐洲國家競相降低身段,簡化對華簽證手續,主要是為了爭奪中國客源,為本國經濟注入新的活力”,歐盟委員會負責旅遊事務的官員菲利普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哪國簽證政策寬松,哪國就能吸引更多中國遊客,而中國遊客在歐洲出手都很大方,對當地的經濟拉動作用非常明顯。來自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的官方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出境遊人數及旅遊消費均居全球第一。

盡管歐洲需要中國遊客,很多國家也爭相簡化簽證手續,但它們的門檻與中國周邊國家比還是高得多。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官僚作風嚴重,辦事效率低下。比利時旅遊局一位官員向《環球時報》記者抱怨說,比利時在吸引中國遊客數量上都達不到荷蘭的一個零頭,該局多次推動簡化簽證手續,今年也有所松動,但幅度不大,作用不很明顯。二是對中國遊客存在意識形態偏見。對於英國目前采取的對華簽證放松政策,當地一些人就表示擔憂,說什麼中國人來了會带來不安定因素,中國人來得太多會給當地環境带來巨大壓力。

有分析樂觀指出,隨著中歐關系日益緊密,歐洲民眾對中國的了解將更全面、客觀,歐洲的大門會開得更大,甚至全部打開。德國柏林外國人管理局移民專家哈特梅爾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他預測,首個對華免簽发達國家可能誕生在歐洲,“按照中國的經濟實力,发達國家應該給予中國護照免簽”。

[责任编辑:宋斯琪]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