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56

中企全球化發展 品牌建設亟待加強

2014-12-04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本刊記者 張立

  導語:未來十年,全球發展戰略已不僅僅是少數最有實力的中國企業領袖們的藍圖,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將目光投向世界,在全球市場尋找未來發展的重要機遇和企業發展的全球座標。可以說,未來走出去的中國企業將不是數以百計,而是數以千計、數以萬計。企業總部有地域標識,但未來的市場一定是全球化的,需要更多中國企業參與企業全球化發展的重要進程

  有目共睹,中國資本正在掀起走向全球、崛起海外的歷史性浪潮。

  “雙11”過後,阿裏巴巴市值達到3000億美元,為全球資本格局的歷史性轉變加重注腳。阿裏巴巴並非唯一心懷主宰世界夢想的中國公司。隨著國內經濟增長持續放緩,許多中國公司開始將投資的目光轉向海外,進軍外國市場,收購有價值的技術和品牌。

  去年以來,中國平安24億人民幣拿下倫敦地標勞埃德大廈。同樣,中國建設銀行11億人民幣拿下倫敦金融城一幢6層。

  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於8月12日宣佈成立萬達澳洲子公司,計畫斥資17億元進軍澳洲房地產市場;據瞭解,萬達集團海外投資規模已經超過了2萬億人民幣。

  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熱潮也引發了資本市場的高度關注,資本的撬動力正在各個方面顯現。

  海外投資的特點流向

  幾年前中國企業都是幾十萬、幾百萬美元的項目,現在很多是幾億、幾十億美元的大宗交易,並且每年的交易筆數也在增加。從投資深度來看,投資主體對項目公司持有股權比例也在逐步提高。以前都是小股比,現在是大股比,50%以上很常見,甚至還有100%的。中國企業在全球範圍內整合技術、整合產品、整合企業、整合產業都有了更強的競爭力。”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全球資本市場生態也在發生變化,作為資本輸出大國,中國投資者海外資產配置也正面臨調整。因此,搞清楚中國資本在海外的流向特點是應對調整的第一步。

  那麼,來自中國的投資都流向哪里了呢?從行業來看,此前對外投資中礦產類較多。儘管伴隨著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的價格波動,資源類、礦產類投資收益波動較大,但從國家戰略角度來看,中國是一個資源消耗大國,此類投資有其特殊的價值和意義。

  一個明顯的變化是,今年以來,中國企業對外投資並購中,傳統的商務服務業佔據主流,尤其是批發零售業、建築業、製造業等行業。對外投資從低端技術部門流向高端技術、高附加值行業趨勢明顯。這類投資未來增長潛力巨大,受益預期比較高。

  另外一方面就是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比如高鐵、機場、港口碼頭。中國有豐富的建設經驗,有國際領先的技術,可以更廣泛地參與國際基礎設施建設市場。比如規劃中的中國到新加坡,中國到俄羅斯這樣的長距離高鐵運輸專案。

  此外,一個特別的現象是,中國企業對海外投資時,比較樂意承擔風險。一些國際金融機構,包括世界銀行、美國開發銀行,不太願意發放貸款的國家,中國卻樂意去到那裏投資,中國要比這些國際金融機構更樂意承擔風險。

  少有成功的四個原因

  那麼,從“中國製造”轉型“中國投資”,中國成功了嗎?事實上,中國公司投資既有成功案例,也有失敗的案例,經驗還有不足。

  經濟學人雜誌曾經做了一項中國企業走向全球的調研。在被調查的兩百多家企業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企業覺得在過去的三年中走出去的經營效應滿足了當初的預期。追究後面的原因,發現有四大主要問題:

  第一,戰略方面,很多企業想走出去,還沒有想好走出去公司的戰略是什麼。

  第二,經營的困境。走出去以後,當地怎麼面對當地的社會、政治、經營環境、市場的挑戰,沒有準備好。所以怎麼樣去經營是一個挑戰。

  第三,人才。走出去了以後,應該怎麼樣能夠實現人才的匹配,也是一個很大的困境。

  第四,超過60%的企業都會回答是文化的困境。文化對於企業的影響,品牌的影響占到一個非常重要的位置。什麼是品牌?。所謂的品牌是一個企業傳遞文化的非常重要的管道。中國公司現在對品牌的認識上還是有待提高的。很多公司覺得一個產品的品牌就是商標加上SLOGAN。其實不是,品牌的核心是承諾,是基於產品和服務的核心內涵,對於客戶的價值和客戶體驗的一種承諾。對於客戶來講,這個品牌是一個承諾,但是對於公司來講,這個品牌是一種責任。怎麼能夠通過公司的能力建設、通過公司的文化建設,確實使這個公司能夠實現你對客戶的價值主張的承諾。

  亟需加強的品牌建設

  確實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全球化品牌建設方面,現在的基礎還是比較低的。一家知名的品牌諮詢公司每年都有一個全球最具價值的品牌評比。最新的一百名評比裏面,只有一家中國公司入圍,就是華為,而且華為的排名是94名。

  麥肯錫發佈的一個報告說,去年,中國製造業的人均生產力已經增長到每位工人5.7萬美金。這大概是馬來西亞的2倍,是泰國2倍以上,印尼的4倍以上,越南的15倍以上。看上去,中國已經做得非常好了,但與發達國家仍有差距。 如果與美國、德國和新加坡這樣的發達經濟體相比,中國人均生產力只有它們的三分之一左右。

  那麼怎樣能提高生產力呢?《金融時報》副主編金奇認為,這不僅僅是員工要多麼勤奮工作的問題,而是說他們生產的東西的價值有多高,或者說“被認為”的價值有多高。這種感受是最重要的,所以說品牌就是一切。從世界經濟歷史看,過去每一次世界秩序的變化,都伴隨著人們所喜愛購買的品牌的變化。

  比如說在羅馬時代,歐洲人會花大價錢購買羅馬的寶劍、珠寶、和草藥。當蒙古人在馬背上橫征世界時,各國的人們都期望能買到蒙古弓箭——那是當時最先進的軍事武器。

  而當英國實力被美國超越時,美國總統羅斯福在1910年時寫過這樣一段話:“現在英國雜誌上的廣告給人們的感覺就是,一個典型的英國人,會在英格索爾鬧鐘的鬧鈴中醒來,用吉利的刀片刮鬍子,用凡士林髮型水打理頭髮,穿上箭牌的襯衫,跑到樓下吃桂格燕麥片,搭配加州無瓜果,再來上一杯麥斯威爾咖啡,然後搭乘西屋有軌電車到辦公室,坐奧迪斯電梯進到辦公室,陪伴他一整天工作的是Walden牌鋼筆和愛迪生電燈泡的燈光。”

  那麼我們想像一下,未來在美國雜誌的廣告上,會不會出現一段這樣的文字:一個典型的美國人,早上起來打開TCL的電視,觀看中央電視臺九套的英語新聞,用霸王洗髮水沐浴,穿著三槍內衣,七匹狼的襯衫,到樓下用格蘭仕麵包機烤好利來麵包,吃南方黑芝麻胡,然後開著奇瑞QQ去上班,一整天都用聯想的筆記本電腦,辦公室裝的是骸空調,喝的是娃哈哈非常可樂。

  這並非不可能,但取決於中國的海外投資,能否大大促進中國的品牌建設、以及在價值鏈上的攀升。

 

[责任编辑:罗强]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