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69

日本政府想必是君子,不是小人

2014-12-0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李克強總理12月4日會見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雙方委員時說,中日關系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雙方形成的四個政治文件的原則、精神,達成的重要共識,必須堅守住,維護好。這是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基礎,也是改善關系的必要條件。形成共識,就要以誠相待,言必信,行必果。當前中日關系能否朝著改善的方向邁步,這是基礎、是前提、是要害、是關鍵。

  這兩年,中日關系嚴峻複雜的一面空前突出,中日間新老矛盾和問題集中爆發,兩國老一輩領導人在邦交正常化時就曆史、領土等問題達成的重要共識和諒解受到一系列挑戰。而作為中日邦交正常化前提、體現中日關系政治基礎的中日間四個政治文件,其核心正是凝聚了兩國老一輩領導人心血和智慧達成的這些重要共識和諒解。拋棄共識,何事不生?兩國高層交往全面中斷、政治互信嚴重受損,國民感情持續下滑,各領域交流合作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沖擊,兩國關系陷入1972年邦交正常化以來最為困難的局面。

  在曆經兩年多困局後,上月北京APEC會議期間,兩國政府終於明確了原則和方向。這是著眼於兩國人民根本利益和地區和平穩定大局作出的明智的政策抉擇,回應了兩國人民希望中日關系早日回到正常發展軌道的願望和訴求。

  四點原則共識的極端重要性在於正本清源,重申了指導中日關系發展的政治文件和基本原則。四點原則共識的第一條,就是“雙方確認將遵守中日四個政治文件的各項原則和精神,繼續發展中日戰略互惠關系”。眾所周知,雙方已簽署的這四個政治文件,分別是1972年恢複邦交時發表的《中日兩國關於恢複邦交正常化的聯合聲明》、1978年兩國簽署的《中日和平友好條約》、1998年雙方發表《中日聯合宣言》及2008年兩國發表的《中日關於全面推進戰略互惠關系的聯合聲明》。這四個政治文件從法律上鞏固了兩國關系的政治基礎,是中日兩國發展合作關系的基石。如果連這個基石都要動搖,中日關系就只能是“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不斷從“正常”走向“異常”,甚至“反常”,徹底鬧翻。四點原則共識還就妥善處理曆史、釣魚島等當前影響兩國關系發展的突出問題明確了原則和方向,可謂對症下藥。在此基礎上,雙方才能循序漸進重啟各領域雙邊、多邊對話,構建政治互信。

  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那麼就沒什麼可肯定的了。譬如大車沒有輗,小車沒有軏,如何能行動呢?民無信不立,國無信何立?國而無信,出爾反爾,“其何以行之哉?”四點原則共識短短的篇幅中,不斷出現“雙方確認”、“雙方……共識”、“雙方認識到……同意”、“雙方同意”這些字眼,是“雙方”不是“一方”,是“確認”不是“忽悠”,是“同意”不是“異議”,是“共識”不是“分歧”。君子一言,駟馬難追。堂堂日本政府,想必是君子,不是小人,不會視之為兒戲。日本與中國政府以及社會各界都要一起來維護和落實四點原則共識。日本,你別無選擇,不可再失信!

  (葉小文 特約評論員、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中方委員)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