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

雍正不僅是個好皇帝

2014-12-09
来源:99藝術網

清無款雍正朝服像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清無款雍正朝服像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打造了中國封建王朝最後一個"盛世",可以說是很合格的皇帝,在他們的統治下,社會穩定,為文化藝術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藝術、詩歌、繪畫、等各個領域,各有創新、開拓與发展,總體上顯示出超越前人的恢弘氣勢。而這三位帝王除了勤政務實外,生活上也沒有落下。康熙、雍正、乾隆都是文藝類型的帝王,皆具學養,雅好藝術,書法作品水准高,繪畫也受人喜歡,數量不多,拍賣市場中一旦出現,無意外都會拍出很高的價格。而今天要提到的就是其中的一位:雍正。

雍正,很多人能從正史里了解到這是一位暴戾凶殘的主,又"以勤先天下"著稱,更是一個"工作狂"。但穿越劇讓我們認識到了另一面的"四爺"雍正:並不刻板,更有男人味,也更懂女人。而曆史上的雍正是不是這樣的呢?通過曆史的點點滴滴可以了解到雍正朝政外豐富的文藝生活。雍正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藝術水准也很高,喜歡繪畫書法,也喜歡命人給自己畫像。在未登基前,生活豐富多彩,品味高雅,更通達儒、佛、道三教思想。而從後來的行樂圖、書法中可以認識到這一點。而在登基後忙於政務,實為罕見的勤政皇帝,唯有藝術文玩才能寄托清閑。

孤傲孑然 向往田園

在登基前,各個皇子都在積極爭取王儲,聯絡百官,而得寵的雍正一方面身負察審太子党的重任,一方面竟大張旗鼓地交結僧衲,興辦法事。在《雍邸集園居》中,胤禛賦詩道:"千載勳名身外影,百歲榮辱鏡中花"。言詞之中,雍正將之喬扮成為一位惟願與山僧野老為伍,清心寡欲的"天下第一閑人"。

雍正帝行楷《金剛經》冊頁(三十九開) 1714年作 絹本
雍正帝行楷《金剛經》冊頁(三十九開) 1714年作 絹本
《雍正帝行樂圖•道裝像》冊頁,清,宮廷畫家繪,絹本,設色,縱34.9cm,橫31cm。
《雍正帝行樂圖•道裝像》冊頁,清,宮廷畫家繪,絹本,設色,縱34.9cm,橫31cm。

康熙五十三年,雍正寫下《金剛經》,款識留破塵居士,意喻看破紅塵。雖然這只是表面字意,也顯示了雍正向往自由閑適的生活。不久前,微博上一組名為《雍正:感覺自己萌萌噠》的動態圖片紅遍網絡,而這組圖片來源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雍正行樂圖》冊頁,這套冊頁共14頁(一說13頁),為絹本工筆重設色,尺幅不大,縱34.9厘米,橫31厘米。與其他帝王行樂圖的大隊人馬前呼後擁不同,雍正行樂圖每頁都只有一個人物--他自己。而且畫中的雍正還身著奇裝異服,或為古代文人雅士或是神話人物:如彈琴的高士、乘槎的仙人、采菊東籬的陶淵明、獨釣寒江的老漁翁等等,這讓人大跌眼鏡。前文提到了雍正是個"工作狂",史書中記載他45歲登基開始,每年只在生日那天才給自己放假,每天工作至深夜。或許正如陶淵明詩句描述:"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籠里,复得返自然。"雍正心懷志趣,卻無暇抽身,只得寄情畫布間,充滿了孤傲與悠然的氣質。而據文獻和檔案記載,命宮廷畫家繪制畫像是雍正的一大愛好。他的行樂圖數量眾多,大多寄情於山水,營造出寧靜、恬淡的氛圍,和其編選的《悅心集》詩文內容、意境完全一致。在這本冊子里,收錄了陶淵明的《歸去來辭》《桃花源記》,王維的《山中與裴迪書》,白居易的《池上篇》《冷泉亭記》,劉禹錫的《陋室銘》,蘇軾的《述懷》等等。

生活充滿趣味,要求精細而有情調

雍正登基後日日忙於朝政,但生活上卻不乏情調,總喜歡搗鼓一些新鮮好玩的文玩器物,而且事事巨細。據《養心殿造辦處史料輯覽》的記載,雍正曾接幹預工藝品的設計和生產,並留下了大量指點設計制作的諭旨,在這些諭旨中,不僅對工藝品的款式、紋樣、顏色、做工一一指點,還自有一套評判標准,且想法獨特,務求盡善盡美。例如:雍正九年(1731年)五月初四、二十日、二十四,短短20天內,雍正接連下了三道旨令,制作盛鮮花的象牙花熏盒、象牙花囊、象牙香袋。

象牙雕花香盒
象牙雕花香盒
牙雕小花籃
牙雕小花籃

雍正很喜歡用鮮花來裝飾房屋空間,甚至可以說是一種癡迷,如雍正九年下旨:"黃圓香袋略大些,做一象牙雕透地花囊,盛鮮花用,亦可盛香袋用,若香袋無味亦可以換得。欽此。於六月初六日做得象牙透地香袋二件。"他喜歡自己設計各式各樣的盛花的香器,雍正在位時期,幾乎處處都有吊掛在半空的香袋,起著芳香空氣的作用。而這些香袋里很多盛的是鮮花。前人香袋多以幹燥的芳香花卉為制作材料,而雍正偏偏喜歡用鮮花,顯示出雍正獨特而高雅的生活品味。

轉扇
轉扇

雍正頗懂得享受,曾親自讓造辦處制造了一批拉繩風扇,可以說是他首創。《活計檔》3291記載:"雍正二年六月初九日,奏事太監到玉奉旨:雍正二年六月初九日,穩管碾起麟,奏事太監到玉奉旨:"爾等做的風扇甚好,朕想,人在屋內推扇,天氣暑熱,氣味不好,不如將後牆拆開,繩子從其下透出牆外轉動。做一架,拆開牆洞,照牆洞大小做木板一塊,以備冷天堵塞。俟保德收拾東暖閣之曰,再拆牆磚。再做一架,放在西暖閣北邊,繩子從隔斷門內透在外邊轉動。"

雍正款松花江石硯,清雍正,長11.9cm,寬8.2cm,厚1.3cm。清宮舊藏。
雍正款松花江石硯,清雍正,長11.9cm,寬8.2cm,厚1.3cm。清宮舊藏。

精細文雅 玲瓏秀美

說到獨特、高雅,還要說到雍正時期的瓷器工藝品。雍正帝從小接受嚴謹完善的傳統教育,青壯年時期是在景色優美的圓明園中度過的,他在此讀書、遊玩、談佛、修禪,熏養出了性好恬靜、閑適的思想與性情,這種充滿了中國傳統文人思想境界與追求的心性,讓雍正督造的瓷器工藝品呈現出一種精細文雅、玲瓏秀美的藝術特質,也成為當時藝術創作的主要風格導向與審美志趣,這種被歸結為"內廷恭造"的藝術形式所獨具的成熟端莊,被奉為經典宮廷藝術之美。通觀雍正時期現存的各式藝術品,不論是瓷器、漆器、琺琅器、還是硯台、瑪瑙、玻璃,風格如出一轍,均以簡潔流暢的造型、典雅清新的紋飾、精巧細膩的做工而著稱於世,與檔案記載的雍正審美標准極其吻合。

清雍正 粉彩「蟠桃獻壽」圖圓蓋盒

清雍正 粉彩「蟠桃獻壽」圖圓蓋盒

雍正時期瓷器的器型極為豐富,即有仿古又有創新,尤其是各式裝飾性瓷器最為突出,如牛頭尊、四聯瓶、燈籠瓶、如意耳尊、套杯桃洗、高足枇杷尊等。瓷器紋飾多樣,以圖案為模本,有時比較刻板,除云鳳、云鶴、纏枝花卉外,還盛行以過枝技法繪桃果、牡丹、玉蘭、云龍等,紋飾線條纖細柔和。雍正長期住在宮中,從未像康熙、乾隆一樣四處出訪,他深居宮中,勤勉治國,只有在閑暇之余關心瓷器的生產,但是猶如對待雅致生活一樣,他每每親自過問,當官臣們給出新的陶瓷樣式時,他都親自過目。由於雍正個人的喜好,雍正時期瓷器的樣式風格逐漸確定,粉彩、琺琅彩與墨彩瓷都具有極高藝術價值。許之衡的《飲流齋說瓷》中寫道:"粉彩以雍正為最美。"這樣的記載在當時的《清宮檔案》中屢見不鮮,正如《陶雅》所云:"粉彩以雍正朝最美,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鮮豔奪目。"而雍正粉彩的紋飾中又屬花卉蟲蝶最多,其次是人物、動物、博古畫等。而雍正粉彩花蝶可謂是"極品中的極品"。

玩弄奇巧 別出心裁

雍正是一個個性鮮明的皇帝,既能治國平天下,又會吃喝玩樂的時尚人。雍正最為反感的是流於俗套的平庸之作,當時西學東漸漸起,雍正對那些古怪的西洋器物產生極大的興趣。雍正很喜歡西洋眼鏡,曾親自指導造辦處制作眼鏡並賞賜給有功的朝臣。據宮中檔案記載,雍正帝所佩戴的眼鏡多種多樣,如水晶、茶晶、墨晶、玻璃眼鏡。在雍正帝經常起居的大內與圓明園的宮殿,甚至在他的鑾轎中,都放有專門的禦用眼鏡,據不完全統計,造辦處為雍正帝專門制作的各式眼鏡達35副之多。

銅胎畫琺琅黑地五彩流云玉兔秋香鼻
銅胎畫琺琅黑地五彩流云玉兔秋香鼻

除了西洋眼睛外,還有很多文玩雜項都是其喜愛的范疇,如鼻煙壺。據清宮檔案記載,雍正帝不僅嗜好鼻煙還特別的喜玩鼻煙壺,他曾下旨為他燒制鼻煙壺,並親定式樣。如雍正帝八年(1730)的檔冊中記載:"十一月二十日,內務府總管海望持出黑地琺琅五彩流云畫玉兔秋香鼻煙壺一件,奉旨:玉兔不好,其余照樣燒造。欽此。"據《活計檔》記載,雍正還喜歡養狗,以打发清閑時間,他最喜歡的兩條狗叫"造化狗"和"百福狗"。他曾為"造化狗"設計過一種老虎式仿絲面軟里子的套頭衫,做好後,他又認為套頭衫沒安耳朵,"造化狗"穿上後,耳朵只能窩在衣服里,非常不舒服,命人在虎式套衫上再加上兩個耳朵。他還為"百福狗"設計過一件麒麟式仿絲面軟里子的套頭衫,做好後,雍正又不太滿意,命人在麒麟套頭衫上再安上眼睛、舌頭。雍正帝不僅親自定做狗衣,還親自為狗定做狗籠、狗窩、狗墊等各種用具,更特意召郎世寧來寫生,一再挑剔,直至滿意為止。

郎世寧《十駿犬圖軸》 墨玉璃
郎世寧《十駿犬圖軸》 墨玉璃

雍正帝在位時曾自評功業:"朕反躬內省,雖不敢媲美三代聖君哲後,若漢唐宋明之主對之不愧。"今天史學界也公認他是位承先啟後奠定康乾盛世的明君。除了正史中描繪的那樣:執政清明,天生的政治家,是一個傳奇性的人物。而雍正所追求的文化與藝術,一如政治與經濟,有著承先啟後的特色與功能。

[责任编辑:宋斯琪]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