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8

中國榜樣崔自默:天性與才氣不可复制

2014-12-09
来源:凤凰网

中國榜樣崔自默

文/林秋璇

崔自默,1967年生於河北深澤。理工科學士、碩士,藝術史學博士。2012年榮獲聯合國教科文國際民間藝術組織“文化藝術特別成就獎”,同年成立“崔自默民間藝術研究與发展基金”、“崔自默跨國藝術工作室”。被聘“中國殘奧會愛心大使”、“北京市慈善基金會形象大使”、“北京旅遊文化使者”、“2012(倫敦)奧林匹克美術大會藝術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IOV中國形象大使”等。主張“藝術之精神,科學之思想”,“三新主義”,當代“新國學”運動主要倡導者與踐行者。发明“默紙”,倡導“慢步主義”(Sysism)。藝術創作包括書法、篆刻、國畫、油畫、瓷器、雕塑、裝置、漫畫、攝影以及寓言、詩歌、散文、隨筆等。藝術作品名列“中國當代國畫藝術家個人價格指數排行榜”第一名,開啟中國畫價格的“平方寸時代”。主要著作有《為道日損》、《章草藝術》、《藝文十說》、《蓮界》、《得過且過集》、《心鑒》、《心裁》、《視覺場》、《我非我集》、《八大山人全集》、《花有花期》、《默語默畫》、《默禪》、《世界名畫家:崔自默》、《我們是一群智慧的魚》等。擁有國內個人最大的藝術類門戶網站“崔自默文化網”(www.cuizimo.com)。現為國防大學美術書法研究院院長、中國書畫協會主席、文化部中國藝術研究院專職創作員。

大壽,173x93cm,崔自默作,2008年

當我們一定要用語言來描述他的時候,才发現文字的蒼白乏力!--崔自默,一個很難被簡單評價的人,因為他的形象太立體,太豐滿!如果說他有很多優點的話,每個主題都是一個懸念;如果說他有什麼經曆的話,每個插曲又都是一段耐人回味的故事。

藝術的縱橫家

崔自默,幾乎擁有了理、工、農、醫、文和工、農、商、學、兵的全部經曆。他涉獵古今,橫跨中西,具備交叉學科的知識背景。理論而實踐、理想而現實、傳統而現代、民族而國際、科學而藝術、藝術而人生,這些复雜因素,共同交織出崔自默與眾不同的人生經曆,使他與一般藝術家區別開來。

有著傳奇色彩的崔自默,在文藝領域獨領風騷,鎂光燈下無數次被中外記者們好奇地追問:“你是怎樣做到不斷轉換角色,左右逢源的呢?”他說:“知識是不需要劃分領域的,一切都是生活常識與經驗;專心即專業,不用心就只能是職業,混飯吃。”

崔自默的天性與才氣是不可复制的。妒忌的人關注他,羨慕的人關注他,好奇的人關注他,旁觀的人也關注他,他成為媒體尾隨的熱點線索,成為茶余飯後說長道短的話頭。王朝聞、周汝昌、張中行、張岱年、季羨林、華君武、陳省身、楊振寧、文懷沙、范曾等前輩大师的名字,都與崔自默緊密關聯,甚至“短兵相接”。他是國畫大师范曾教授的第一位博士,他們除了筆墨切磋,就是詩文唱和。

崔自默的實力流露在他的作品中,他的文字作品涵蓋學術著作、同音字小說、散文隨筆、古詩新詩、跨界對話、藝術寓言,他的藝術作品則涉及書法、篆刻、山水、花鳥、人物、現代水墨、油畫、版畫、粘貼、瓷器、雕塑、裝置、漫畫、影像等視覺藝術各個門類。

而立之年的崔自默曾經花費近兩年的時間,編輯完成22卷本860萬字的《王朝聞集》。美學大师王朝聞在給他題簽時誠懇地說,“編輯是作者的老师”。國學大师周汝昌是崔自默的忘年交,他在《崔自默篆刻集序言》中誇贊說,“我觀崔子之治印,仿佛石濤之作畫,覺得他有如此丘壑在於胸次,層出不窮”;又曾在讀到崔自默關於“紅樓夢之爭”的文章《只緣不在那山中》後大加激賞,“文筆通透,不作第二人觀”。國學大师文懷沙則直接稱譽崔自默為“五百年來一奇才”,這些,絕非偶然。

崔自默心力、眼力、腕力、定力超人,不借助放大鏡即可書寫小米粒大的微書。他篆刻稱“天下第二快刀”,一兩分鐘即完成一方印章。他的白描功力非凡,所臨摹石濤百開羅漢冊頁其細膩精湛令人咂舌。在中國藝術研究院成為專職創作員之後,崔自默大量臨摹經典,使自己徹底擺脫傳統文人的墨戲,而後又走出普通匠人的機械勞動,熟練再熟練,技近乎道,達到莊子庖丁解牛所謂遊刃有余的造詣。

崔自默在書齋創作了世界最小的國畫,僅1平方厘米;又在北京水立方創作了世界最大的潑墨國畫,面積達780平方米之巨--兩者大小相差竟達780萬倍。“盡精微,致廣大”,這就是崔自默的“藝術中庸”。

憑借豐富的學術背景和廣泛的市場經驗,崔自默博士創立了諸如“視覺場”、“過程畫派”、“草稿畫派”、“思維畫派”和“心裁畫派”等很多藝術流派,其中“草稿畫派”以筆墨草稿的形式,來重現整個思維活動。“過程即目的”,畫面豐富,每個局部都具體而微,概念衍生為一個個“邏輯樹”,色墨交融的文字符號與繪畫元素打破平面構圖的面積限定,蘊含無限魅力。“思維畫派”的不完整畫面,需要用思維來穿越與整合,每一幅作品都是一個獨特“文本”,等待不同知識儲備和審美經驗的讀者來釋讀。

崔自默是立體多維的,他复雜而簡單,簡單而复雜。很多記者表示,采訪崔自默太費勁,聽他說話宛如面對黑洞,宛如走迷宮、轉萬花筒、坐過山車。同樣,崔自默的藝術風格也是變化多端,而且,他把很多藝術符號交給學生去繼續挖掘,发揮光大。

思想的“實現主義”

《立即執行主義》,是崔自默早年當文化畫報主編時寫的一篇隨筆的標題。想到就立即做,今天事情今天完成。他講究執行力,不斷把想法和創意實現出來,叫做“實現主義”--超越了“現實主義”,具備了更強的主觀能動性。

“勤奮即天才”,“浪漫即犧牲”,是崔自默的斷言。他說,人只有勤奮和疲累到極點的時候,“痛不欲生”,才可能開悟。享受小情趣的快樂,只能培養小藝術家;真正的大藝術,必須大胸襟,必須付出驚人的代價。

“你自己只有實際付出了驚人的勞動,才會理解別人的成就。我尊重所有勤奮的人,即便謾罵我的人;我討厭自私、懶惰、愚昧的人”,崔自默如是說。

崔自默的日常生活和藝術創作,都講究“程序化”,端茶倒水的每個動作都經過反复推敲,所以效率極高。他珍惜點滴時間,精密計算,分秒必爭。“上午不會客,晚上不吃飯”,是他的習慣。他幾乎不陪人吃飯,工作室也不配備冰箱。記者問:“您吃過午飯了嗎?”他答:“不吃午飯,沒時間。”問:“房間這麼亂,您怎麼不收拾啊?”他說:“我把火力全部集中在了前沿陣地,沒有時間打掃戰場。”他快言直語,算是不善交際。他說:“我把優點缺點全暴露給你們。是君子得罪不了,不是君子早點得罪更好,省得浪費我時間”;“我要求自己每天有創造,每天出精品”。

在物質追求上,崔自默知足常樂,然而在精神境界上,他卻勤行精進,一日一境界。“讓鑽石掩埋垃圾”,是崔自默的豪言壯語。在精力旺盛時作傳統線描,然後作學術文章;累了就作書法,然後揮灑現代水墨,權當活動筋骨。春去秋來,從早到晚,他獨自在書房和畫室流汗,宛如苦行僧,甚至貌似一個沒人照顧又無可救藥的“藝術病人”。

自2008年以來,崔自默一直高居“中國當代國畫價格排行榜”第一位,他開啟了中國繪畫史上的“平方寸時代”。新聞一時沸沸揚揚,有人說是偷換概念,有人說是投機取巧,崔自默則淡然道:“這是科學的勝利。別人怎麼沒想到沒做到?不是我高,是山高。傳統告訴我們傳統是什麼,沒有告訴我們傳統不是什麼。傳統標准里漏洞很多,所以要不斷超越。今天不創新,就是對明天不負責。”

品牌化、規模化、國際化,是崔自默的創作理念。他被媒體認為特具世界大师風范的中國當代藝術家。2013年,聯合國教科文民間藝術國際組織為中國藝術家崔自默頒发“文化藝術特別成就獎”。巴林王國詩人阿里·阿布杜拉·哈里法在給崔自默博士的賀信中熱情地說:“我十分欽佩中國的國際藝術家崔自默先生,他是一面忠實映射中國文化和其崇高價值的鏡子。對於他精湛的繪畫、雕塑和其他藝術創作,我謹致上深切的贊賞和尊重”;“崔自默先生是一位富有創造性和開拓性的藝術家,他的才華無人能及”。

“崔自默現象”,話題紛繁,見仁見智,发人深思。憑借一己之力,沒什麼“背景”,崔自默在現實與理想之間,徑直走出一條浪漫之路。

文明的寓言者

崔自默不但在拍賣史上刷新了人們的眼球,還為造紙術翻開了新的一頁。在2012年倫敦奧美大會展覽上,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作品里,中國藝術家崔自默創作的“默紙”作品《藝術·科學·運動》引起廣泛關注。在視覺藝術領域里,古今中外很難找到一件作品可以代表和闡发全人類文明的最高理念與共同理想,而“默紙”的問世,讓人耳目一新。法國《孔子學院》雜志專文介紹《中國“默紙”》,稱它是手工文化遺產與現代藝術創意的珠聯璧合,它極古極新,向世界傳遞了古老民族遺產的現代文明基因。“不印刷,不書寫”--“默紙”對環境資源、人類命運和地球和平給予終極關懷,它以藝術寓言的形式,來寄托一個超越時代的文明啟示。

“藝術之精神,科學之思想”,是崔自默的文化主張。“走進大眾”,“學習有用的文化”,“換一個說法,換一個活法”,“我們需要積極而健康的文藝作品”,“學會說三句話,等於博大精深”,“文字出版量應該受到控制”,“慢步主義”,“敬畏心,感恩心,慈悲心,平常心”--崔自默的言語推陳出新,卻實事求是,通透、達觀。“誠、虛、淨”三字經,是崔自默對傳統國學中儒、道、佛三家的精神總結。他率先提出“新國學”的概念,成為“新國學運動”的倡導者與踐行者。

“公益是新國學,愛心是新文化,慈善是新生活”--公益,公而益之,對大家都有好處;愛心,最有活力,春風化雨;慈善,具體化、生活化、習慣化。能做到這些,將是多麼了不起的事業啊。身外可忘是名利,赤心所系惟家國。多年來,崔自默積極組織和參與社會活動,曾為聯合國教科文民間藝術國際組織和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中國殘聯、北京市慈善協會“崔自默慈善專項資金”、“珠海市愛心促進會崔自默新文化基金”等機構和個人捐款,許多文藝界朋友在他的感召下也紛紛行動起來。

“大师不是桂冠,而是責任”--崔自默知行合一,身體力行。他說:“我們這個時代需要很多正能量大师,更需要敢開風氣之先的宗师,當仁不讓,來培養大师;因為擔當責任,所以哪怕被人誤解,也在所不惜。”

作為中國榜樣,崔自默分享給世人的藝術盛宴,不過是他感悟人生和奉獻社會的工具與橋梁,而其背後真正的文化思想,永不謝幕。

《大獅子吼》,200x200cm,崔自默作,2014年

見性明心,69x139cm,崔自默作,2012年

[责任编辑:宋斯琪]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