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5

鄧亞萍的互聯網教訓:“國字頭”是一把雙刃劍

2014-12-1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韓朝

  或許連鄧亞萍自己也沒想到,一年以後,當她以“中國十佳勞倫斯冠軍委員會主席”的身份再次出現在聚光燈下時,公眾的時鍾似乎還停擺在其任即刻搜索(最初為人民搜索)總經理時的疑惑中。

  如一年前一樣,“鄧亞萍敗光20億”的新聞傳播力度遠大於其他,時間,有時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去年12月2日,《第一財經日報》頭版曾以《鄧亞萍離開“即刻搜索”背後》為題,報道了“敗光20億”傳言背後的各種說法。

  “鄧亞萍最近出來接受采訪也沒問題,畢竟是她熟悉的體育事業,但關於‘人民搜索’,按照紀律鄧亞萍是不能說的,她接受采訪的內容與傳言融合在一起被迅速傳播,這是她未想到,也無法控制的。”一位熟悉鄧亞萍的知情人士12月9日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國家隊搜索悄然發展

  “我們這一年也沒見過鄧亞萍,許多事情也沒法說。”原即刻搜索中層管理者李明(化名)告訴本報記者。

  這一年,身兼人民日報社副秘書長的鄧亞萍也是深居簡出,休整了一段時間。若不是鄧亞萍,人們可能很難去關注即刻搜索的出生、成長、消失以及重生。

  李明的一些老下屬還在中國搜索(即刻搜索與盤古搜索融合後的新搜索)上班。他不願多提往事。

  去年8月1日,有消息稱,即刻搜索和盤古搜索會宣布合並信息,兩家搜索團隊將重組為一個新公司,去年年末,即刻搜索已搬到北京南五環外大興區的國家新媒體產業基地,新華社旗下的盤古搜索同在那裏。

  即刻搜索和盤古搜索同屬於“國家隊”。“國家隊”提法始於2009年,相關部門將搜索引擎提升到構建國家軟實力的戰略高度,並在2010年開始部署構建自有知識產權的搜索引擎。2010年6月30日,人民日報旗下的即刻搜索上線;2011年2月22日,新華社和中國移動合作的盤古搜索上線。

  “從去年11月開始,即刻搜索經曆了高管離職、團隊並入盤古搜索等曆程,與盤古搜索的後續整合一直在推進中,原先的那幾位同事也是常常加班。”李明表示。

  整個過程相當低調。今年3月,用戶訪問盤古搜索(panguso.com)以及即刻搜索(jike.com)都會跳轉到中國搜索。

  “中國搜索就是即刻搜索與盤古搜索合並後的新公司。該公司在去年10月已在籌建中,chinaso.com的域名屬於盤古搜索,最早注冊於2002年,2013年11月14日,注冊信息有過更新。”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該人士還表示,無論是即刻還是盤古、中國搜索,都是依托國家網絡文化資源及股東單位的新聞信息和專業人才優勢為用戶提供搜索服務。中國搜索有7家股東,信息量更為龐大。

  在公開資料中,除了人民日報社(旗下曾有即刻搜索)、新華通訊社(旗下曾有盤古搜索)外,中央電視台、光明日報社、經濟日報社、中國日報社、中國新聞社也是中國搜索“聯合體”的一部分。

  中國搜索的頁面較之前的即刻搜索豐富許多,除了推出新聞、地圖、網址導航等七大類綜合搜索服務,還有國情、體育、汽車、智慧城市等16個垂直搜索頻道以及國搜新聞等移動客戶端產品和服務。

  不過,無論是公開信息還是資料介紹,並沒有中國搜索總經理的任何信息。

  敗光20億不靠譜

  “老總肯定有,但有鄧亞萍的前車之鑒,誰還會跳出來讓自己再處於風口浪尖?有幾個人能擔得起‘敗光20億元’的指責?”互聯網分析師葛甲認為。

  幾位業界人士向本報記者表示,以即刻搜索的那點流量幾年花費20億元是不可能的,幾個億還差不多。

  知情人士告訴本報記者,其2012年得到的數據是,即刻搜索的前期投入在2億元左右,固定資產沒花多少錢,更多是花在人才的儲備上,他們最高峰時大約有600人。這也是鄧亞萍的必然選擇,因為沒有互聯網經驗的她必須崇尚技術的力量。

  “當時,一些體育部門對鄧亞萍也拋了繡球,鄧亞萍的選擇還是很多的,至於其最終選擇即刻搜索總經理一職,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因為18次讓國旗飄揚在世界各大賽場上的明星人物,在內心,代表國家做事,還是有一個夢想的。”上述人士表示。

  2010年12月6日,鄧亞萍在母校清華大學畢業生招聘會上說:“當你的個人價值疊加在國家的利益上,你的價值會無限放大。我就是這樣的幸運兒。”

  但熟稔體育的鄧亞萍並沒有互聯網經驗,在任職前後,其勤勉的身影更多出現在互聯網大佬圈中。“她的學習能力很強,這一點我們不能否認,尤其是對人才的重視。”李明認為。

  核心是有優秀的研發工程師。

  2010年9月,鄧亞萍曾咨詢李開複,李開複給她開了個名單。在即刻搜索的團隊中,有穀歌中國工程研究院原副院長劉駿、穀歌總部數據中心原工程師王江、穀歌安卓系統1.0版創始人之一錢江等一長串明星陣容。其中層管理者也有從百度、騰訊等公司挖過來的。

  創業最初,單是研發工程師就達100人。李明說:“即刻搜索給我們的待遇等各方面都是不差的,與騰訊、百度有一拼,當時,我們也是幹勁十足。”

  在這個過程中,即刻搜索還是推出了消費者需要的服務產品。最知名的就是2012年春節前夕,即刻搜索開發了一款“即刻搶票”,這一產品讓即刻搜索小火了一下,流量迅速上升,而李明與其團隊同樣收到了精神與物質上的獎勵。

  除此之外,即刻搜索還與360搜索展開戰略合作,內容包括:全面接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藥品查詢數據、聯合運營網絡曝光台以及食品安全欄目。

  “國字頭”的尷尬

  目前中國搜索的網頁上,近期招聘一欄,依然在招兵買馬,吸收包括技術、編務、經營、設計等各類人才。

  在招聘信息中,“中國搜索,一個‘國’字頭的互聯網公司的內容采編團隊正在招兵買馬”這樣的宣傳語頗為引人注目,對青年人才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的,如果有可能解決“坊間所稱的價值76萬元”的北京戶口的話,無疑是極佳的工作單位。

  “其實,今年的中國搜索與即刻搜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果不解決內部管理以及缺乏核心定位,還是會出現很多問題。”上述人士說。

  根本問題還是“國字頭”與市場化之間的糾結。無論是即刻搜索還是盤古搜索,一出生,都冠以“國家搜索”名頭,這也是一把雙刃劍。

  鄧亞萍曾經這樣評價過百度:“我們(人民搜索)本身代表的是國家,最重要的不是賺錢,而是履行國家職責。你不用打敗我們,你應該多幫助我們,多給我們出主意。”

  客觀地說,即刻搜索之所以被大家寄予希望,緣於人民日報社的體制改革相對靠前,包括資產剝離產權分明,做得非常不錯,即刻搜索作為人民網的子公司,最初被業界預估有可能獨立上市。

  曾有記者問及對即刻搜索在盈利方面有什么要求時,鄧亞萍也回答說:“當前最重要的是,要建設擁有自己知識產權的搜索引擎技術平台。我們一直圍繞這個目標在努力,先把基礎打好。”鄧亞萍坦言,前期靠國家給予資金支持,但她堅稱“最後一定要走向市場”。

  “其競爭對手卻是市場化的,甚至很多互聯網企業開創期的做法是不光彩的,比如,用盜版的免費方式獲得流量,如此,他們最初的內容生產成本並不高,‘國字頭’企業能幹這種事嗎?肯定不行,起點就不一樣,怎么拼?再加上不接地氣,即刻搜索的命運只能如此。”知情人士表示。

  即刻搜索當時也有扶持政策,將近200家地方重點新聞網站都有即刻搜索的鏈接,但業內人士當時隨機抽查了5家,大江網、青海新聞網、杭州網、金黔在線、長城網,卻發現沒有一家使用即刻搜索的搜索框。

  中國搜索的合作夥伴也有近百家,本報記者隨意點擊了幾家,其網站的鏈接中出現的是另一家搜索引擎公司。

  新的國家搜索未來如何,公眾不得而知,只是期盼,不會再有人像“鄧亞萍”那樣,在談起“國家隊”曆程時,來一句“不管是以什么身份,不論工作單位是什么性質,在每一份事業中,我都要求自己對得起良心、經得起檢驗,多做對公眾有益的事。”

[责任编辑:朱剑明]
网友评论
相关新闻